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軍
〔中化能源物流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1〕
安全管理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無論對于國家、社會、企業還是家庭都非常重要。對于危險化學品倉儲企業來講,安全管理的好壞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否,很多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目前石油化工倉儲行業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企業還停留在靠傳統的安全管理階段。下面結合筆者的實踐經歷,對不同安全管理的不同階段進行簡述。
傳統安全管理依靠技術、制度管理,主要解決人的不安全行為問題,更多的是依賴人的素質、技能和經驗。危化品倉儲企業可通過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體系認證,建立相應的制度來規范日常工作,但制度的執行更多的是以制定嚴格的獎罰制度和監督作為保障,通過企業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的專業能力推動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但實際落地的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更甚者,體系在運行過程中并未與實際管理有效銜接,存在“兩張皮”的現象。
2010—2011年,國務院相繼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1]、《關于深入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2],要求加快制定修訂各行業的生產、安全技術和高危行業從業人員資格標準,把符合安全生產標準要求作為高危行業企業準入的前置條件,嚴把安全準入關。
對于危險化學品企業而言,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是國家的強制性要求。危險化學品倉儲企業可建立安全標準化體系,通過安全標準化三級、二級、一級認證,全面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進一步規范企業安全生產行為,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強化安全基礎管理,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但在實際安全標準化執行過程中,企業安全體系和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存在諸多問題,如過多的依賴安全管理部門,直線責任、屬地責任落實不到位,各部門之間工作流程和職責不清,存在管理盲區等。
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由許許多多過程組成,它們環環相扣,緊密相連。好的過程管理能夠促進目標的達成,在過程管控階段,介紹幾個可以推廣使用的管理方法。
1.3.1 全面推行風險辨識評估,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機制
企業通過風險工具的導入,構建風險管理標準化體系,將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等納入到風險管理的范圍中,實現管理控制關口前移,將風險掌控在萌芽狀態。通過JHA、SCL風險辨識工具全面開展風險辨識工作,將辨識的風險劃分為A/B/C/D/E五級,對A、B級風險進行重點防范、控制。各企業針對技改技措、儲存貨物調整、變更管理實施、高風險作業等動態開展風險辨識,并制定專項管控措施。
1.3.2 領導帶頭開展隱患排查工作
企業可通過倡導和推動安全管理體系實施和持續改進,使各級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地將安全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從而創建良好的企業安全氛圍與文化。例如組織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制定個人安全行動計劃,深入一線踐行“有感領導”;組織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分管領導一定頻次的安全檢查,這些舉措都可以切實帶動企業安全管理部門開展隱患排查工作,不斷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1.3.3 建立隱患分級管控機制
企業可通過建立隱患排查和分級評估機制,按照可能導致的后果、整改難易程度、所需費用等將隱患進行評估,確定隱患等級(如四級管理),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建立激勵機制,以班組隱患排查活動形式推動全員參與。隱患整改應明確整改方案、資金投入、整改期限和整改責任人,企業應定期對隱患整改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按照“五定”要求及時整改隱患,并落實好各項管控措施。企業對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重大事故隱患,須采取防范措施,并納入整改計劃,限期解決或停產。整改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門應組織隱患治理效果評估,建立隱患治理檔案。
1.3.4 持續開展百萬安全工時統計和未遂事故管理,將事故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管理轉移
企業可通過百萬工時統計,調動各企業對員工輕微傷害等可記錄事件的重視,實現與國際通用統計方法接軌,增強安全統計方法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通過未遂事故管理,營造全員查違章、除隱患的氛圍,及時制止正在實施的“三違”行為,避免事故的發生或進一步擴大,為企業良好的安全績效提供保障。
1.3.5 持續開展作業觀察,規范作業安全行為,將事故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轉移
