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孫子兵法》與《三國演義》對謀攻思想的互助解讀

2021-01-13 06:29:40
孫子研究 2020年2期

顏 震

杜貴晨等學者認為,《三國演義》推崇孫子,寫人論事體現了《孫子兵法》的用兵思想。①杜貴晨、周晴:《試論〈三國演義〉為通俗小說體兵書》,《學術研究》2013年第6 期,第134 頁。從很大程度上講,羅貫中是在《孫子兵法》的指導下創作《三國演義》的。三國的主角之一孫權是孫子的后代,《三國演義》與《孫子兵法》有著不解之緣也是必然的。

《三國演義》用生動的故事演繹出了非凡的謀略智慧和高超的軍事思想,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孫子兵法》思想深邃,智慧超群,謀略高妙,但因其理論性太強而不為一般讀者所喜聞樂見。《孫子兵法》參與《三國演義》的文本建構,而《三國演義》形象生動地闡釋《孫子兵法》,彰顯了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型代表的《三國演義》與《孫子兵法》的互文性。篇幅所限,本文僅從謀攻思想的角度來探討二者之間的互文性。

一、《孫子兵法·謀攻篇》重在闡釋謀攻理論

所謂謀攻,就是謀略制勝,孫子專設了《謀攻篇》來闡釋這一理論。

《謀攻》論述了謀略制勝的理論及其條件。第一部分主要闡釋了謀略制勝的理論,第二部分主要講了謀略制勝所需要的條件。

第一部分闡釋謀略制勝理論。謀略制勝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孫子先談全勝,接下來再談破勝的壞處和謀攻的好處。

全勝優于破勝。全勝就是不戰而勝,破勝就是力戰而勝。孫子在國、軍、旅、卒、伍的層面上以排山倒海之勢闡明:全勝高明,破勝非善。

為什么會得出以上的結論?接下來,孫子就闡明了原因:

力勝,戰爭成本大。其一,時間拖得長。準備器械要3 個月,堆積攻城的土山還需要3 個月。其二,戰爭消耗大。兵員損失三分之一,要準備多種裝備。其三,效果不理想。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能完成作戰任務。

謀攻,戰爭效益好。不通過戰爭的手段就使敵人屈服,不通過硬攻就占有敵人的城池,短時間內就可毀滅敵國。總之,運用不戰而勝的思想來爭奪天下,武器不鈍弊而利益卻可以保全。意思是說,謀攻可以以小的代價換取最大戰果。

謀攻雖優,并不是說伐兵、攻城就沒有市場。恰恰相反,戰爭中最多的交戰方式還是伐兵、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反倒很難實現,因為謀攻的實施需要滿足很多條件。

第二部分講謀略制勝所需條件。概括起來說,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兵力條件,才能條件,指揮條件,預測條件,情報條件,等等。

兵力條件。十倍于敵人就可圍困,五倍于敵人就可攻擊,一倍于敵人就可分散,勢均力敵就可對峙,兵力少就可退卻,敵強我弱就主動避開。軍事實力弱的一方要是死打硬拼,就會被軍事實力強的一方吃掉。這里是說,謀攻要以實力為基礎,并且要會靈活用兵。

才能條件。將帥是戰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他們關乎戰爭的勝敗。有才能的將帥善于管理,軍隊的戰斗力強;精于決策,取勝的把握大。總之,軍強,國就強。

指揮條件。國君掌管國政,將帥指揮軍事,不能越俎代庖。如果國君干涉軍隊事務就會造成三個方面的不良影響。其一,縻軍。在不該進攻的時候,卻命令軍隊進攻;在不該撤退的時候,卻命令軍隊撤退,就會束縛軍隊的手腳。其二,惑軍。國君不熟悉軍隊的事務,卻干涉軍隊行政,官兵就會迷惑不解。其三,疑軍。國君不知權變,卻瞎指揮,軍隊就會疑慮重重。總之,國君擾亂了軍隊,就會把勝利拱手讓給敵人。

