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軍 彭羅玲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總有一些學生的主體意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和創新能力與普通學生不同,甚至不能達到教學目標。因此,人們常稱學生為體育課的“學困生”。其中,“學困生”的思想心理問題及如何改變是體育教師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高校;體育學困生;心理;轉變
一、高校體育學困生思想和心理
1.強迫癥狀
強迫癥一般是指一些思維方式和沖動行為,知道它是不必要的,但不能逃避不重要的[1]。體育學困生一般表現為一些習慣性動作和偏心行為。例如,在一些體育技術學習活動或比賽過程中,他們經常會做出一些多余的行為和古怪的行為,他們知道這些行為是不必要的,但卻無法逃避。
2.人際關系敏感
人際敏感通常指個人的不適和自卑,尤其是與他人相比。在體育學困生的社會交往中,除了反映出各種人際心理障礙,如不敢當眾講話、人際交往范圍狹窄、個人自私等原因外。此外,在激烈而殘酷的競技體育競爭中,也凸顯了個人自負、自卑、嫉妒等心理癥狀。
3.焦慮
緊張焦慮癥主要是指由于身體無法休息、過度緊張等原因引起的身體疾病。體育困難學生在文化課、體育技術練習和體育競賽過程中,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緊張等心理癥狀。
4.敵對癥狀
敵對癥狀一般體現在以下三個主要方面:思維、情感和行動、無聊、練習、爭吵、掉落物體等主要方面,甚至有打架或無法控制的沖動爆發。體育學困生的敵對癥狀一般表現為厭倦實踐和文化課程,以各種借口逃避實踐。訓練時,他們很粗心。他們公開反駁甚至無視教練和老師的指責,羨慕他人的好處,有時甚至爭吵和打架,破壞公共財產等等。
5.偏執癥狀
偏執通常指意識形態領域的反思性思維、敵意、懷疑等。體育學困生的偏執癥狀是,他們經常感到教練沒有對他們的成績做出適當的評價,對周圍的一切都有懷疑,固執,不信任他人等。
二、高校體育學困生思想和心理的轉變措施
1.重視成功體驗教育
“成功感”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肯定學生的優勢和成就,以欣賞、鼓勵和肯定的態度對待學生。對于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不應該抱怨學生“愚蠢”,應該給予激勵,不挖苦、關心、不輕視、關心、不施壓,并從內心深處打動學生和情感學生。開展成功教育,幫助他們調整自己的志向,摒棄“我不能”、“我不行”的想法,從內心學習體育觀念,讓學生慢慢熱愛體育活動。教師應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習困難學生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進步,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引導學習困難學生樹立信心,不斷進步[2]。
2.正確的評價和考核
在學校體育的實施中,成績評價是一個關鍵環節,尤其是在學習困難學生的轉化過程中,應經常進行,這將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過程評估。如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和心理情感反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心態和投入,對合作的認可、模仿、表達能力、合作意愿、成績提高幅度等,對學習態度、體育、教育活動以及相關文化和審美情趣的培養予以肯定,進而培養學生興趣活動的積極性,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基礎知識和技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可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定量評估,并結合過程評估進行綜合評估,從而體現以人為本、區別對待學生的教育原則。這可以鼓勵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培養、恢復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3.注重集體協作的作用
為學習困難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實踐和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比如,在學校開展的小組游戲和比賽中,不要看不起、嘲笑、嘲笑學習困難的學生,或者用一些氣餒的話排斥他們,而是要更多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對集體的愛和關注,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合作的精神,使他們充滿信心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受益。在我國傳統體育教學中,體育特困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小群體。但是,如果教師不重視這一群體,這樣的體育課堂僅僅是一個為具有體育特色的學生搭建的舞臺,它不能面向所有的學生。在體育課上,體育差生是最需要關注、最容易被忽視的小群體。因此,教師不僅要大力推動這些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還要讓學生在課外活動過程中感受到伙伴的支持、成功的喜悅和合作的喜悅,然后主動或自覺地參與體育教學。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每個教師都應該把如何轉化這些體育學困生列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
4.引入拓展訓練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發展,心理拓展練習法在我國體育課程中應運而生。這就要求學校體育教師要敢于突破教材,進行實驗,創新,創造新的教學實踐方法,提高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社會生活適應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情緒自我調節能力,逐步實現學生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切實落實“健康發展第一”的體育指導。身體發展訓練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主的體驗式教學方法。主要目的是讓學習者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潛力,抵制惰性心理,增強社區責任感,從而產生面對困難的信心和意志,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5.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
體育訓練使人體健康,而規范、準確、整潔的體育訓練是運動的美。在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中,教師可以運用教學手段,通過各種排隊的體育訓練和技術練習,通過各種體育比賽和表演,以及體育場地和器材的裝飾,讓學生可以體驗到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培養,獲得豐富多樣的美與性格感受。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觀察美、感受美,還要獲得美,從而培養學生健全的審美觀念,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表達美的能力,讓學生變得更加尊重、自愛,通過訓練身體美和精神美來增強自信和自我完善。
結束語
體育“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廣大體育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習困難學生越來越準確地理解體育,改變他們的錯誤思想和心理,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徐燕. 關鍵事件:引領學生朝向"幸福成長的那方"--對一位體育學困生體育學習行為和心理的輔導[J]. 新課程導學, 2019, 000(035):P.54-54.
[2] 關雅蘭, 劉軍, 歐國榮. 高師公體課教學中"體育學困生"的"脫困"教學對策[J].? 2021(2015-30):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