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輸血的指導方法,分析血栓彈力圖參數與常規凝血檢測指標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期間于我院接受臨床輸血治療的84例患者,同時接受常規凝血檢測與血栓彈力圖,并對其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血栓彈力圖參數凝血因子激活時間(R值)與常規凝血檢測的凝血酶原時間(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呈正相關,血塊形成速率參數(K值)與纖維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計數(PLT)指標呈負相關,彈力圖最大切角(Angle角)和彈力圖最大振幅(MA值)與Fib和PLT呈正相關。血栓彈力圖指導臨床輸血后的輸血率(57.14%<85.71%)顯著低于常規凝血檢測(P<0.05)。結論: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檢測在指導臨床輸血方面存在相關性,但差異性十分明顯,需要合理、恰當的選擇和應用。
關鍵詞:血栓彈力圖;常規凝血檢測;臨床輸血
【中圖分類號】 R457.1?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在臨床輸血中,患者凝血功能狀態的檢查十分關鍵,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臨床輸血的可行性。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檢測均能夠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需要在凝血功能監測中合理、恰當的選擇和應用[1]。本研究以我院接受臨床輸血的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檢測結果對于臨床輸血的指導作用和價值,分析兩者的相關性,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2016年9月期間于我院接受臨床輸血治療的8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7例,最高齡79歲,最低齡18歲,平均年齡(42.6±4.2)歲,以上排除血液病患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同時接受常規凝血檢測與血栓彈力圖進行檢查。在常規凝血檢測當中,患者接受空腹采血,取2.7ml血樣,經抗凝(枸櫞酸鈉)離心處理后,使用CS-2000i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對上層清液進行檢測,記錄各項凝血指標的數值。取2.0ml血樣,經抗凝處理后,使用MEK-8222K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血常規PLT計數。取2.0ml血樣,經抗凝處理后,將1.0ml抗凝血注入高嶺土激活劑瓶,將激活后的340μL,注入含有0.2M-CaCl2(20μL)的普通瓶中,行血栓彈力圖檢測,經由TEG 5000血栓彈力圖儀(唯美血液技術醫療器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行處理,獲取血栓彈力圖,并予以描記。
1.3觀察指標
根據常規凝血檢測、PLT檢測以及血栓彈力圖分析凝血功能異常情況,其標準如下:①常規凝血檢測:PT:>17s;APTT:>47s;TT:>19s;Fib:<1.5g/L。②血常規檢查:PLT計數<50×109/L。③血栓彈力圖:R值>8min;K值>3min;Angle角<53°;MA值<50min。
1.3統計學處理
以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應用(x±s)和(%)進行計量和計數,由t值和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檢測指導臨床輸血
經血栓彈力圖顯示,R值、K值以及Angle角異常患者需要輸注血漿,MA值異常患者則需要輸注血小板。經常規凝血檢測,PT、APTT、Fib異常患者需要輸注血漿,PLT計數異常患者則需要輸注血小板,見于表1:
2.2血栓彈力圖參數、常規凝血檢測以及血常規檢測結果描述
血栓彈力圖參數、常規凝血檢測以及血常規檢測結果描述如下:①血栓彈力圖參數R值為(7.49±0.65)min;K值為(2.91±0.14)min;Angle角為(58.24±4.21)°;MA值為(56.9±2.34)min。②常規凝血檢測以及血常規檢測結果PT為(14.25±1.24)s;APTT為(44.25±3.16)s;Fib為(2.94±0.21)g/L。PLT計數為(156.42±15.64)×109/L。
2.3血栓彈力圖參數與常規凝血檢測指標的相關性
3討論
輸血是臨床治療的重要環節,是患者血液成分的必要補充。而在臨床輸血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不良輸血反應的預防。臨床輸血前,需要對血液輸注的適應條件予以確認,關注凝血動態變化,并通過有效的檢測方法,具體掌握凝血功能狀態,進而為臨床輸液提供指導。常規凝血檢測和血常規檢測主要對PT、APTT、TT、Fib以及PLT等各項指標進行檢查,能夠根據各項指標水平對凝血功能進行判斷。而血栓彈力圖作為一種新型的凝血功能檢查方法,通過對凝血過程的監測,從中了解凝血因子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可根據R值、K值、Angle角以及MA值等參數,準確反映出血小板、 纖維蛋白原的功能和計數,根據其異常情況,進而判斷是否需要輸注血漿或血小板,能夠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血液補充。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檢測對于臨床輸血均具有指導性價值,根據血栓彈力圖參數與常規凝血檢測結果,合理利用資源,科學、合理的進行血液輸注,獲得理想的應用效果[2]。
綜上所述,利用血栓彈力圖參數與常規凝血檢測結果的相關性,科學、合理的進行患者凝血功能狀態的檢測,其對于指導臨床輸血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侯濤,趙廣超,邵小寶,等.血栓彈力圖與常規凝血試驗指導臨床輸血的對比[J].臨床檢驗雜志,2016,34(10):739-741.
[2]樊瑞軍,劉波,李東杰,等.血栓彈力圖指導圍手術期臨床輸血的應用價值[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6,38(11):1253-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