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禹東,郭忠(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進入以強化內涵、提高質量為重點,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新時期。職業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按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努力探索在新形勢下改革與發展的新思路,突破束縛和制約的傳統思維模式和舊的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才能促進職業教育新的飛躍。因而,做好教學工作是一個迫切的任務,否則就無法體現高職的教育功能,體現高職的正確內涵。做好教學工作,教學改革是關鍵;而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更是有效地進行教育改革關鍵的關鍵。因此,為了能夠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高職院校必須要改革教學模式,實現立體化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日后以更加從容的姿態步入社會,為社會所用。
立體化教學模式,本質上還是一種教學實踐活動。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所不同的是,立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的延伸課堂,實現課堂的無限可能。傳統的課堂具有封閉性,但是立體化的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將線性課堂變成多維空間,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提倡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之中,實現合作學習、小組學習、全班學習,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構建立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個性化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1]。不僅如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通過有效的互動和合作,能夠實現思維的碰撞,打破教師的權威性地位,進而更好的開展探索活動。
“立體化”教學模式強調以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為理論依據,倡導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完成規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學--導多元立體化互動"的開放教學模式為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必須要將學生放在中心位置,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機化學這門課程,是高職衛生類院校藥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其中包含了化學、藥學及制藥、化工、食品等多門專業多個方面的知識點。學習有機化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應用。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解決現實生活中與臨床工作中的問題,發揮其重要價值。所以說,在開展有機化學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思考,多多提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立體化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有所學,有所得,有所用,最終掌握教學目標,提升學習效率。
教學目標立體化是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確立多樣化的有機化學課程教學目標。不僅按傳統的教學設計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而且有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方面的目標。同時對不同層次(三年高職與五年高職)的學生還要確定不同的具體教學目標,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還增設學生運用知識創新目標。這種立體化的教學目標將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融入了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從而增強了學生遵守職業道德和創新思維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讓學生主動走上學習主人位置,提升了學習效率。
2.2.1 把單一的教學內容整體化
在有機化學的教學活動過程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們科普有機化學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們掌握其中有機化合物的名稱、性質、結構、反應機理等。這些理論知識非常繁雜,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遺忘、混淆等問題[2]?;瘜W本身就是一門較為抽象的課程,對于學生而言,理解和記憶,都非常不容易。即便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背誦,往往仍舊記不清楚,將知識點搞混,最終影響了學習成績。故有機化學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的給學生們灌輸課本知識,而是要帶領學生們尋找知識點的規律,讓學生將復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總結規律,最終實現知識內化[3]。這樣學生能用最快的方式,去消化抽象的化學內容。例如,學生們在學習有機反應歷程問題的相關內容時,一直表現出恐懼,難以理解,不好記憶的情緒。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以有機化合物共價鍵的結構特點,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一般來說,由于共價鍵的斷裂方式,有機化學的反應歷程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共價鍵均裂呈帶單電子基因引起的自由基反應;第二種就是共價鍵異裂成帶正負電荷的基因引起的離子型反應。不同的類型,有著具體的內容分類。學生們將知識點進行細化,在有機化學內容之中貫穿反應歷程,將單一的知識串聯起來,細碎的知識點整體化,那么就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
2.2.2 將平面的知識立體化
當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試卷上的高分數,還在于學生們有了豐富的理論體系以后,具備實踐能力。借助理論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要根據生活實際和就業崗位實際,有效的延伸教材內容,讓平面的知識變得立體化。讓抽象的化學內容,深入到生活實際之中,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之中,加深對化學知識的印象,拉近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讓化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3.1 巧用多媒體教學
這些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互聯網水平不斷提升,多媒體應運而生,進入到各大高校課堂之中。多媒體教學法的普遍運用,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豐富課堂內容,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探索空間。在有機化學課堂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枯燥的化學知識變得形象化和理化。原本存在于課本之中,單一、靜態的化學模型,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其生動的演繹出來。學生們如果只是借助課本,去理解抽象的化學知識,難免會覺得吃力。但是借助多媒體,就可以形象直觀的學習化學知識[4]。再者在觀看多媒體的過程之中,形象生動地內容,會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們快速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進一步的提升教學氛圍,保證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甲烷分子結構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對于學生而言,分子結構較為抽象,難以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動畫,以動畫的形式,來為學生們演繹甲烷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動畫形式,可以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掌握甲烷的整體形象。在教學的過程之中,除卻多媒體演示以后,教師還要多融入問題教學法。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們設置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思考和探索,開發大腦。不要一味的依賴于多媒體,在恰當的時候,也要開展板數活動。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只有將板書與多媒體進行有機融合,才能夠實現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讓課堂內容變得層次分明,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早日達成學習目標,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2.3.2 巧用互聯網教學
現在互聯網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離不開的關鍵要素。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是互聯網的忠實用戶。借助互聯網,延伸教學課堂,構建教學平臺,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構建互聯網學習平臺,能夠突破時間、地域和空間的束縛,讓學生們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將授課內容上傳到教學平臺上,讓學生們自由選擇學習。同時,還可以在教學平臺上傳作業、考卷、微課等等。將短暫的課堂進行有效延伸,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不僅如此,還可以借助qq、微信等社交平臺及蘭墨云或學習通等教學平臺,和學生們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當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可隨時線上尋求幫助,師生共同積極討論,最終解決問題。
2.3.3 立體化的實驗教學
(1)多元化的立體化實驗教學方式。在傳統的實驗教學過程,往往都是教師作為主導者,講授知識,動手操作。學生們只需要按照教師的操作步驟,進行模仿即可。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發散思維,不利于學生的自主發揮與創新。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若將課堂歸還于學生,即“實驗先行”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用實驗視頻指導及仿真教學的實訓基礎上,先進行現實的實驗探究,然后通過互動的方式進行知識的理論升華。這種元化的實驗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地位,讓學生主動走上前,自己動手,摸索實現步驟,明確注意事項,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會進行實驗設計、及時記錄并合作錄制實驗現象。當學生們在親自動手實踐的過程之中,可以快速的找到問題,并解決問題,一方面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并熟悉了實驗流程,完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合作記錄或錄制實驗現象,增強了學生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再者這種“實驗先行”教學模式還能有利于學生的自主發揮,提升學生創新思維。
(2)多元化的立體化的實驗考核方式。實驗考核是對學生們學習能力的檢驗,作為教師,不能夠一味的根據學生成績來判斷,而是應該從多個角度,立體化的考核學生。有機化學考核我們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即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同時還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小組合作能力及學生創新能力等。這樣的考核方式,能夠保證學生的全面成長,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目標,就是為了給我國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實用型人才。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必須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及時將學習的先進教學理念融入教學過程中,深化教學改革,實現教學模式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立體化有效的延伸了課堂、實現課堂了無限可能,從而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各個方面全面協調發展,滿足社會需求。故立體化教學模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