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玲 朱平
摘? 要:2020年,我國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脫貧攻堅圓滿收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交會和過渡時期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在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如何實現有效銜接具有戰略緊迫性和歷史必然性。該文對河北省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推進及銜接情況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接續銜接的路徑和措施。
關鍵詞: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 有效銜接? 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 2020, China has achieved the grand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come to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major strategic task in the intersection and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 two sides. It has strategic urgency and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to explore how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e en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key period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motion and connec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and on the basis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path and policy measures.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ffective Connection; Path
1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的成就
2020年,河北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232.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 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歷史上首次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1]。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持續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生顯著變化。2017年底,河北省出臺了《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程行動計劃》,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水、路、電、信、房、灶、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
在道路和通訊改善方面,累計投資23.5億元,實施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項目2 786個,其中新建改建農村道路13 001 km,光纖寬帶和4G信號實現全覆蓋,貧困村面貌大為改觀。在教育方面,瞄準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加大投入力度[1]。
加強對校舍的改擴建以及新建,完善鄉村教師引進政策,加大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力度,實施老校長下鄉計劃,使貧困農村教育短板不斷得到補齊。
基本醫療方面,重點解決貧困群眾看病不方便的問題,完善基本醫保、加大病保險、加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實施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報銷服務。
基本生活服務水平的提高,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以及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保障條件。
2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內在聯系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具有價值目標的內在統一性,都是以人民立場為重要導向的[2]。一系列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措施,將人力、物力、財力大量投放農村地區,補齊貧困地區短板,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一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追求中,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全面現代化。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前期準備,鄉村振興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后續途徑。脫貧攻堅的成果,通過鄉村振興不斷地完善提高,從而產生質變。
3 當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存在的問題
3.1 對兩者的有效銜接存在認識不足
雖然已在宣傳鄉村振興,但是對其認識不足,不能夠認識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內在聯系,大家依然在按照脫貧攻堅的工作模式在實踐,但是鄉村振興是農村的全方面振興,知識體系覆蓋面廣,不是簡單的環境美化,不是百姓腰包鼓一下。群眾掌握起來有難度,有的只聽說過鄉村振興這個詞,具體內容不清楚,一些村干部也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關系認識不明確[3]。
3.2 體制機制銜接不暢
脫貧攻堅已經開展多年,在體制機制和運行體系方面已經很成熟,但鄉村振興正處于由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轉向具體對待和微觀實施的過渡期;而且脫貧攻堅屬于扶貧開發局,鄉村振興則歸屬于農業農村局[4]。因此,鄉村振興戰略即使可以借鑒脫貧攻堅的經驗,但也只是借鑒。
3.3缺乏足夠的人才
(1)農村基層干部素質能力相對偏低。基層干部素質能力參差不齊,村級領導班子疲軟渙散,能力不足;基層干部隊伍年齡偏大,結構不合理,青年人才缺乏。
(2)農村地區,特別是相對貧困的地區,存在嚴重的青壯年外出打工現象,鄉村常住人口通常只占戶籍人口的50%左右,而且是以老人、孩子和婦女為主。當地人才的缺乏,會導致第二、三產業難以開展。
3.4 產業升級困難大,工作實施難度增大
鄉村振興是脫貧攻堅的延續和提升。在精準脫貧階段,產業建設以扶貧救困為目的,多是政府出資,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而且多是在貧困地區;而鄉村振興的對象是全部鄉村,產業建設以生活富裕為目的,要求可持續發展和以市場為導向。因此,要求進行扶貧產業升級,但是升級困難極大。一是在脫貧攻堅期間,部分鄉村產業扶貧項目過分依賴財政投入,資金投向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生產等傳統領域較多,農業與多業態融合發展投入較少,扶貧產業存在同質化和低端化傾向[5];二是扶貧產業中的農民多為村莊留守的人員,技能較低,產業進一步發展會缺乏具有高技能的人才;三是扶貧產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在后續資金不足,人才缺乏的情況下,產業的抗風險能力較弱,市場競爭力弱,不能很好地應對市場風險。
4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路徑