預測條件。戰前要對戰爭的結果進行預測,以之作為決策的依據。預知戰爭勝負的方法包括五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知道能不能進行對敵作戰,懂得在兵力多少不同情況下的用兵方法,上下團結一致,做好充分準備,將帥能力非凡而國君又不干預軍隊。從本質上說,預測條件就是從決策、指揮、協調、組織、控制五個方面對軍隊戰斗力的考察。

情報條件。謀攻成功與否和對敵我雙方信息的掌握密切相關。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的一方,每次作戰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敵人只了解自己的一方,勝負難料;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的一方,每次作戰都會有危險。

二、《三國演義》重在用謀攻思想來指導軍事實踐

《孫子兵法》主張謀略制勝,《三國演義》強調設奇用智,并把這一思想發揮到了極致。遼東太守公孫淵起兵反叛,魏主曹睿與司馬懿商討對策。司馬懿談到了用兵的主張:“兵不在多,在能設奇用智耳。臣托陛下洪福,必擒公孫淵以獻陛下。”①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880 頁。在這里,小說借司馬懿之口明確提出了“設奇用智”的思想。“設奇用智”是小說的主要軍事思想之一,它貫穿于小說的始終,幾乎每次戰斗都有體現。“奇”是軍事術語,它與“正”相對。軍事學家姜國柱在《中國軍事思想通史》中有較為中肯的論述:“一般說來,先出為正,后出為奇;常法為正,變法為奇;正面為正,側翼為奇;擺開戰場為正,伏兵偷襲為奇;守備為正,突擊為奇;等等。”①姜國柱:《中國軍事思想通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185 頁。就小說而言,“奇”最為主要的還是指在戰爭中所運用的謀略。小說中的計謀可以說遍地開花,俯拾即是。

從戰略上來說,運籌科學、高瞻遠矚的決策能夠極大地推動事業的發展。諸葛亮未出隆中,先作《隆中對》。在諸葛亮看來,劉備要想有所作為,要采取如下的策略:其一,要充分利用皇室血統身份和義氣守信的優點延攬人才,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重視人謀,講求人和,形成較強的戰斗力。其二,立足荊州,進取益州,以此為根據地,立國稱帝,與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其三,政治清明,任用賢才,發展經濟,搞好民族團結,有穩固的后方,聯結孫權,尋求外部支持。其四,待時機成熟,從荊州、益州出兵,兩路夾擊,奪取中原,一統天下。“隆中決策”對形勢的把握準確,運籌科學,策略正確,符合《孫子兵法》中的軍事決策模型。②顏震:《〈孫子兵法〉中的軍事決策模型及應用》,《孫子研究》2017年第4 期,第64~65 頁。在諸葛亮“隆中決策”的指導下,劉備集團占據荊州,進而又拿下益州,建國稱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在這之前,劉備、關羽、張飛使出渾身解數,在戰場上奮力拼殺,依然是沒有立足之地,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相形之下,人們可以想見“隆中決策”的遠見卓識。

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對于富有遠見卓識的諸侯來說,大權旁落的漢獻帝與其說是一位皇帝,不如說是成就功業的助推器。無怪乎,曹操的重要智囊荀彧說:“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③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 頁。當命運之神眷顧曹操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把握住了這一次機會,并把漢獻帝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控制著漢獻帝,起到了如下的作用:其一,便于發號施令;其二,征伐天下,威力甚大;其三,便于攫取權力。在挾天子之前,曹操官宦不顯,只是任過東郡太守等官職,也只是曾被封為建德將軍、費亭侯,等等。在挾天子之后,曹操掌握了中央政權,自封為大將軍,后又廢三公,自任丞相,又被尊為魏公、魏王。在他死后,曹丕干脆就廢漢獻帝為山陽公,登上皇帝的寶座,建立了魏國。

