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敏

摘要:目的:對腦梗死患者治療中天麻素聯合血栓通的療效進行分析。方法:選取醫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72例,按照隨機方法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6例,分別給予血栓通治療、天麻素與血栓通聯合治療方法,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與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臨床療效觀察組94.4%(34/36)高于對照組75.0%(27/36),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2.8%(1/36)與對照組5.6%(2/36),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梗死患者治療中,天麻素與血栓通聯合治療下,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且安全性較高,應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腦梗死;血栓通;天麻素;療效
【中圖分類號】 R917?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腦梗死作為臨床高發腦血管疾病,發病原因表現為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引起組織缺血、缺氧情況,表現為腦軟化或腦組織缺血性壞死等,若未及時控制治療,致殘率與病死率均較高,臨床治療中,強調對鬧血液循環改善,使腦功能損傷程度降低,或從中醫學角度提倡活血通絡、祛風化痰、補益氣血等治療,可使治療效果提高。本次研究將就腦梗死患者治療中天麻素、血栓通聯合應用下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72例,男46例,女26例,年齡40-70歲,平均(55.5±4.5)歲。納入標準:①行MRI、CT檢查,與腦梗死診斷標準吻合;②無出血性腦梗死與短暫性腦栓塞情況;③無合并臟器疾病患者;④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以NHISS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判定,輕型、中型、重型腦梗死分別為26例、30例、16例。將72例患者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6例,在基線資料如年齡、性別與病癥程度方面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可做比較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做常規治療,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療、降顱壓、控制血壓血糖、水電解質平衡維持以及神經營養劑、腦保護劑的應用等。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血栓通(凍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5652;生產企業: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取5%葡萄糖溶液250ml,加入450mg血栓通,靜脈滴注,每日1次。觀察組在常規治療與血栓通治療基礎上,給予天麻素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4001;生產企業:哈爾濱三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取5%葡萄糖溶液250ml,將10ml天麻素注射液加入,靜脈滴注,每日1次。
1.3觀察指標
以《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為參照[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分為:①治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為90%以上,病殘程度0級;②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1-3級病殘程度;③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③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有加重表現。治療有效率計算:(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另外,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錄入WPS xls表格中,統計學處理由SPSS19.0軟件實現,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組間比較均由x2檢驗,采用數(n)或率(%)描述,以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療效比較
臨床療效觀察組94.4%(34/36)高于對照組75.0%(27/36),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
2.2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僅出現1例惡心嘔吐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2.8%(1/36),對照組惡心嘔吐、頭痛患者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5.6%(2/36),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關于腦梗死,主要指在血管內膜受損下引起動脈硬化問題,因動脈腔狹窄或閉塞,導致腦組織壞死、缺氧、缺血等情況發生。特別部分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高血糖情況,更易引起腦梗塞情況。在臨床癥狀表現上,主要以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等,同時在血脂上有異常表現,且血小板聚集增加,這些情況都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加重。若未及時控制治療,病殘率與致死率均極高。
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中,主要強調血液循環的改善,常見的藥物以血栓通為主,其作為心腦血管類藥物,可用于血液粘稠度降低、溶栓、擴張血管、血液供應改善等,且其中的藥物成分主要從三七根中提取,如三期總皂苷,在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腦神經保護等方面,效果明顯,用藥后可實現腦組織血液循環、血流動力學改善的目的。而天麻素在藥理作用方面,其中的天麻藥物成分,可祛風止痛、行氣活血,在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方面作用明顯,通過腦細胞抗缺氧能力的提升,使腦損傷程度降低,達到修復神經功能缺損的目的[2]。本次研究可發現,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充分說明腦梗死治療中血栓通、天麻素聯合治療下取得的效果較為顯著,同時在不良反應發生率上兩組患者無明顯差異,可反映出血栓通、天麻素聯合用藥安全性較高。需注意的是,腦梗死患者治療中,常規治療也極為必要,需結合患者情況采取必要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療、降顱壓以及控制血糖血壓等,以此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
綜上所述,腦梗死患者治療中,天麻素與血栓通聯合治療下,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且安全性較高,應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令奇. 天麻素聯合前列地爾治療眩暈病(腔隙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D].南京中醫藥大學,2016.
[2]蘇艷仙. 血栓通粉針劑聯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療腦梗死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03):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