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燕
一、教學背景
大語文時代,理論上的母語發(fā)展體系以及實際上的語文能力訓練體系都需要建構起來。單就作文教學而言,縱然語文老師都知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真理,然而對于如何指導學生實現(xiàn)“由閱讀量的突破到讀寫雙飛”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作文究竟要怎樣教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呢?
二、階段探索
作文課決不應該是無為無功的,更應該是學以致用、活學活用的。下面結合七年級下冊二三單元的文章,談一下我的發(fā)現(xiàn):教材就是個例子,是閱讀教學的例子,也是作文教學的例子。
單就開頭,《老山界》《臺階》和《老王》都是開門見山,言簡意賅的。
我們決定要爬一座三十里的瑤山,地圖上叫越城嶺,土名叫老山界。——《老山界》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老王》
父親總覺得我們家的臺階低。——《臺階》
這樣的開頭,對于現(xiàn)在孩子們流于“假大空”的作文開頭而言,給出了實實在在的淳樸本色的優(yōu)秀范例。
而《木蘭詩》《賣油翁》兩個古典名篇的開頭都有引發(fā)閱讀興趣的效果。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木蘭詩》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賣油翁》
一個“嘆惜”,一個“自矜”,貌似輕輕一筆,實則匠心獨具。一讀,故事性就躍入眼簾跳入心間了。
另外,《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開頭“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這樣開篇點題的開頭不正是我們考試作文的最佳范例嗎?
再看結尾。抒情議論點題,也是我們學生學習的好范例。如《黃河頌》《誰是最可愛的人》《土地的誓言》的結尾。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黃河頌》
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zhàn)士——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誰是最可愛的人》
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xiāng)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土地的誓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阿長與山海經》
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老王》
也有的文章結尾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如:
怎么了呢,父親老了。——《臺階》
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不僅開頭結尾,《誰是最可愛的人》三個事例后緊跟的抒情議論句讓整篇文章的結構異常明晰;《老山界》和《誰是最可愛的人》里的自然景物描寫,都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老王》和《賣油翁》的人物語言描寫,讓人物形象多么立體啊!……
名家名篇,這些不都是學生習作最好的典例嗎?
三、點滴實踐
學習了《誰是最可愛的人》之后,結合單元寫作《我的煩惱》,我們單學它敘事后的議論抒情,別說,雖然有些“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嫌疑,孩子們作文的結構是明顯好多了,點題也有進步。
寫作第三單元《……的那一刻》時,我們就通過讀《臺階》中關于父親的描寫和《老王》中“老王送香油雞蛋”時的人物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學習細節(jié)描寫。通過把課文鏡頭放大,讓學生細體會、深感悟,通過點評,讓學生進一步強化細節(jié)描寫,寫出特點,滲出精神。孩子們的作文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
課本文章是這樣給力,已知的可學習的作文素材就已經很多,況且還有因個人學識未經發(fā)現(xiàn)的。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利用還遠遠不夠,占有資料盤活資源的能量還是太小。由此,整合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無論對于閱讀還是作文,仍然是最為可靠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