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潞潞
前不久,“炫富摔”霸屏各大軟件平臺,風靡一時,但其展現形式慢慢由炫富發展為“炫具”,如消防員的全套消防設施,全職媽媽的全套母嬰用品……
“無奮斗不青春”,他們每個人的成功都與他們點點滴滴的努力脫離不了關系。這大好江山也是經過了無數先烈的前赴后繼,我們才能享受到。近年來,“蛟龍”下海,“嫦娥”奔月,山東艦入列,“5G”時代的到來,都是無數個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成果。九天攬月、深海探索不再只是傳說。
在遼闊的廣東大地上,重巒疊嶂的山峰比比皆是,那些村莊也大多坐落其中,鄉鎮的小學離家幾十公里,上學路途蚊叮蛇咬,狂風暴雨亦不能阻擋他們的求知之路,那里的孩子渴望知識,向往知識,那里的土地貧瘠荒涼,了無生機,走出大山,似乎能實現那里人們如一的夢想,那里曾是中國古代狀元出現最多的地方。在奮斗追夢的人面前,惡劣的環境甚至不值一提。
成功離不開腳踏實地。研究生曬出了他們的考研資料,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步入新的殿堂之前,經歷了荊棘磨難;他們對事物漸漸有了更加透徹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在四川九曲山上有一座天梯,稱作“求學梯”,它有四個坡度,四種境界,“初出茅廬的青澀,輕感樂趣的甘甜,深入探索的刻苦,學業有成的快感”,一步步梯走來,一點點汗流出,一絲絲成就迎來,路都是自己走的,別人無力涉足,也無權干涉。
“少年強則國強” ,中國自古就不乏奮斗的子弟,“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李白仕途不順時的樂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在國家危急存亡之秋時的志向,“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是毛澤東復興中華的決心。這一番豪言,不都是他們奮斗下的感慨嗎?
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想要成功,就需付出異于常人的奮斗,“炫富摔”摔出的都是源于他們過往的奮斗,這都不會是輕而易舉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