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霞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莆田供電公司,福建 莆田 351100)
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電網設備數量也在迅猛增加,因此針對電網設備的模技改大修難度也在不斷增大,傳統方案中技改大修立項科學性不足、項目統籌性差等問題日益凸顯,通過在原本方案中應用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能夠有效改善上述問題,更好地推進整站整線改造,提升項目科學性與統籌性,推動我國電網運行建設實現更好發展。
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中的技術壽命一般由3方面組成,一是電網設備的自然壽命,這種壽命是指電網設備在開始正式運營后一直到報廢這一時間段;二是電網設備運行時累積損耗壽命,這種壽命是指電網設備因自身故障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磨損所損失的壽命;三是評價電網設備損失壽命,這種壽命是指電網設備本身的檢驗數據不合格或者自身存在某種缺陷,在進行評價后所得出的損失壽命。采用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對電網設備運行壽命進行評價,需要對相應電網設備的差異性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還要結合電網設備實際的運行特征,對以往的統計經驗進行充分的總結,在相關國標的規定下,合理確定影響電網設備技術壽命的因素,并將這些因素作為評價電網設備綜合技術壽命的狀態量,同時在實際實施評價方法的過程中,還會結合實際,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設置不同的權重,確保應用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得出的評價結果更加的科學合理。
當下針對電網設備的技改大修,國家已經設置了明確的標準立項流程與規則。相應流程規則在執行過程中,先通過技改大修研究判斷,明確需要大修的設備對象,做好實際大修的需求確定,同時還需要對大修設備進行審核,確保該設備在規劃庫改造項目范疇之內,否則需要重新建立新的項目;最后還需要科學合理地處理擬拆除設備,然后將這些設備錄入需要技改大修項目儲備之中,并結合設備的重要程度,做好大修技改排序。如果電網設備不需要進行技術改造,可以直接進行大修項建,并做好相應的評分,還需要完成審查和排序。由于原本的電網設備技改大修方案主要針對的是單一的電網設備,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旦出現需
要大修技改的設備數量比較多的情況,就會暴露項目統籌性不足的問題。而在進行電網設備技改大修項目立項時,針對設備技改大修的研判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研判過程中需要遵循縝密的邏輯,而當下的研判邏輯在內容方面不夠全面,主要涉及了電網設備的狀態評價結果、解決措施以及應急要求,卻沒有考慮設備運行不良的情況,同時忽略了設備自然壽命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對于LCC 技術經濟評價而言,過于注重經濟性而忽略了設備技術壽命,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設備作用價值發揮。面對上述問題,需要在原本方案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與電網設備相適應的技術壽命體系。而通過在電網設備技改大修方案中融入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面,不僅能夠更好地指導整站整線的技改大修工作的實施,還能夠有效提升電網設備的全壽命周期管理的質量水平。
在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下的電網設備技改大修方案中,相較于原本的方案增加了整站整線技改研判和單元技改研判過程。這一過程在實際應用中可遵循以下步驟;一是在充分考慮整站整線綜合技術壽命的基礎上,明確相應的電網設備技改需求,然后對整站整線進行技改判斷是否符合實際技改要求,在確定需要技改整站整線內容后,還需要對其進行項建判定,如果不需要判定,皆宜直接進行項建;二是針對不需要進行技改的整站整線,需要從其內部入手,充分考慮電網設備單元的綜合技術壽命,明確其他技改需求,然后以此為依據,做好技改研判工作,針對需要技改的單元,則可以進行項建判定,如果不需要進行判定,可以直接對其進行項建;三是針對不需要技改的單元而言,同樣需要從內部設備入手,全面分析其綜合技術壽命,明確單元電網設備的其他技改需求,并以此為依據,做好技改研判工作,并對設備進行項建判定,否則直接對其進行項建;四是對于在技改項目中,需要進行擬拆除設備,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置,并將其錄入技改大修項目儲備之中,然后結合技改重要性進行排序;五是針對不需要進行技改的設備,需要合理地判定其大修的需求,如果需要進行大修,可以執行項建、評分、審查、立項等程序。實施上述改進方案,能夠有效地優化電網設備技改大修立項流程,更好地保障電網大修技改的質量水平。
另一方面,由于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對于電網設備的技術壽命進行量化,因此在確定改大修方案時,只需找出一個合理的閾值,可以充分結合實際的技術維護能力、安全等級要求等合理確定閥值。同時在應用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下的電網設備技改大修方案時,還需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技改原則。當某一變電站綜合技術壽命比其技改閾值大,且站內各單元綜合技術壽命均比對應的閾值要大時,可對整體變電站進行技術改造。相應的,如果變電站某一單元綜合技術壽命以及單元內的相應設備均比對應的技改閾值要大,可以對單元進行技術改造的安排。二是大修原則。當設備綜合技術壽命達到大修閾值時需要對該設備安排大修,完成大修后該部件綜合技術壽命數值應歸零。遵循上述原則,既能夠凸顯出不同電網設備差異性,又能夠使得立項科學性、工作統籌性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1]。
在綜合技術取值方面,針對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等關鍵設備,在具體實踐中可采用以下公式進行取值:

Lfcom是指綜合技術壽命,LfA是指設備累積損耗壽命,LfS是指設備評價損失壽命。
很多變電二次設備,若本身無累計損耗效應,可采用以下公式進行取值:

其中n是指變電站總單元數。
除此之外,在實際計算電網設備技改大修項目全壽命周期成本時,可以采取以下簡化計算方式:
(1)初始投入成本CI,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計算:CI=設備購置費+建筑安裝工程費+其他費用+折舊損失。
其中如果電網設備直接退役報廢,該設備固定資產原值中未計折舊的部分應納入改造方案初始投入成本,折舊損失為設備預計報廢手續完成時減其固定資產原值中未計提折舊的部分[2]。
(2)運維成本CO。在實際計算時,可以以設備運維實際工作量為依據,按照完成規定工作量、綜合考慮特殊(如特巡等不可預見的工作)工作量、學習培訓等其他工作內容,完成人工、材料、機械費的計算,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做好綜合統計,最終形成運維定額,并采用定額計算設備的常規運維成本。
(3)檢修成本CM。可以結合電網企業《電網檢修運維和運營管理成本標準(試行)》規范要求,每類設備可按照檢修周期、檢修內容套用該標準定額進行計算。
(4)故障成本CF計算。這種成本主要包含以下內容:一是故障搶修的恢復成本:可參照檢修定額、技術改造定額及費用標準進行計算,其中應考慮搶修所需的應急費用、臨時措施費用等全部搶修費用。二是故障停電帶來的損失:可根據損失電量及電價計算。三是電網支援費:該部分費用目前計算難度較大,原則上可通過電網可靠性降低風險進行計算,根據設備所在區域的重要性、影響可靠性的范圍(影響的停電用戶數及電量)以及可靠性下降的百分比進行計算,可以按照推算計入故障成本CF。上述計算值之總和為故障成本CF[3]。
綜上所述,在電網設備技改大修中融入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能夠從設備自身壽命角度來對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從而能夠及時發現電網設備運轉問題,更好地維護電網設備運行壽命,降低設備故障發生概率。因此需要加強綜合技術壽命評價方法在電網設備技改大修中的應用,建立新的電網設備技改大修方案,保障電網設備能夠更好地穩定順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