企業可通過制定《安全作業觀察管理辦法》推行企業安全作業觀察。通過持續開展安全作業觀察,提高員工辨識風險和排查隱患的能力,進一步規范員工生產作業行為和承包商施工作業行為,為操作規程標準化的出臺奠定基礎。企業可制定相應的安全作業觀察獎勵機制,通過安全作業觀察上報、評優、分享、獎勵,促進全員參與。
1.4.1 標準化建設
企業標準化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制定高于行業的標準,堅持以作業環節風險、業務風險、管理風險等為導向,以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為抓手,通過PDCA循環,實現持續改進,成為企業經營發展新的增長點。最終建立統一標準,成套復制,可形成體系輸出的推廣包,使標準化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標準化建設以現場為切入點,梳理承包商管理、項目管理、設備管理、風險管理、變更管理等生產、設備、安全管理要素,建立標準化管控體系,通過全員參與,切實解決體系運行與日常管理“兩張皮”現象。同時可結合企業實際,總結良好經驗,如編制《石油倉儲企業危害辨識風險控制手冊》、《石化庫檢維修安全管理標準》、《班組建設工作手冊》和《油庫目視化管理手冊》等作為安全輸出標準。同時,以安全標準為基礎,企業通過梳理并確定標準化培訓課程體系,組織課程設計與開發、課程評審,編制生產、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培訓課件,滿足員工內部培訓的需求,并可作為對外輸出推廣的載體。在標準化課件開發、培訓過程中,企業通過選拔、培養企業內訓師隊伍,提高企業專業化隊伍的水平。
1.4.2 信息化建設
有能力的企業應基于上述標準化成果,探索企業信息化建設之路。因為標準化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支柱,企業的運營是建立在嚴密分工及流程協作的基礎之上,各項內容均離不開標準化的規定。同時信息化建設離不開標準化的指導,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惑,而這些問題和困惑的解決者就是標準化。通過信息系統的上線,建立生產作業、檢維修、隱患管理、變更管理等信息化工作平臺,減少誤操作,提高作業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實現生產、設備、安全管理模塊化開發、系統化集成、智能化輸出的最終目標。
1.4.3 化工過程安全管理
化工過程安全管理是標準化建設的有力抓手,是推動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有力手段,是近年來全球化工行業公認的預防和控制重大工業事故發生的有效方法,是企業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重要基礎。2013年,安監總局出臺《關于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即88號令)[3],明確提出使用HAZOP對“兩重點一重大”的生產儲存裝置進行風險辨識分析。
HAZOP分析能有效識別工藝過程中的風險。相比其他安全評價方法,HAZOP具有發揮集體智慧、引導激發創新思維、分析方法系統化和結構化等三大特點。HAZOP基于偏離的雙向定性因果推理方法,可找到潛在危險的原因、查出危險可能導致的不利后果,進而分析已有安全措施的作用。必要時提出補充安全措施建議,最終將裝置的風險降低到可控范圍之內。
通過HAZOP分析推動全員參與風險辨識。目前,HAZOP分析在石油化工企業已全面推開。通過推行HAZOP分析,可以培養企業HAZOP分析人才,逐步建立企業級和班組級HAZOP分析團隊,逐步推動全員參與風險辨識工作。企業可通過推動HAZOP、WHAT-IF等風險辨識工具的應用,制定LOPA、QRA分析和SIL評估計劃,建立風險辨識評估標準。
企業文化包括安全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安全文化是企業生產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比較容易忽視的部分。筆者認為,是否建立起富有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企業安全文化,已成為企業是否具備有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后勁的重要標志。
企業實施安全文化建設,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可行性。即安全文化需符合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技術條件狀態及內部安全文化因素,絕對不能以一個管理者想象所定;二是統一性。要結合企業文化的實際,依靠企業的安全文化,按分項目標進行制定,確保總目標一致,聯系實際形成統一,有機結合各項指標實行統一管理;三是激勵性。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應依據目標設定激勵,有獎有懲。起初確定目標時,要讓企業員工從目標中提高期望程度,人人思想上產生工作驅動力用來推動企業發展的運動速度,這樣運營起來的企業安全文化才能很好地落到實處,行之有效。
根據杜邦公司的經驗[4],安全文化建設又分為四個時期:第一階段:自然本能階段。該階段企業和員工對安全的重視僅僅是一種本能保護的反應,缺少高級管理層參與,安全完全依靠人的本能。該階段事故率很高,減低事故難度大;第二階段:嚴格監督階段。企業已經建立必要的安全管理體系,各層人員明確自己的安全責任,并作出安全承諾。該階段制度的執行依靠嚴格的監督,安全業績會提高,但是員工安全意識差;第三階段:獨立自主管理階段。員工已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且具備安全知識和安全能力。該階段人人重視自身安全,能夠實現企業的安全管理目標;第四階段:互助團隊管理階段。該階段員工不僅自己注意安全,還能夠實現經驗分享,幫助他人遵守安全規章,也是真正的全員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十年來,筆者在危險化學品倉儲企業安全管理上經歷了從傳統安全管理到現代安全管理的變遷,通過各個管理體系、管理工具的導入和應用,逐步適應了當前HSE形勢發展和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通過建立并有效實施安全管理標準,加強危險化學品倉儲企業現場安全管控能力,創建團隊互助的安全文化以實現杜邦安全文化建設第四階段,不斷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