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軍

摘要:目的:分析將消化內科治療的方法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內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區間內因急性胰腺炎入住本院的55例患者療效、相關指標。結果:結果顯示,對患者采用消化內科治療的有效率為96.36%,且治療前后的指標對比,患者的癥狀顯著改善,P<0.05。結論:將消化內科治療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內,可改善癥狀。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消化內科治療;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gastroenterology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efficacy and related indicators of 55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acute pancreatitis from October 2020 to October 2021.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ive rate of gastroenterology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as 96.36%, and the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Gastroenterology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acute pancreatitis.
Key words: acute pancreatitis; Gastroenterology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指患者發生腹痛、淀粉酶指標升高,臨床常根據患者的淀粉酶指標判定患者是否屬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疾病屬于常見的疾病,臨床對其的研究較多。對于當前胰腺炎患者而言,需及時對患者進行合理的科學有效的治療[1]。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需明確患者的治療方針,以此保證患者的療效,改善各項治療指標,提高療效,為患者做好各項保障[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區間內因急性胰腺炎入住本院的55例患者,男33、女22,整體患者年齡平均為(39.66±5.32)歲。符合胰腺炎判定標準,且接受過抗感染治療。患者知情,簽署同意書。
1.2方法
當患者入院之后,需給予患者一般干預,以期改善患者的癥狀,對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干預。若患者病情嚴重,則需對患者實施液體復蘇措施,具體:第一,為患者建立靜脈補液通路。當患者辦理住院相關手續后接受診治后,需對患者實施靜脈輸液干預措施,及時為患者建立中心靜脈通路,遵醫囑為患者實施液體置換以及抗沖擊等治療措施。第二,在為患者進行補液的過程中,嚴格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控。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病情嚴重,在液體治療中需要量大,同時具有多樣性。除此之外,患者如果病情嚴重并發展較快,應尤其對治療期間的各項指標進行關注,以免出現不良反應。第三,時刻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指標,包括精神狀態、病情變化、意識等,如果 有一方面出現異常,應馬上進行處理。并對患者的尿液進行24小時記錄,以便對患者復蘇治療方案提供準確的數據。并對電解質、滲透壓及血氣指標進行監測,從而能夠及時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度失衡的情況。第四,對液體復蘇治療方案進行評估。如果患者的尿量過多,每小時尿量字20毫升以上,血流動力學參數以及血氧飽和度均正常。從患者手術后第1天開始,需要將溫度為37-40攝氏度左右的營養液體,通過鼻空腸管注射進患者的體內,以此控制患者的輸入量,控制輸入速度在5ml/min左右。同時,為患者配置營養劑的過程中,需要將碳水化合、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等根據比例,進行合理的配比,進而配置營養液,以此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
1.3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標準
分析療效、治療前后的指標。
1.4統計和分析
用SPSS22.0統計軟件作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x2)校驗;計量資料用(t)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療效
55例患者內,23例顯效,30例有效,2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6.36%。
2.2前后指標
患者治療后指標顯著改善,詳細見表1。
3 討論
急性胰腺炎作為臨床十分常見的病變,該病的發生幾率較高。急性胰腺炎多是由于多種因素所致,導致體內的胰酶在胰腺部位被激活,致使胰腺組織發生出血、水腫等情況。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典型癥狀主要為腹痛、胃部不適、發熱等癥狀,且患者血胰酶指標顯著升高,但實際癥狀還存在個體差異,常需根據病情發展對其進行分析。當患者疾病發作之后,患者會出現典型的疾病癥狀,需及時對患者采取合理的干預措施[3]。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因素較多,臨床多為膽源性因素,且患者多為膽囊結石脫落,當結石脫落后,結石進入膽囊內,進而誘發患者出現急性胰腺炎[4]。部分患者還有由于長期喝酒,損害患者的胰腺細胞,導致患者胰管開口部位發生痙攣,無法將胰腺液順利排出,最終誘發患者出現胰腺炎。另外,隨著人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大家的飲食機構也發生變化,高蛋白飲食極易誘發人體出現急性胰腺炎[5]。
諸多學者深入研究發現,胰腺炎患者接受臨床診治的過程中,患者對于營養的需求較高。然而,患者自身的營養存在一定的給予差錯,進而對患者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醫護對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干預措施,不僅可以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還能穩定患者的病情,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幫助患者恢復健康。所以,醫護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患者的營養方針,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
同時,內科保守治療是當前SAP的關鍵治療措施,且營養支持作為內科保守的關鍵內容。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常處于高代謝的情況,若不及時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極易導致患者發生營養不良等情況。同時,消化內科作為胰腺炎典型的治療措施,將其用于臨床中具有效果較好、安全性比較高、預后較好等優勢,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同時,這一方案還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展開內科治療。如患者的病情比較重,則對患者實施液體復蘇,患者影響不良,對患者給予營養支持,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采用消化內科治療可改善癥狀。
參考文獻:
[1]魏素英. 急性胰腺炎消化內科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8):72.
[2]姜良山. 急性胰腺炎消化內科治療的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20,6(10):75-76.
[3]張寧,李文娟. 急性胰腺炎患者消化內科治療效果探討[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3):21.
[4]許桂芳. 急性胰腺炎內科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08):176-177.
[5]李國耀. 探究急診內科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