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工作的穩步推進,我國教育也得到了更高層次的發展。如今,我國教育工作不再僅強調文化類知識的教學,對于體育、美術、音樂等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高校音樂美育的重要性得到凸顯??墒菑哪壳捌胀ǜ咝R魳访烙膶嵤┣闆r來看,大部分高校雖然有進行音樂美育的教學意識,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卻很少有高校能夠真正將音樂美育工作落實到位?;谶@樣的現實情況,探究音樂美育對于高校教育工作推進的重要意義,提出相關策略,以期促進高校音樂美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普通高校;音樂美育;教育改革
在高校教學中,除了少部分音樂專業的學生之外,幾乎很少有學生能夠接觸專業化的音樂美育活動。但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背景來看,人們藝術需求求越來越大,所以高校加強對普通學生的音樂美育勢在必行。
一、音樂美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高校學生接受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走入社會進行相關的職業工作和社會建設。由此可見,每一個高校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都必須要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夠增強自身未來的就業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從現階段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缺口來看,由于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對于藝術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文化產業發展迅猛,所以藝術人才的市場需求較大。這樣的人才需求市場導向也意味著高校學生不能僅僅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審美情操和藝術能力。高校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加強音樂美育,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學生的藝術能力,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促進教育全面改革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穩步推進,國家教育部門對教育改革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不斷地豐富其內涵,其中就包括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學校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不能只關注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還要注重學生多元化發展,對學生個人的天賦和潛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以多元化的方式和宏觀視角進行人才培養。由此可見,高校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適當進行音樂美育也是為了迎合當今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和。對于高校而言,高校在開展專業教學工作的同時注重音樂等藝術的教學,非常有利于高校自身教學形式的轉變,有助于高校構建綜合全面的教學體系,促進高校各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優化,全面增強高校教學實力,提高教育質量。
(三)有利于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穩步推進,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偏重于對各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輸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缺乏各行各業的社會建設人才,需要快速進行各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偏重理工科人才的培養,以完成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隨著我國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社會已經進入了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這也意味著我國的教育方向必須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很顯然,在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學生能夠學習的科目是相對有限的,并且每一個學生都必須通過文化課的考核才能升學,所以初高中階段文化課的教學安排占比較大。進入高校以后,學生的時間更加充裕,而且對于音樂等藝術,高校有更加充裕的資源和更加開放的環境來進行教學,可運用這樣的優勢條件,對學生進行音樂美育,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穩步推進,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
二、普通高校音樂美育策略
(一)注重音樂教學,完善課程體系的構建
縱觀高校音樂美育的開展情況,大部分高校都會針對音樂專業的學生進行有效的課程教學模式構建。但事實上,要想促進學生綜合音樂素養提升,高校必須要針對所有專業的學生構建完善的音樂教學課程體系。在音樂美育方面,第一,高校要實行普遍化、專業化的音樂課程教學。比如,學校可以根參考音樂專業學生的課程教學安排,對其他專業的學生進行音樂教學課程模式的構建。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的時候,注重加強學生對音樂內涵的掌握,提升對音樂發展史的了解、對不同音樂流派的理解、對不同音樂的賞析能力等。針對此目標,學校可以統一音樂藝術類專業學生和非音樂專業學生的教學方式,以此實現平等的的音樂美育。第二,學生在感受到了具體的音樂之美后,將會產生一定的創作欲望和創新意識,所以學校在進行音樂課程體系構建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精神。學校可以對音樂專業的學生和非音樂專業學生進行整合,讓音樂專業的學生與非音樂專業的學生組隊,然后由學校音樂教師針對不同的小組發布音樂創作任務。這樣一來,每個小組當中都有音樂專業學生,能夠為其他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幫助,共同促進學生音樂創作能力的提高。
(二)立足于現代社會發展背景,優化音樂教學的手段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現階段非常多的科技手段都能夠運用于學校的教學工作當中。因此,高校在開展音樂美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同樣需要立足于當前的時代背景,嘗試以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和手段,增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就比如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文化教育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在互聯網上搜索一些有關音樂藝術發展的紀錄片,讓學生通過觀看紀錄片的形式進一步了解音樂文化的內涵。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不同流派音樂鑒賞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游戲開展教學。通過融合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并且采用游戲方式進行音樂流派的區別和引導,有利于學生迅速了解不同音樂流派的風格色彩,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
(三)注重構建校企合作平臺,為學生打造更多的音樂展示舞臺
音樂學習本身就應是非常輕松愉悅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常常能夠獲得美的享受。教師要注重放大學生對于音樂美的享受,讓學生有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和平臺,從而不斷樹立音樂學習的信心,實現音樂美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比如說,很多普通高校都會和校外企業進行合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音樂美育同樣也具有獨特的教育形式。比如說一些校外企業通常會舉辦各種年會,那么學校就可以和企業負責人進行溝通和聯絡,在年會上搭建音樂舞臺,讓高校內部的學生到企業年會上進行音樂匯演。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企業會進行社會宣傳和項目介紹,在這些活動中,高校同樣可以和企業進行合作,根據企業所定的主題進行相關的曲目選擇和音樂表現類型選擇,然后由學校內的學生進行匯演。這樣的方式能夠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優越性,為學生搭建更多的音樂展示舞臺,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更多的實踐經驗,充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另外,高校還可以考慮自主搭建舞臺,比如定期在校內舉辦文化藝術節,在文化藝術節上,學生都可以進行音樂表演??傊?,一定要讓高校大學生在接受音樂美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能了解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豐富學生對音樂文化的了解,同時保證讓大學生具備足夠的音樂實踐經驗,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找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幫助當代大學生提高音樂素養。
三、結語
針對當代大學生開展音樂美育教學活動時,高校一定要注重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開展實踐活動,實現大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向仲敏.以文化人:人文通識教育與教學改革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
[2]劉福瑞.高校音樂通識課程在通識教育中大有作為:以嶺南師范學院音樂通識課程“中國音樂鑒賞”為例[J].音樂創作,2014(9):179-181.
[3]劉永福.大學通識音樂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0):140-144.
[4]陶雅娟.論高校音樂教育中美育價值的實現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21(14):82-84.
[5]肖雨卿.樹立音樂文化自信 培養創新美育人才[N].文藝報,2021-12-03(3).
[6]徐科銳,耿潮.蔡元培音樂美育思想的理論構建與具體實踐[J].藝術教育,2021(11):255-258.
[7]周紅伶.高校音樂教育與美育教育互通互融改革實踐案例[J].藝術家,2021(7):69.
作者單位:
武昌理工學院影視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