從戰術上來看,謀略的運用可以以小的代價獲取較大的戰果。首先,調虎離山,創造戰機。當敵人處于有利的情況下,就要想方設法把敵人引開,讓他們處于不利的情形之下,以便加以攻擊。“山”是指敵方的有利條件,是與敵軍相抗的憑借。“調”就是通過種種手段給敵人下誘餌,讓他們離開“山”從而為殲敵創造戰機。《三十六計》“調虎離山”就說:“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返。”①李興斌:《〈三十六計〉新解》,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74、78 頁。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時候,王朗、嚴白虎等在會稽城中據守,概不出戰。因此,孫策久攻會稽城不下。孫策聽從孫靜建議,乘夜撤離會稽,在離城二十余里的密林里埋伏起來,同時造成一種孫策帶兵襲取查瀆的一種假象。王朗、嚴白虎出城追趕孫策軍,遭到了伏擊,大敗而逃,孫策占領了會稽城。其次,欲擒故縱,擊敗敵人。為了擒住敵人,故意放走敵人。放走敵人的目的是更好地擒獲敵人。《三十六計》中說:“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②李興斌:《〈三十六計〉新解》,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74、78 頁。馬超圍長安城十日不下,龐德向馬超建議撤兵,讓百姓出城打柴取水,乘機混進城里,等待時機,里應外合。馬超聽從龐德的建議撤兵,龐德連同士卒扮成百姓進入長安城。夜間,龐德放起火來,打開城門,馬超率軍進入長安,長安被馬超拿下。馬超用欲擒故縱之計占領長安,避免了重大的傷亡,也大大縮短了進攻的時間。

三、《孫子兵法》與《三國演義》對謀攻思想的互助解讀

從微觀上來看,《三國演義》在篇章結構、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等方面較為詳盡地闡釋了孫子的謀略思想。限于篇幅,這里只能擇要而論。

第一,關于全勝思想。圍繞著鏟除董卓這一中心事件,《三國演義》寫了四件事:第一,丁原伐董卓,以呂布殺了丁原歸順董卓而結束;第二,曹操刺殺董卓未遂;第三,在曹操的倡議之下,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也沒有成功;第四,王允抓住呂布、董卓好色的特點,使用連環計和美人計成功地離間了呂布、董卓,讓他們反目成仇,從而除掉了董卓。通過這四件事,羅貫中向人們說明:千軍萬馬和大大小小的戰斗奈何不了董卓,而一個弱女子貂蟬卻把董卓推上了斷頭臺。毛氏父子對此有一番評價:“以衽席為戰場,以脂粉為甲胄,以盼睞為戈矛,以 笑為弓矢,以甘言卑詞為運奇設伏。女將軍真可畏哉!”③羅貫中:《三國演義》,齊魯書社1991年版,第81 頁。從篇幅上來看,《三國演義》用了7 回來寫除董卓。其中,有5 回是硬取,用戰爭或刺殺手段,沒有成功;2 回是智取,寫王允運用連環計,取得成功。從成本來看,硬取董卓,損兵折將無數,十八路諸侯內訌、分裂,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智取董卓,只用一貂蟬就成功離間了董卓和呂布,并由呂布親手殺了董卓,沒有損失,效果卻好。把這些故事和孫子的《謀攻篇》相參看,讀者就會很容易地理解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思想,具體說就是:全勝優破勝,力勝成本大,謀攻效益好。

第二,關于兵力運用。孫子的用兵思想是:十倍于敵人就可圍困,五倍于敵人就可攻擊,一倍于敵人就可分散,勢均力敵就可對峙,兵力少就可退卻,敵強我弱就主動避開。軍事實力弱的一方要是死打硬拼,就會被軍事實力強的一方吃掉。《三國演義》也基本承襲了這一思想。曹操聽荀攸之言派五千騎兵日夜兼程追趕劉備。在當陽縣景山附近,曹軍追上劉備,奮力沖殺,劉備所率逃難隊伍七零八落,張飛救劉備往東而去,同行的只有百余人馬。趙云獨自一人與曹軍廝殺,救出簡雍、糜竺、甘夫人、劉禪,殺死曹操五十多員戰將。最后,趙云帶著劉禪奮力沖圍,走到長坂橋幸有張飛據住橋頭,擋住追兵。當陽之戰,曹軍人多勢眾,敢于沖殺;劉備人少勢孤,損失較大;趙云為了救人,來往沖突曹軍多次,如若不是曹操愛才,張飛接應,趙云必死無疑。在我方處于不利的情勢之下,為了保存實力而不被敵人殲滅,就要主動地避開敵人,等待有機會時再和敵人一決高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條按語中說:“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必降、必和、必走。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未敗者,勝之轉機也。”①李興斌:《〈三十六計〉新解》,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193 頁。在劉備實力還不強的時候,和對手作戰失敗或被對手圍困,為了保存實力,劉備一般會主動離開,再次尋找戰勝對手的機會。呂布進攻他的時候,他主動撤離,向曹操尋求支援。曹操進攻他的時候,他又逃到袁紹處。劉備的逃走是明智的,如果一味死打硬拼的話,說不定他早就成為刀下之鬼了。

