邱英男 葛劍鋒
摘要:落葉松人工林作為現階段林業資產中最為重要的組成內容,隨著林業經營的不斷發展,撫育間伐作為最為重要的培育技術,主要是在落葉松生長中,為了能夠創造更加良好的生長環境,需要對一些樹木進行采伐。撫育間伐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落葉松培養的實際目標,還能夠獲得相應木材,因此受到相關行業和人們的高度認可。本文主要對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技術中的各項指標進行確定,突出在落葉松不同生長階段中,撫育間伐的強度和方法,從而提升落葉松利用效率,為人工造林工程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技術研究
撫育間伐作為落葉松人工林經營中最為重要的培育手段,在落葉松幼苗生長的階段中,為了能夠確保樹木生長具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需要將森林中部分多余的樹木進行采伐。站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角度上來看,撫育間伐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落葉松培育的質量,還能夠提升木材的獲取量,而撫育間伐工作的重點是對森林資源的養護。
1 落葉松基本介紹
1.1 落葉松栽培技術
落葉松作為現階段森林資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國北部地區重點培育的樹木種類,并且落葉松的木材儲備量較為豐富,一般的情況下,落葉松在4月種植次年7月幼苗出齊后需要進行遮陰處理,透光度需要維持在60%以上,在進入雨季后需要加強對幼苗養護的重視。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進行二次培育,每一次種植需要保留幼苗100株左右,在生存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土地的濕潤,相關工作人員每日需要進行3次左右的澆水灌溉,在樹木出苗后可以適當減少灌溉次數,但是需要避免土地過于干燥的情況出現。在出苗后的20d左右,需要對落葉松幼苗進行施肥,每間隔半個月進行追肥,工作人員還需要定期對落葉松進行澆水灌溉,保證周期維持在3~5d左右,以此來保證土地的蓬松和濕潤,在落葉松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根部損害的問題,因此有效地使用撫育間伐技術,對主干進行適當的修剪,更好地對落葉松的生長提供保障。
1.2 落葉松生長習性
落葉松再生長的過程中,喜好陽光,對土壤濕潤程度提要求較高,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土地的管理,保證土壤的肥沃,并且落葉松在我國北部地區以及丘陵地帶的生長較為旺盛。在落葉松培育期間,需要對苗木之間的間隔進行良好的掌控,在培育的過程中需要時時關注土地質量,如果土地干燥或者肥料不足,都會導致落葉松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的情況。除此之外,落葉松具有耐低溫的基本特征,在零下50℃的溫度下都可以正常進行生長[1]。
2 撫育間伐對落葉松人工林生長產生的影響
2.1 對落葉松樹高生長產生的影響
落葉松樹高主要是指落葉松幼苗從地面根莖到樹梢之間的高度或者距離,這也是在對落葉松樹木進行調查時,主要需要測量的數值,數值結果作為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的參考數值,測量的準確性需要有全面的保障。在撫育間伐期間,需要根據樹高測量數值中伐倒木和立木測兩種數值來確定,從而更好地對撫育間伐實際效果進行保障。
2.2 對落葉松胸徑產生的影響
落葉松胸徑又可以稱為干徑,主要是落葉松主干距離地面大約1.3m左右的樹干直徑,當落葉松斷面出現畸形問題的時候,測量結果需要根據最大數值和最小數值的平均值作為最終參考品結果,不同強度的撫育間伐對落葉松胸徑的生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林業區開始撫育間伐的工作措施之后,落葉松種植密度會不斷降低,并且逐漸合理化,林區可以充分接受外界光照和水分,更好的確保落葉松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養分可以實現全面的滿足。
2.3 對落葉松林分蓄積量產生的影響
在落葉松撫育間伐工作中,主要的林分蓄積量與以往相比都有著較為明顯的增長,也是因為通過撫育間伐技術,落葉松人工林的生長速度和生長空間都有著明顯的提升,但是隨著現階段落葉松人工林生長速度的不斷加快,樹木一直處于旺盛的張張階段中,相比之前的生長競爭有著較為明顯地加快,在撫育間伐后落葉松開始進入自然生長的狀態中,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落葉松生長情況的監督和檢測。同時,撫育間伐技術對落葉松林分蓄積量也會造成較為明顯的影響,撫育間伐的全面落實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中,需要相關企業和部門的重點關注和管理,從而更好地對落葉松實際生長情況有一定掌握,保證落葉松人工林能夠一直處于良好的生長環境中,確保落葉松林分蓄積量的持續提升[2]。
3 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技術分析
3.1 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開始周期的確定
撫育間伐開始周期會對落葉松生長造成直接的影響,開始周期過早或者過晚都不利于落葉松的生長。因此,如果過早開始撫育間伐,會讓采伐獲得的樹木價值不高,還會對落葉松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如果撫育間伐開始周期過晚,會讓樹木生長過密,產生相互擠壓的效果,導致樹木高度和直接以及年產量直線下降,對綜合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對落葉松撫育間伐開始周期的確定,需要相關人員有著較為明確的掌握,根據養殖場實際情況、種植土地以及氣候環境等因素,綜合性的對開始周期進行確定。
