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英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護理干預預防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發生的作用。方法:選擇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骨折臥床患者118例,隨機抽取59例作為觀察組,給予中醫護理干預,另59例作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便秘發生情況,評價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便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骨折臥床患者應用中醫護理干預后,可降低便秘發生率,促使患者痊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中醫護理干預;骨折臥床患者;便秘
【中圖分類號】 R473.6?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骨折屬于骨科常見病,因患者骨折后臥床時間比較長,減少進食量,加之飲食結構不合理,較少的攝入水分與粗纖維,弱化腸內容刺激正常蠕動的能力,引發便秘。骨折臥床患者并發便秘后,會加重原有疾病,并產生糞性潰瘍、尿潴留等一系列癥狀,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治療骨折臥床患者時,護理具有預防便秘發生的作用,但常規護理的預防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預防骨折臥床患者便秘中,中醫護理干預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進一步提升預防效果。因此,本院即采用中醫護理干預方法預防,效果較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骨折臥床患者118例,男52例,女66例;年齡43~74歲,平均(57.6±5.8)歲;軀干部骨折47例,下肢骨折71例。納入及排除標準:(1)患者意識清楚,溝通能力及認知能力均正常;(2)無習慣性便秘史;(3)臥床時間為一天中大部分或全天;(4)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5)排除器質性疾病或創傷引發的便秘患者。隨機抽取59例作為觀察組,另59例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預防便秘,包含講解床上排便方法、囑咐患者多喝水、粗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多食用等。
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護理干預方法預防,具體如下:(1)情志護理:與患者積極、主動溝通,分析患者心理狀況,及時的發現存在的不良情緒,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讓患者了解到不良情緒對臟腑功能、疾病恢復的影響,促使患者重視情緒及心理狀況的自我調節,將移情解惑法等教給患者,便于患者調整情緒,提升患者護理配合程度。(2)腹部按摩:將腹部按摩的必要性、作用詳細的講解給患者及家屬,并向患者及家屬演示、講解腹部按摩的正確方法及技巧,便于患者及家屬實施;按摩時,中心選擇為神闕穴,環形順時針進行,按摩時間為餐后30min或排便前20min,每次按摩15~20min,每天2~3次;按摩前,囑咐患者先將小便排空,按摩過程中,采用柔和的、均勻的力度,逐漸的加重手法及力度,以輕度壓迫腸道為最佳,促進患者按摩依從性的提升;于中脘穴、大橫穴、大腸俞穴等穴位進行一指禪推,與按摩相配合[1]。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便秘發生情況,治療3d內,自行排便并未進行,或排便時存在困難、干結癥狀判定為并發便秘;評價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內容包含生理職能、情感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4項,每項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利用t和X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便秘發生率比較
經護理后,觀察組59例患者中,發生便秘4例,發生率6.8%;對照組59例患者中,發生便秘12例,發生率20.3%。觀察組便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
2.2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骨折后所采取的治療措施會一定程度上限制患者的活動,尤其是下肢骨折患者,因實施制動,使患者長期臥床,降低患者的全身代謝功能,減慢胃腸蠕動,且患者不習慣床上排便,會抑制排便反射,加之飲食不當因素的存在,增加便秘的發生幾率,提高患者的痛苦程度[2]。中醫認為,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引發原因為氣滯血瘀、肝失疏泄、濁氣積聚、腑氣不通,因而護理患者時應主要為理氣通腑,預防便秘的發生。中醫護理干預應用于骨折臥床患者中后,通過情志護理的實施,以相應的中醫方法調節患者的情志狀況,促使患者心情保持在平靜或愉悅狀態,避免不良心理狀況對便秘發生及骨折康復的影響,同時,護理中給予患者腹部按摩,按摩中心為神闕穴,經手法按摩刺激穴位,促進胃腸蠕動增強,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排便[3]。另外,腹部按摩中護理人員還將正確的方法講解給患者,便于患者及家屬自己實施,從而有效的減少便秘發生,促使患者盡早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應用中醫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方法,經護理后,觀察組便秘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則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骨折臥床患者具有比較高的便秘發生率,不利于患者的康復,且增加患者痛苦程度,應用中醫護理干預后,通過情志護理、腹部按摩等護理技術的實施,可有效的發揮護理預防便秘發生的作用,降低便秘發生率,減輕患者痛苦程度,并促使患者骨折部位盡早康復,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可廣泛的推廣于骨科臨床中。
參考文獻:
[1]潘榮娟.中西醫結合護理預防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應用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6,26(33):154-155.
[2]陳琳琳.綜合護理模式對下肢骨折臥床患者便秘的干預作用[J].當代臨床醫刊,2015,12(03):1386-1387.
[3]鐘光云.SFA護理干預在預防老年骨折臥床患者便秘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9(06):94-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