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財
低年級的寫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大多數剛剛入學的孩子而言,寫字基本還是一片空白。那么,如何指導孩子以最入體、最規范的筆畫,寫出一手最美、最漂亮的楷體字,對于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在思索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究,下面結合切身體會談自己幾點認識和做法。
一、科學指導,嚴格訓練——重視習慣培養
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在寫字時常常會出現歪頭、駝背、胸口抵住桌邊等不良現象,那么怎樣杜絕這些不良姿勢呢?那就是對于正確的寫字姿勢,要做到科學指導、嚴格訓練。
1.堅持養成“三個一”的寫字姿勢。編成兒歌,寫字之前先朗誦:身要正,腳要平,眼離紙,要一尺,胸離桌,要一拳,手離筆尖,要一寸。這樣,孩子就算想駝背、想趴下來都難,而且以這樣的姿勢寫字孩子不易疲勞。
2.小組長不斷地提醒同學的姿勢,互相監督。在此基礎上,每天給孩子進行得分、扣分的量化管理,提醒和激勵學生認真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
3.提醒“調整紙位”。在寫字的過程中,要提醒孩子不斷地調整紙位,避免寫到紙的最下端,出現含胸現象,造成頸部疲勞。
二、了解常識,讓學生熟識田字格
初學寫字,為了幫助孩子形成把握字的間架結構的能力,教師的指導,孩子的練寫,都必須放在田字格中進行。因此,在教學寫字之前,有必要帶領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的組成,能熟練地說出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左半格、右半格、上半格、下半格。這為教師以后用精確的語言進行準確細致的寫字指導奠定了必備的基礎。
三、讓學生練好重要筆畫——點畫見精神
點,是形態上最小的筆畫,有右點、左點、豎點和長點之分。所謂“積點畫以成體”,點畫好比磚石椽柱,結構則似樹梁立架。不同點畫形態的變化,不同的搭配,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構。同樣一個字,可以表現出不同的姿態,或疏朗,或嚴密;或古樸,或奇宕;或消瘦,或豐滿。可見寫好一個點畫的重要性。
在點畫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認識筆畫的名稱,觀察筆畫的外形,掌握每一個基本筆畫的書寫要領和書寫技巧。例如:“、”,點畫的外形像一滴水,上面是尖的,下面是圓的。書寫時,左上起筆,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后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著紙就收筆。
四、細心觀察——培養學生找準筆畫位置的習慣
在低年級,開始識記的漢字總是比較簡單。例如:一、二、三、五、七、上、下、大、小、人、口、手、水、木等,字的筆畫少而典型。我們把漢字在田字格中靠近或者壓在橫中線或豎中線上的筆畫,稱為“典型筆畫”。這些筆畫的位置很醒目、很容易確定,如果學生能確定好這些筆畫的位置,整個字基本也就定型了。
五、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加強自身修養
示范是寫字教學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后,我們不要急于讓學生下筆,而應讓學生放下手中一切,集中注意力,看教師示范書寫,展示運筆的輕重緩急,展示結構的合理安排,展示寫好一個字的全過程,給孩子最直觀的感受。教師成功的范寫無疑就是一本最鮮活最生動的字帖。一筆流利的粉筆字,展現的不僅僅是一位教師良好的書法素養,更是一位教師深深折服孩子的人格魅力。
長期以來,寫字教學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相當一部分教師對寫字育人的功能還缺乏清醒的認識,對學生的寫字缺乏科學有序的指導,大多是機械重復的抄寫,胡寫亂畫、行款不齊的現象十分普遍。以上工作,在寫字教學的起始階段,需要花費大量的心血,顯得麻煩又瑣碎,做下來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的確,良好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熟練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寫字教學意識的改變也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我深信,日積月累的學習中,一個良性的循環逐漸形成之后,寫字教學將會變得輕松自如,事半功倍,我們將會欣喜地享受到寫字教學甜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