3.2 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間隔周期的確定
根據上述案例試驗可以發現,撫育間伐間隔周期主要是通過在撫育間伐開展后,落葉松實際生長情況和下降程度進行確定的,通過對實際數據的分析和整理來對撫育間伐間隔周期進行確定。在實驗中,撫育間伐開展周期定位,落葉松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間伐強度,綜合性的對生長周期、生長高度以及間伐強度等數值進行判斷。通過深入的分析和討論可以發現,因為林區交通便捷,可以調整間伐強度、縮短間伐周期,在此基礎上對間伐間隔周期進行確定,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對各項數據分析和研究后,確定間隔周期為最為合適。
3.3 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工作強度的確定
通過試驗可以發現,間伐工作強度對落葉松發育情況和生長量情況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如果間伐工作強度過大,很容易出現樹木曝光問題導致存留的落葉松不能適應外界全新的生長環境,導致落葉松生長不均衡、發育不良等問題。因此,間伐工作強度過大會讓落葉松無法充分對外界生長能力進行應用,降低撫育間伐工作的實際效果。同時,如果撫育間伐工作強度較小、間伐時間較短,也讓撫育間伐技術實際效果受到影響,造成林業資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科學合理的對撫育間伐工作強度進行規劃,對落葉松的生長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在山西呂梁林業區域中,根據落葉松實際生長情況,總結出的生長回歸方程為:,其中x為落葉松的直徑(cm);Y為樹冠直徑(m)。根據這個方程式可以計算不同落葉松的生長情況,在公式基礎上對落葉松培育面積進行計算,最終確定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范圍所需要預留的范圍,為落葉松的生長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其中落葉松培育計算公式為:,S表示培育面積(m2);Y表示為落葉松樹冠直徑(m)[3]。
3.4 落葉松人工林撫育間伐方法的確定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現階段國內外都會采用撫育間伐的手段開展落葉松培育工作,并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撫育間伐的方式手段不斷增多,但是從整體的情況來看,主要可以分成三種技術類型,包括綜合性、上層、下層三種撫育間伐技術。其中下層撫育間伐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并且此種技術手段也是目前最為合理、科學、可行性較高的技術。下層撫育間伐技術主要是根據落葉松實際生長情況,結合土地質量、氣候環境等情況,將生長發育較差的落葉松提出,保留優良的落葉松樹木,對整個人工林區進行合理的布局調整。在這種技術進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撫育間伐開始周期、間隔周期、間伐工作強度等進行劃分,利用計算公式對采伐數量進行確定性,保證所有保留的樹木都能適應外界環境,生長面積以及養分充足,并且分布較為均勻。同時,在落葉松采伐的過程中,需要按照三砍三留的方式開展工作。下層撫育間伐技術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工作操作較為簡便、出產量較高等各種優勢,能有效對撫育間伐工作強度進行控制,確保落葉松培育的實際質量。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需要對工作人員開展培訓活動,進一步保證撫育間伐的實際工作質量,但是下層撫育間伐技術更適合在冬季進行[4]。
4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在落葉松人工林種植培育的過程中,有效地使用撫育間伐技術手段,能全面提升森林撫育的實際效果,提高林業資源分布情況,加強木材生長的實際效率。同時,還能夠提升森林資源日照水平,為落葉松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科學合理地將撫育間伐手段進行應用,加強對落葉松撫育期間各項技術的掌握和了解,對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全面的改善,為我國生態環境良好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和生態化經濟的進步,為我國居民創造更加優質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伏君平,熊鵬煒,馬存世,等.關山林區華北落葉松人工林初次撫育間伐研究[J].甘肅林業科技,2019(2):38-40.
[2] 商添雄,韓海榮,程小琴,等.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對撫育間伐的響應及其與土壤因子的關系[J].林業科學研究,2019,32(6):43-50.
[3] 周燾,王傳寬,周正虎,等.撫育間伐對長白落葉松人工林土壤碳,氮及其組分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19,30(5):1651-1658.
[4] 管惠文,董希斌,曲杭峰,等.撫育間伐強度對大興安嶺落葉松次生林土壤肥力的影響[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9,212(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