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堅
【摘要】課程統整強調透過各科的聯絡教學,強化與建立所學知識間的關系,以增進學習的興趣,并使學習經驗更為完整。完善大課間活動對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我校積極改革大課間活動,從課程統整入手,使大課間活動與中華文化、音樂、德育相關聯,豐富大課間活動元素,使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中收獲樂趣,學會科學健身的方法并主動鍛煉。
【關鍵詞】大課間;陽光體育;傳統文化;課程統整
大多數的體育研究都強調了大課間對學生身心調節和對有效學習的促進功能,它像春天的甘霖,對學生緊張、快節奏的學習生活起到了滋潤作用,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明顯的實效。我校將貫徹《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習慣為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充實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運動能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促使學生在體魄、心靈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發展。
一、大課間活動缺活力
課程統整要求課程組織要能協助學生逐步掌握統一整體的觀點和能力,即透過各學科領域有效聯系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能力的統整發展,對學生個人生活有意義,使學生日后能夠合理而廣泛地利用各種知識、能力于生活的情境。
實際開展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原有活動設置不夠貼合學生需求。
(一)大課間活動與后續課堂割裂
原先的大課間活動設計的項目配置和組合不科學,導致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體育鍛煉中,大課間活動結束后用一種疲憊或亢奮的狀態回到課堂,注意力反而分散了,影響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除體育老師外,其他老師參與感不高
術業有專攻,但不代表只有專業的人能參與其中,教書育人的道理是通的。但大課間活動的統籌編排全權由體育科組負責,其他老師基本只是負責看管學生,對學生的鍛煉過程不甚了了。
二、課程統整撥開云霧
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通過挖掘語文、音樂、德育等領域與體育相通的內涵,將其滲透在大課間之中,據此來豐富完善大課間,拓展大課間的教育意義,探索出了一套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提升的方法。
(一)中華文化與大課間的統整方法
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拳術,而且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綜合結晶,貫穿儒、釋、道家等各個領域的一個非常獨特的文化載體。作為一個具有舞蹈、音樂、美術、書法同等功能的象形符號,更表現出藝術觀賞與強身健體等實用功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太極拳動作緩慢、溫和,沒有精神及體力上的高度緊張,特別適合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將太極拳這項元素加入大課間活動中,既減少了學生身體上的負擔,放松身心的同時又培養品性,對后續的學習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二)音樂與大課間的統整方法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對于培養學生具有寬闊平和的胸襟、積極樂觀的精神、健全的人格,增強與人共同合作的意識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認知功能。在鍛煉過程中播放曲調激昂的音樂作為伴奏,特別是一些正能量的青年偶像的歌曲,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和樹立一個正面榜樣,同時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放松和平靜,并增加注意力。學生通過特定流派的曲目,可以學習吸收特定主題的每個概念與理論背后的所必需的基礎知識,使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大幅提高,促進學生智力、美感等各方面的發展。
(三)德育與大課間的統整方法
大課間活動統整過程中,因需要其他學科的指導意見,在跨學科協助中增強了其他科組老師的參與感,根據授課教師反饋的大課間活動后學生上課的情況,編排出來更適合學生身體素質的大課間活動設置。
除了體育鍛煉活動本身,還以其他形式促進學生對參與大課間活動的積極性。不但通過大課間的合作性體育運動,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還進行評選優秀班級活動,以班級為單位對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并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共同進步和發展。
三、結語
本校的大課間活動統整之路一步一個腳印,從南沙區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展示評比的三等獎,到二等獎,再到榮獲一等獎,這份榮譽是教研組辛勤汗水的沉淀,也是對大課間活動統整的肯定。
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進行的大課間活動課程統整,積極而又創新,營造活潑的校園氛圍,以活動勵德,以活動輔智,以活動健體,以活動塑美,以活動促勞,促進學生五育全面和諧的發展。
【本文系“廣州教育政策研究課題+以大課間為載體進行課程統整的研究”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DZCYJ1935)】
【參考文獻】
[1]劉峰. 大課間體育活動對小學生注意力影響的實驗研究——以牟山小學為例[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吳艷.創新大課間活動? 提升小學生體能[J].青少年體育,2020(9):66-67,47.
(責任編輯:洪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