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兵
隱形分層式教學是教師把教學由講授模式轉化為自學模式的有效方法,它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隱形分層的前提是教師能全面吃透學情,學習目標與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習能力恰到好處地進行分層設置,保證其合理性與有效性,以因材施教。
本人長期進行隱形分層式教學,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我的應用策略大致如下:
一、藏而不露,隱形分層,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高中生的心理發展相對成熟,內心較為敏感,自尊心較強。分層教學應只做不說,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巧妙進行。不應只將分數當作分層的唯一標準,簡單粗暴地進行,以免傷害個別學生的自尊心。
為解決“同質分層”給部分學生帶來的心理負擔,宜先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理想愿望,優點缺點,性格和心理特點等,知道學生心之所想,要對結果展開從總體到個體的全面總結和分析,再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確定相應的個性化的分層教學策略。但策略不宜公開,而宜守口如瓶。
暗中分層并實施后,應適時聽取學生的想法,不能強硬命令。應對學生可能產生的想法甚至抵觸情緒,展開正確的價值引導從而實現合理而和諧的分層,讓學生都能找準定位,消除排異和從眾心理,愉快而高效地學習,確保分層教學下全體學生共同的發展目標。
動態分層,以確保分層教學更具科學有效性。切忌一成不變,固化層次。應依據學情及具體表現隨時微調。
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量身定制相應的學習目標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高中生的思想狀態和學習狀態也是五花八門。將學生分門別類、合理分層后教師也應為各層次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以此來準確切分,切實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高效性。高層次的學生有著扎實的語文基礎、積極的學習態度、自主的學習能力,有著敏感的嗅覺和感悟能力。對該層次學生,教師應有精品意識,可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增強情感感悟能力,提升人文情感素養,培養發散性思維和自主探究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對中層次的學生,宜注重其閱讀理解及作文能力的提升,著力夯實其良好的語文基礎,培養其良好的學習能力,提升其綜合素養,鼓勵其向高層次攀爬。低層次的學生,大多基礎孱弱,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學習態度也較差,教學目標宜設定為激發和培養興趣,樹立自信心。應重點抓基本功建設,幫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組織興趣小組和競賽小組,實現探究活動的隱性分層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把同一層次的學生放在同一個興趣小組或競賽小組,會使其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展開更積極的競爭。在創設探究活動時,教師宜由淺入深創設不一樣的活動目標,設置差異化的探究任務,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在活動中培養思維能力與知識應用能力。要設置逐層遞進的探究活動,根據難易的不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這能讓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活動中來。
四、巧妙地進行作業分層,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作業分層是確保分層教學模式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關鍵之一。但它也是一門高技術含量的藝術,如騷操作,就很容易被誤讀為是歧視性教學。作業分層時要思量再三,以免傷及自尊。由于學生的理解、認知及思維能力存在客觀性差異,會直接導致其學習效果的巨大差異。作業分層,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后練習,實現對課堂學習的有效彌補和強化,從而各行其所,皆大歡喜。如作文教學,對高層次學生,就應要求他們立意明確、旁征博引、思想深刻,要通過思維和想象有效培養自己的創新和發散性思維。對中等層次學生,應要求其立足生活并注重觀察,能準確審題,言之有物,層次清晰。而對低層次的學生,則不做過高要求,只要能寫足八百字,審題準確,文從字順就行了。絕不濫施表揚,三個不同層次的同學只有達到了各自的層級要求,才給予表揚。
總之,隱形分層教學的關鍵在于含而不露,優勢在于每個學生學習的內容是學生要學的、愛學的,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大大提升其學習的效率,這既能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更能夯實學生穩固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