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馬丁·雅克
上周三發生在華盛頓的非常事件帶來世界對美國觀感的根本變化。美國曾經喜歡將自己標榜為民主燈塔,是世界其他國家都需要效仿的對象。然而,在現任總統的鼓動下,暴力示威者闖進國會,并試圖破壞新任民選總統的確認。這個場景是我們過去多次在拉丁美洲看到過的劇本。根據不同的立場,它可以被稱為騷動、起義、暴亂或是未遂政變。不管叫什么,這都是在強調美國目前面臨政治危機的嚴重性。“瘋狂星期三”并不是美式民主的一次意外,恰恰相反,這是美國自南北內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政治危機,甚至可以說是危機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美國何以至此?危機的種子其實孕育已久,其核心是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相對衰落,盡管這種衰落可能直到最近才廣為人知。四十多年來,美國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水平停滯不前甚至是下降。美國的貧富差距不單是發達國家中最嚴重的,即使縱向對比,也達到了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的水平。對大多數人而言,長期存在且備受推崇的美國夢已經是過去時。
對于一個自建國以來或多或少都在走上坡路的國家來說,這無異于一場噩夢。美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是機遇之地,美國人是天選之子,華盛頓是世界老大。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人對過去20年來發生的一切毫無準備也就不意外了。這20年里,美國經歷了兩場失敗的戰爭、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實體經濟的凋零、國家認同的加速衰落和中國的崛起。結果就是美國社會逐漸彌漫著不滿和焦慮、深深的不確定性、對未來失去信心和日漸擴大的裂痕。
美國現在是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國家。共和黨和民主黨已經不在一個頻道上對話。事實的真相總是有兩個版本、兩個說法,一種基于國家主義,也就是聯邦的傳統、白人至上主義和陰謀論,另一種則植根于美國作為二戰后國際秩序和自由世界奠基人的領導力和例外主義思想。美國政治總是依賴于廣泛共識的,過去很多年來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擁有廣泛的合作空間,而現在只剩罅隙。兩方占據不同的世界,導致的后果就是政府日益癱瘓。
拜登很快將宣誓就職,他會在國會參眾兩院擁有多數黨派的支持,但在最高法院卻將面臨保守派的挑戰,也將面對一個充滿敵意的共和黨。更嚴重的是,像在國會山發生的沖突一樣,一些美國人并不認同拜登和他背后的勢力。我們不能將美國視為兩個國家,但特朗普擔任總統后這個國家的分裂日益加劇。不能連任就發動“政變”的隱含威脅和對反對派暴動的有意鼓動都意味著美國的未來充滿變數。南北內戰提供了令人畏懼的歷史先例,當時由于拒絕廢除奴隸制,11個州選擇退出聯邦。
鑒于最近發生的事情,在當代重演內戰看起來毫無可能,但是,就算極端的情況沒有發生,美國治理的前景仍然黯淡。美國經濟的持續快速下滑,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多數人生活水平的下降,失業率的增加,以及中國即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一切都預示著美國社會的緊張局勢和分歧還可能繼續惡化。
拜登也許能夠讓國會推動立法,但是特朗普支持者將會以前所未見的方式持續表示反對和進行挑戰,尖銳的社會分歧會嚴重削弱政府治理的合法性。美國會變得難以預測和不穩定,它在國際社會上的發言權也將不如以往重要。未來永遠是不確定的。美國迫切需要基礎設施和貧富差距等領域的重大改革,但要實現它們將極其困難。美國的內爆似乎不僅代表著它進一步衰落的開始,而且還預示著這種衰落在未來會變得更加迅速。▲
(作者是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