4.1 增強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推進意識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指出,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做到扶上馬送一程。
要充分利用5年的過渡期,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兩項工作融合推進,統籌進行,轉變思想,加大宣傳力度。要組建宣講隊伍,宣講形式要多樣化,可以利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向群眾宣傳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變的必要性,宣傳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轉變的方式方法,以及鄉村振興的相關政策。
4.2 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銜接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政策上還未做到無縫對接,存在兩層皮的現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在于政策的承接和延續。
(1)政策調整要確保過渡期的穩定。避免因政策取消或調整而使得脫貧成果出現滑坡。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實行分層分類幫扶。(2)對原投入到脫貧攻堅的政府資金并入鄉村振興計劃,脫貧攻堅的項目并入鄉村振興項目,進行統一管理,以符合鄉村振興的發展目標。(3)強化組織建設。當前存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雙重領導、管理混亂等問題,建議縣級政府成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扶貧局和農業農村局的相關工作,為脫貧攻堅順利地向鄉村振興過渡提供組織保障。(4)加強監管、落實考核機制。加強各項工作的監督監管,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突出效率和效果,避免一刀切。
4.3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4.3.1? 重視基層青年領導干部的培養與引進
對鄉村致富帶頭人和鄉村能人給予獎勵和表彰,從鄉村當地人中培養領導干部,并可以在農村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調動農村人員全員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職業院校、高校積極培養三農人才,引導畢業生到廣大的農村中實踐所學,助力鄉村振興。
4.3.2 吸引農村當地人員回流
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供給,解決更多的勞動人口就業問題,切實提高當地的收入水平。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環境,提高的收入水平,吸引農村當地人員回流,為各類產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并形成良性的循環。
4.3.3 加快建立人才儲備庫
在培養和引進人才的同時,加快建立人才儲備庫,將鄉村人才儲存下來,加以集中利用。鄉村振興的過程就是鄉村智力的潛能合理發揮的過程,也是鄉村人才在經濟社會中不斷開拓進取的過程。
4.4 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城,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6]。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地區的農產品出現了嚴重滯銷,這就反映出當前的農業產業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極低。然而拋開當地特色農業和資源優勢談產業構建,就是空談。因此,如何在利用當地優勢資源的基礎上,打造具有創新性、高附加值的、競爭力強的農業產業鏈就稱為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難點。
4.4.1發展綠色產業
產業的構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的寶貴財富[7],建立以生態化產業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把生態環境的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發展有機的、有地理標志的、有特色的綠色農產品,并進一步提高其附加值。
4.4.2 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大產業圈
利用河北省的地理優勢,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依托,構建大產業圈,有利于提高產業的抗風險能力,提高產業的技術水平,擴大市場范圍。
4.4.3 加快三產融合
以“農業+X”的模式進行三產融合。以綠色農產品為基礎,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科研創新、特色產業、飲食文化等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升級,打造多功能、多層次的產業功能,形成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4.4 推進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創新
一是充分運用媒體廣告和互聯網平臺,制作宣傳網頁;二是借助新媒體,采取新形式,直播帶貨;三是學習營銷知識,在充分調查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制訂營銷方案。
5 結語
河北省在脫貧攻堅階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也積累了眾多寶貴的經驗,這給后續階段的鄉村振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提供了借鑒的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從來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在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推進。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前期準備,鄉村振興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后續途徑。但是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方面,依然存在認識不足、體制機制銜接不暢、缺乏足夠的人才、產業升級難度大等問題。要充分利用5年的過渡期,推進思想意識的建設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銜接、多方面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參考文獻
[1] 沙占華,曾媛媛,回艷.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脫貧攻堅的成就與基本經驗[J].保定學院學報,2021,34(4):7-11.
[2] 李園園.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理論探索[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1(6):18-19.
[3] 宋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研究 [D].保定:河北大學,2021.
[4] 秦翠翠.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路徑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0(3):12-21.
[5] 劉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基于充分發揮財政保障作用的幾點思考[J]. 國際商務財會,2021 (8):87-89.
[6]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1-02-22(1).
[7]戴慧蓮.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J].天津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1 (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