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賢
【摘要】英語是當今國際上一門重要的交際語言。語音是學好語言的基礎,小學英語是啟蒙教育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語音學不好,將會影響整個小學階段以及將來的英語學習,所以小學階段要先掌握好發音,學好語音知識,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改變和創新教學方法,并尋找出適合小學生學習語音的方法,提高語音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音教學;方法
小學英語教材中各個年級,各個單元都設置了語音知識板塊,所以語音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語音基礎如果在小學階段就打好了,孩子們能夠掌握正確的發音方式,為以后的語音學習奠定了基礎。相反的,如果養成了錯誤的發音習慣,以后的糾音將會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以下是本人在日常語音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循循善誘,辨別正誤
在語音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征,引導他們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學[e]跟[ei]時,我先讀red ,再讀rain這兩個單詞,讓他們區分看看這兩個單詞發音相不相同,剛開始有一位學生舉手回答說是相同的。我沒有急著去否定他,而是讓他把這兩個單詞試讀一次,再想想相不相同,也讓其他學生一起來分辨,最后這位學生讀完之后發現前面那個單詞只有[e] 音,而后面那個單詞還帶有一個[i],是發[ei]音,而其它同學也在思考中發現了這個不同的地方。
從心理學來看,如果錯誤是通過別人直接說出來的,那么他的內心會產生排斥,反之,如果是自己發現的錯誤,那他自己就會思考錯在哪,為什么會錯?所以,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直接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是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對比,自主地發現正確的讀音,從而獲得成就感。
二、優化課堂,鍛煉提升
(一)與字母教學相結合
英語包含26個字母,英語學習的入門就必須學會26個字母的正確發音,而每一個字母都帶有一個音素,所以,我們在教授字母的發音時,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好每個字母的音素,為以后的語音知識學習打好基礎,教師可以把字母或音素編成有節奏感的童瑤,也可以用孩子們熟悉的一些兒歌來改編,讓他們讀起來能朗朗上口,容易記下每個音素的發音。
(二)語音知識與對話教學相結合
在小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基礎知識、口語交際這兩方面的內容。學生運用口語必須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掌握正確的語音、語感。所以在對話教學中,我們不僅能夠讓學生得到語感的鍛煉,也能從中糾正學生的發音,讓他們更好地把英語口語運用到實處。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給學生進行語音發音的示范,也可以讓學生觀看口語交流視頻,進行語音的模仿,讓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語音、語感,并在模仿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多互動,比如組織學生參與對話交流、話劇表演、講故事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并在活動過程中習得語音知識。也可以創設一些情景會話,讓學生在情景的對話中掌握一定的語感。
(三)語音知識的規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用標準地發音進行示范,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非常神圣的,他們會覺得老師讀的就是對的,所以會在潛移默化中跟讀、模仿老師的發音,假如教師發音不標準,那么學生的讀音也不正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并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總結經驗,進行有分層次的、有針對性的教學。小學英語的教學,我們面對的是低、中、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學習的方法以及獲得知識的程度不一樣,所以在對待剛接觸英語的學生,教師別太注重音標學習,能掌握一定的語感就可以了,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一些發音相同的單詞有意識地、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來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讓他們能按規律來歸類這些發音相同的單詞,再進行規范性的練習。
三、有機結合,鞏固運用
(一)變機械為生動的教學
部分教師在語音的課堂教學中都遵循著從聽音到模仿,再到練習的方法。小學生有好奇心,喜歡新鮮有趣的事情,而上面的這種語音學習方法比較機械化,容易讓小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所以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創設為生動有趣的教學環節,比如:有趣的語音單詞游戲、模仿秀、踩地雷、語音單詞競賽等活動,把機械、呆板的語音教學轉變成了有實效性的課堂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要發揮引導的作用,能以學生為主體,增強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例如,在教授PEP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Let's spell的語音單詞時,我把tall、 ball 、wall 三個單詞巧妙地編成Chant: tall? tall? Amy is tall .Why? Why ?play the ball.Where? Where? under the wall. 然后把圖片與Chant 呈現在PPT上,并引導學生認識al 組合的發音,把音和形相結合起來,讓學生模仿讀音后反復朗讀,同時開展單詞競賽,引導學生以新帶舊的說出更多的帶有這個發音的單詞,學生也能在各種情景活動中獲取新知識、鞏固舊知識。
(二)夸張的手勢與口型相輔助
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在課堂上教授語音的發音是標準的,但是在課后的檢查中發現有些學生還是發音不規范,與自己所預想的結果不符,這往往是令我們非常頭痛的事。教師在示范發音時,由于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些學生還不能靜下心來認真地去看老師的口型,聽老師的發音。這促使我們在語音課堂教學中,多采用夸張的手勢及口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穿插著讓學生來模仿老師,適當地調節課堂的氛圍,及時地去引導他們糾正發音,避免一味地去點評他們的錯誤,讓他們產生膽怯的心理,阻礙他們的表現力。
(三)反復循環鞏固知識
我們都知道,英語學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鞏固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為了讓學生降低對知識的遺忘率,不斷提高記憶的效率,平常我會適當地去安排一些語音知識的重現。比如學新單詞時,學到ea字母組合[i:]發音時,我就通過競賽的形式,引導學生說出舊詞中也帶有這個字母組合發音的詞,讓學生們在競賽中既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鞏固了已學的知識。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讓學生學好語音知識是我們課堂教學的挑戰。教無定法,所以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學生為主體,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技能,運用這些技能,找到有效的語音學習方法,擺脫呆板乏味的語音課堂,投入到生動有趣的課堂中去。
(責任編輯:鄧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