第三,關于將帥才能。孫子認為將帥強弱關系到國家的安危。劉備在荊州平叛安民,招賢納士,訓練兵馬。盡管文有孫乾、簡雍等人出謀劃策,武有關羽、張飛、趙云為之廝殺,但還是落魄不偶,事業沒有起色。司馬徽道出其中原委:“關、張、趙云,皆萬人之敵,惜無善用之之人。若孫乾、糜竺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②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296 頁。直白地說,劉備缺少文韜武略兼備之士的輔佐。后來,劉備三顧草廬,諸葛亮出山,在諸葛亮盡心輔佐之下,劉備的事業蒸蒸日上。東吳文人武將,人才濟濟,周瑜、魯肅、諸葛謹、闞澤、嚴畯、薛綜、程秉、朱恒、陸績、張溫、駱統、吾粲、呂蒙、陸遜、徐盛、潘璋、丁奉。開賓館于吳會,顧雍、張纮延接四方賓客。內事由張昭,外事問周瑜。周瑜為大都督,總統水陸軍馬。大小戰船七千余只,人數五六萬人。在赤壁之戰中,周瑜運籌帷幄,指揮千軍萬馬,火燒曹營,擊敗曹操,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帶過兵,打過仗,深知軍隊的重要性。在刺殺董卓失敗之后,曹操就逃到陳留招兵買馬,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樂進、李典成為曹操的得力干將,曹家軍就此誕生。后來,曹操在清剿青州黃巾軍的過程中又把比較精銳的降卒編為“青州兵”。到了兗州以后,曹操全方位延攬人才。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劉曄、滿寵、呂虔、毛玠成為曹操的謀士,于禁、典韋成為曹操的將領。至此,曹操的軍隊初具規模,智勇兼備,成為一支勁旅,為橫掃群雄、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第四,關于軍隊指揮。孫子說,國君掌管國政,將帥指揮軍事,國君不能越俎代庖,擾亂了軍隊就會把勝利拱手讓給敵人。劉備信任諸葛亮時,諸葛亮全權指揮兵馬同敵人作戰,劉備集團大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路凱歌,占據益州,劉備建國稱帝。東吳奪走了荊州之地,并殺死了關羽。劉備忘記了君臣之分,執意親自帶兵討伐東吳,主要是因為劉備要兌現自己的承諾,正如劉備詔書所說:“朕自桃園與關、張結義,誓同生死。不幸二弟云長,被東吳孫權所害;若不報仇,是負盟也。朕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吳,生擒逆賊,以雪此恨!”①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660~661 頁。盡管趙云、諸葛亮、秦宓等人勸阻,但是劉備態度堅決,誓要出兵東吳。作為一國之君,劉備應為蜀國的百姓著想,而不應該感情用事去討伐東吳。再者,帶兵打仗并不是劉備的強項。因此,劉備帶兵伐吳,失敗只是早晚的問題,最后還是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命殞白帝城。在四出祁山時,李嚴派都尉茍安押送糧草到諸葛亮駐軍之處,由于耽酒誤事晚了十日,受到諸葛亮責罰,茍安心懷不滿,投降了司馬懿。司馬懿用反間計,派茍安到成都散布流言,說諸葛亮有稱帝之心,后主便命令諸葛亮班師回朝。這時,諸葛亮帶領蜀軍取得了節節勝利,形勢一片大好,后主的命令讓諸葛亮的四出祁山功虧一簣。

