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瓊芳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在高齡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選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6月份來本院接受生殖技術治療的高齡婦女86例,按照來院的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護理干預方法。結果:兩組在獲卵數、優胚、周期取消及臨床妊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高齡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通過心理護理、營造舒適的就診環境及健康教育,降低了患者的負面心理,緩解了患者的心理情緒。
關鍵詞:高齡婦女;輔助生殖技術;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7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輔助生殖技術作為一種人工授精技術,是一種人工移植肌體外授精方式,協助不能生育的夫婦獲得妊娠。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我國的高齡婦女數量逐漸增多,大多數高齡婦女的卵巢儲備功能都相對較為低下,妊娠率低,流產率高,給高齡婦女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增加了妊娠的難度。近年來,高齡婦女妊娠已經成為醫療行業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將2016年8月份至2017年6月份來本院接受生殖技術治療的高齡婦女86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分析護理干預在高齡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主要選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6月份來本院接受生殖技術治療的高齡婦女86例,按照來院的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其中,對照組年齡為35~48歲,平均年齡(38.5±3.8)歲,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年齡為36~47歲,平均年齡(38.9±4.2)歲,采用護理干預方法。兩組患者在年齡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年齡>35歲;②應女性因素行助孕治療者(卵巢儲備功能低、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輸卵管等);③所有患者均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86例患者均采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拮抗劑方案及超長方案。待婦女排卵后,用夜針注射,行授精時間在38~40h,在18~20h觀察2PN授精情況,在72h后對胚胎質量進行評估,以便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胚胎移植。取卵結束后,從當日開始對婦女給予黃體酮和黃體支持。待胚胎移植后12d,對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進行檢查,當>5mIU/ml時,可確定婦女出現生化妊娠,在胚胎移植后的30d,運用超聲對胚胎進行檢查,如看到孕囊,則可以確定為是妊娠[1]。
1.2.1對照組
開展基礎護理工作,向患者講述日常臨床護理方法,加強健康教育指導,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1.2.2觀察組
(1)心理護理: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患者存在憂郁、焦慮及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降低了妊娠率。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用真誠的語言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通過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狀態,來有針對性的采用措施,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提升患者治療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態。
(2)營造舒適就診環境:接待患者時要保持熱情和大方,站在患者角度去考慮問題,盡量滿足患者需求,解決患者提出的問題。對病房內及時通風,確保病房的溫濕度能夠符合標準要求。
(3)健康教育:由于實施輔助生殖技術是一項治療環節多及治療周期長的治療工作,要求患者要密切配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開展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為病人詳細講解輔助生殖技術的風險性,妊娠期需要注意的問題,藥物治療方法,使患者能夠有直觀的了解,增強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獲卵數、優胚、周期取消及臨床妊娠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在獲卵數、優胚、周期取消及臨床妊娠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不明顯,沒有顯著的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但是通過對高齡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了患者的負面心理,緩解了患者的心理情緒。
3? 討論
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及個人原因影響,一些高齡婦女在準備生育時,卻出現生育能力下降,不能妊娠等情況,給婦女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需要花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去治療。輔助生殖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人工授精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高齡不孕婦女中。
研究表明,大多數高齡婦女都存在受精率低、獲卵率低及流產率高等情況,并且受社會及家庭壓力影響,容易出現抑郁、焦慮情緒。有研究發現,大多數高齡婦女的卵子線粒體變異性較高,對線粒體的數量及使用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進而增加了卵子線粒體的損傷,降低了高齡婦女受精率及胚胎植率。醫學上早就有研究表明,年齡與卵子質量成反比例關系,不僅會造成卵子質量低,并且還會對日后胚胎的正常發育造成較大的影響,例如,胚胎形態差,染色體異常率高等情況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在患者入院時,醫護人員就需要了解到,為患者建立病歷檔案,將病情如實的告知患者,無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壓力。面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要做好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患者釋放心理的壓力,觀察患者獲卵數、優胚數、周期取消及臨床妊娠情況,但也要向患者說明,存在治療失敗可能性,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降低患者的失望感。同時,護理人員對于治療效果不理想而取消周期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向患者耐心講解周期取消的原因,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2]。
綜上所述,對高齡婦女實施輔助生殖技術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通過心理護理、營造舒適的就診環境及健康教育,降低了患者的負面心理,緩解了患者的心理情緒,應在輔助生殖專科中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熊玉鳳. 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實施輔助生殖技術患者焦慮與預后影響的研究[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8):3517-3518.
[2]王濤. 實施輔助生殖技術患者的護理探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