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莎
【摘要】小學中年級學生在當前應用題的學習與解答過程中,主要存在題意理解困難、已知條件篩選不當、運算粗心以及數量關系意識不清等情況。從原因上分析,由于中年級學生在應用題的解題思維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使得在應用題的解答過程中出現理解不全面、問題分析不當等情況。在當前的教學工作中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制定,使學生可以在當前的教學引導工作下具有較好的應用題審題能力與數量關系意識。本文在結合小學中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應用題審題指導工作進行了不同角度分析與研究,旨在通過相關理論的研究成果為學生的審題能力,提供相關的思路與優化策略。
【關鍵詞】中年級;數學;審題能力
一、引言
在小學中年級學段的數學教學工作中,學生由于存在應用題練習不夠深入與邏輯思維沒有較好構建等因素,使得應用題的解答過程存在較大難度,部分學生在應用題的解答時還欠缺一定的耐心,只會根據題中給出的數字亂列公式。針對當前的教學情況,需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審題困難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此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解題思路與審題方式。
二、結合應用題題型制定教學方案
小學階段的應用題題型主要以接近現實生活的形式,考查學生對基礎理論內容的掌握情況與應用情況。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應用題的題型主要以生活視角進行描述,考察學生等量關系上的理解能力與運算能力等。比如“一隊小學生,小明前面有9個人比他高,后面后4個人比他矮,問該隊小學生的人數總共有多少人?”,或者“同學們在進行體育活動,有50人選擇球類活動,選擇跑步的人數大于選擇球類運動人數的300人,問選擇跑步人數是選擇球類運動人數的多少倍?”該類題型主要建立在學生的生活基礎上,以學生的校園生活為視角考查學生的審題能力與解題能力。在數量關系意識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在該類題型的講解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校園生活情況,通過初步的題目閱讀理清應用題所描述的內容,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從應用題的問題出發,如這道應用題主要問的是什么,使學生結合問題再次進行題目閱讀,最后學生將問題與給出條件整合,以此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解題思想。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在進行審題指導的過程中,若學生存在數量關系分辨不清的情況,教師可通過圖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圖解的方式進行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拆解,從而在直觀的圖解方式中進行數量關系的分析。
三、采取互動教學的方式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
互動審題指導模式主要圍繞應用題內容進行展開,使學生根據典型例題的描述,結合自身所學知識進行思考、討論與解答。教師在此種互動模式中需要設置懸念、重點提示、糾正學生錯誤以及引導分析等,最后通過總結的形式向學生進行解說。主題探討式審題指導,主要根據應用題的主要形式,使學生能夠在主題明確的引導下投入于審題訓練中。該種互動教學模式的主要流程可描述為“設定主題—闡明應用題數量關系—根據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答案內容分析—研究總結”。該種審題指導形式在實施過程中目的性較為強烈且明確,邏輯思路也較為清晰,在專項課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圍繞應用題展開分析與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從應用題的審題過程中逐漸加深題意內容的理解。該審題指導模式的缺點主要體現在組織效率上,以及學生所提問的內容不可控性,若與教學目標偏離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進度。比如在“小張家有6棵梨樹,今年共產梨200千克,有2棵梨樹平均每棵產果50千克,其他兩棵果樹共產果多少千克?”在該類應用的審題上,教師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的形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如結合題型中的已知條件,引導學生根據圖中存在的數量關系進行思考,并通過觀察與畫圖等方式,將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進行轉化,以此在互動引導以及轉化示范下,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應用題的考查方式。
四、采取情境引入的方式進行審題指導
應用題的審題能力培養,可采取生活情境引入的方式,使學生能夠以現實生活為視角,建立一定審題思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性格上較為好動且思維較為活潑,若采取強硬手段進行應用題審題指導,則容易使學生形成懼怕應用題的心理狀態。為此,教師在引進生活情境的過程中,可通過先行鋪墊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從當前的情境中思考應用題的問答模式。
課堂情境引入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建立應用題理解的思路,通過情境與興趣的共同作用,使學生能夠較好進行應用題的審題與理解。比如 “織布工人張鐵牛,在七月份織布4米,照該進度進行計算,織布60米所耗費的天數為多少?”在章節的知識內容講解過程中,教師可根據題目類型與學生展開互動,使學生結合生活視角理解題中的已知條件與問題,并列出基本的數量關系圖解,其次再結合工作效率的計算公式進行相應的計算。
五、結語
在應用題的數量關系闡釋過程中,教師可制定相應的教學流程,如 “案例講解-問題討論-數量關系篩選-教師向學生解析案例”,通過流程明確、生動與高度互動的形式,使學生能夠通過層層理解而逐漸深入理論學習中。
【參考文獻】
[1]汪屈南.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西部素質教育,2017:171-172.
[2]范輔軍.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學周刊,2017
(責任編輯:梁慧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