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霞


摘要:目的:探析健康宣教與協同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預后恢復的影響。方法:從2020年09月至2021年09月之間我院接診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中隨機抽取56例進行分析,按照雙色球法分為兩組,參比組患者應用基礎護理,試驗組患者應用健康宣教+協同護理。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內心狀態、生活質量均好于參比組(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比組(P<0.05)。結論:在對本次研究疾病患者進行護理時,使用健康宣教+協同護理能夠改善患者內心狀態,提升生活水平,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建議使用。
關鍵詞:健康宣教;協調護理;慢性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 R471?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原有慢性心臟疾病基礎上,逐漸出現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心臟在足夠靜脈回流條件下,心搏出量仍不足以滿足機體代謝需求,或有賴于充盈壓升高來補償的病理狀態。患者患病后一般表現為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上腹脹滿、惡心嘔吐等癥狀,若未進行有效治療,患者可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者失去生命[1]。在治療的同時展開科學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認知,改善內心狀態,促進病情恢復。本文對健康宣教與協同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預后恢復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20.09-2021.09之間我院接診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56例展開調查,以雙色球法進行分組,即參比組和試驗組,各28例。參比組中男女比例為15:13,年齡38歲到76歲,平均為(57.05±1.28)歲。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16:12,年齡39歲到75歲,平均為(56.97±1.32)歲。兩組患者的各項資料進行對比后無明顯差異性(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參比組患者應用基礎護理,主要包括熟悉患者各項資料,評估患者病情狀態,口頭敘述疾病知識,展開營養支持,叮囑危險因素等。
試驗組患者應用健康宣教+協同護理。詳細如下:(1)展開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理解能力,簡化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識(定義、病因、臨床表現、并發癥等),利用宣傳手冊為患者由淺入深的進行講述,提升患者認知水平,減少恐懼情緒,做好心理準備,增強患者依從性;護理人員在為患者用藥前,需要講述藥物知識和作用機理,強調遵醫用藥的重要性,提升患者重視程度,減少私自更改藥量或停藥情況,保障用藥治療安全性。(2)展開協同護理。第一,進行內心狀態護理:護理人員需要關注患者情緒狀態,了解不良情緒來源,展開針對性疏導,維持良好心理狀態;與家屬進行協商,讓其陪伴患者,給予家庭溫暖,獲得充足安全感,減少孤寂情緒,樹立康復信心;營造溫馨環境,播放舒緩古典樂曲,放松患者身心,利于心態平和。第二,進行日常生活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糾正患者不良作息規律,保證每日睡眠時間,提升睡眠質量,增強抗病能力,利于病情恢復;指導患者科學運動,如瑜伽、步行、打太極等慢性有氧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機體免疫力,利于患者恢復健康。
1.3 觀察指標
內心狀態包括抑郁狀態、焦慮狀態等,評估工具為相應自評量表,分值0-100分,分值越低內心狀態越好。生活質量評估工具為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護理滿意度包括很滿意、較滿意、不滿意等,護理滿意度為前兩者占比之和。
1.4 統計學分析
對兩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進行檢測,其中內心狀態、生活質量均作t檢驗;護理滿意度作X2檢驗。兩組數據進行比對有明顯差異性(P<0.05)。
2.結果
2.1 對比兩組內心狀態、生活質量
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內心狀態、生活質量均好于參比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
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比組(P<0.05),見表2。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心血管內科診治范疇,典型癥狀有勞累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嗽、紫紺、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頸靜脈怒張、肝腫大等,降低患者生活質量[2]。臨床中治療方法較多,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部分患者對疾病了解不充分,極易出現恐懼、焦慮情緒,對治療有抵觸情緒,影響治療效果,故需要采取合適的護理方式進行管控,鞏固治療效果。基礎護理雖有一定效果,但具有局限性。而健康宣教+協同護理是一種理想的護理方式,通過展開健康宣教。講述疾病知識,介紹治療內容,提高患者認知,增強治療配合度,保障治療安全性。通過展開協同護理,包括內心狀態護理(疏導不良情緒,呼吁家屬陪伴,樹立康復信念)、日常生活護理(糾正不良作息,指導科學運動)等,有效改善患者內心狀態,增強身體素質,提升生活質量,利于病情恢復,護理價值較高。
本研究表明,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內心狀態、生活質量均好于參比組,且護理滿意度高(P<0.05)。
綜上所述,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使用本文研究方法進行護理的效果更好,能夠減少不良內心情緒,改善生活狀態,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田彥英.協同護理模式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和護理滿意度作用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03):441-443.
[2]馬爭楣.運動康復護理與健康宣教聯合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效果的改善[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8):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