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愛霞
摘 ?要:教學資源建設是備戰打仗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師資隊伍、教學設施設備、信息化資源建設三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師資隊伍;教學設施設備;信息化資源
教學資源,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支持教與學的所有資源,即一切可以被師生開發和利用的、在教與學過程中使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如何圍繞備戰打仗,加強武警院校教學資源建設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曉于實踐、業務精湛、充滿活力、教學水平高的教員隊伍是提高武警院校教學質量的重點,也是人才培養的重點,更是形成院校辦學特色的關鍵。
(一)教員培養
要制定長遠的教員隊伍培養計劃,注重骨干教員、專業負責人、學科帶頭人的培養。要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員進行分門別類的培養,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在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還應對相關知識領域和信息化知識有所涉獵,注重教員個人的綜合素質和信息素養,進而提升教員隊伍的整體能力。要形成教官、士官、文職人員、部分專家組成的人才梯隊,使老、中、青教員學歷結構、學緣結構、經歷結構等配備合理。這種寬口徑的教員隊伍,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還能拓寬教員視野,促進武警院校教育跟上新時代步伐。
(二)人才引進
人才引進是實現武警院校師資隊伍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越來越受到各院校的高度重視。首先,可以通過全軍文職考試,招收熱愛武警教育事業,愿意安心院校工作的地方人員成為軍事教育事業一份子,通過相應的選拔機制留下優秀文職人員。其次,可以直接引進其他軍兵種相關專業優秀人才。通過改進措施辦法,積極為武警院校招賢納士,讓他們盡快為我所用,帶動武警院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提高。最后,可以進一步完善部隊院校交流的政策制度,充分運用教官豐富的閱歷經歷和實踐經驗,從課堂開始就對接作戰、對接任務,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戰。
(三)團隊合作
以團隊合作形式提高院校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推進院校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團隊不是一群人的簡單組合,是各學科專業教員的優勢互補,依據相關團隊管理辦法,為了共同的目標宗旨,通過順暢的溝通,合作完成相應任務的群體。武警院校應全面打造各類團隊建設,著力組建由責任教授領銜,教學骨干梯次配置,精于理論曉于實戰的教學團隊。比如:學科團隊、課程團隊、理論教學團隊、技能訓練團隊、綜合演練團隊等。通過團隊建設,團隊整體水平得以提升、同時還培養了充滿活力、適應武警院校事業發展的師資隊伍。
二、教學設施設備建設
有關教學設施涉及很多,這里主要從教學環境和智慧校園兩個方面來說明。
(一)教學環境建設
武警院??梢越璩B化院校教學評價和研制“十四五”規劃有利契機,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質量要求,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應堅持軟硬件建設放在一起抓。在全面改善教室、實驗室、專修室、圖書館等教學基本設施的同時,還需要逐步完善相應的配套軟件建設。要通過軍民融合,加大模擬仿真系統研發,既要搞好單裝模擬器平臺建設,還要建好綜合性、多要素、集成化模擬仿真系統,使得保障條件得以提升。再比如:學科專業網站、專題數據庫、圖書情報數據庫、案例庫、在線課程、技術竊密一體化教育演示系統等,使學員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應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二)智慧校園建設
智慧校園通常是指校園中數字空間和物理空間之間的有機銜接,進而使任何一個人隨時隨地獲取信息資源和網絡服務。智慧校園是院校信息化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正逐步取代數字校園,成為目前院校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和主題。武警院校要大力構建智慧教學平臺。通過運用云、物、大、智等現代前沿信息技術,把院校分散的、各自為政的信息系統和資源整合成一個具有高度感知能力、協同能力和服務能力的有機整體,從而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院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服務管理、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武警院校智慧校園建設應重點在智慧教室、智慧平臺接入、云智慧處理平臺等方面強勢發展,加入更多與教學相關的應用情境,將VR、AR引入課堂,再加上5G技術的高效率傳輸能力,使教員與學員的互動變得更加快捷、高效。5G技術的到來,可以讓武警院校的所有終端都由智慧平臺接入,實現訓練環境場所、教室、教學設備的智能匯聯,打破時空限制,變革教學方式,為武警院校教育創造新的價值和增長點。
三、信息化資源建設
武警各院校應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對課堂教學的增效作用和軍事職業教育對院校教育的補充作用,有效運用智慧教學平臺建設,推動課堂教學革命。信息資源建設不僅要保證可操作性,還要考慮數據采集的通用規范,便于后期共建、共享、共用。武警院校要利用先進的網絡和信息技術,整合院校內部資源,對建設項目分門逐類的按計劃實施,力爭“十四五”期間信息化教學條件和水平大幅提升,推動教學條件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實現比肩軍兵種其他同類院校。加強數據規范化,按照全軍院校教學評價數據要求,規范數據信息,推動數據共享,確保數據安全。
參考文獻:
[1]李楠.淺析高等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J].高等教育在線.2020(1)
[2]馬紅麟,徐楠楠,周文楷.新時代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研究——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3)
[3]李明源.教育 信息化2.0時代智慧校園建設研究——以寧夏警官職業學院為例[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1)
[4]白鶴.5G背景下智慧校園建設的趨勢分析與研究[J].信息與電腦.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