第五,關于軍事預測。孫子認為,戰前要對戰爭的結果進行預測,以之作為決策的依據。預知戰爭勝負的方法包括五個方面:根據實際情況知道能不能進行對敵作戰,懂得在兵力多少不同情況下的用兵方法,上下團結一致,做好充分準備,將帥能力非凡而國君又不干預軍隊。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和袁紹在硬實力上懸殊很大,曹操想討伐袁紹,心里沒底。謀士郭嘉從“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十個方面分析了曹操的優勢,這十個方面體現在行事方式、道義、管理、度量、謀略、品德、仁愛、明智、文韜、武略方面,這些都是曹操的軟實力。郭嘉認為,曹操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畏懼心理,才有可能戰勝不可一世的袁紹。郭嘉的分析給曹操巨大的鼓舞,為曹操進行官渡之戰掃清了心理障礙。曹操正是憑著這些軟實力在官渡之戰中才戰勝了袁紹。戰爭中,上下團結是取得勝利的保證,而離心離德就會失敗。在箕谷之戰中,陳式不聽諸葛亮的告誡,輕敵冒進,中了魏軍的埋伏,幸被魏延所救,陳式五千多人只剩四五百人。《三國演義》寫在取得漢中以后鐘會、鄧艾兩人的決策,鐘會沿正道攻打進入成都的各個關口,而鄧艾則從陰平奇襲成都,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以愚意度之,可引一軍從陰平小路出漢中德陽亭,用奇兵徑取成都,姜維必撤兵來救,將軍乘虛就取劍閣,可獲成功。”①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959、790、597 頁。鄧艾的決策是正確的:其一,鐘會從正道攻打蜀國,吸引蜀國的主力,從而把防守的重點放在這里。其二,當時蜀國后主昏庸,姜維受到排擠,人心渙散,防備松弛。其三,陰平地形險要。其四,從小處說,只要冒險過了陰平,劍閣蜀軍腹背受敵,拿下劍閣不成問題;從大處說,可以摧毀蜀兵抵抗的意志,一舉進入成都。因此,鄧艾帶領兩千多人,不費吹灰之力,占據江油、涪城,又經過綿竹之戰拿下綿竹,掃除了進軍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后主劉禪只得投降,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國滅亡。

第六,關于情報掌握。孫子主張要知彼知己。在戰場上,只有了解對手,正確地認識自己,才能揚長避短,找到對付敵人的方法。知敵的主要內容是:其一,了解敵方將領性格特點等方面。這有助于了解敵方將領性格的優缺點及用兵習慣、作戰方式,從而找到克敵制勝的方法。在一出祁山之時,司馬懿領十五萬精兵兵臨西城城下。當時,諸葛亮只有老弱病殘士兵二千五百人。諸葛亮并沒有棄城逃跑,而是在城樓上彈琴,并讓城門大開。司馬懿見狀不敢貿然進城,以為有伏兵,所以他只好帶兵離開。諸葛亮空城計之所以能夠成功,關鍵是諸葛亮了解司馬懿。諸葛亮說:“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②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959、790、597 頁。如果要是換了以勇猛著稱的夏侯淵,諸葛亮的空城計恐怕就很難成功。其二,了解敵人的謀略。其三,了解敵方軍事部署等情況。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從許攸那里知道袁紹的糧草屯于烏巢,并且是嗜酒如命的淳于瓊在看守,也知道袁紹沿途的駐軍情況。據此曹操才輕而易舉地到達了烏巢,焚燒了袁紹的糧草,從而撬開了對袁紹作戰勝利的大門。

怎么樣才能做到知敵呢?了解敵人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其一,通過間諜了解敵情。當曹軍間諜得知兗州守將薛蘭、李封出城擄掠,城內空虛時,曹操馬上率軍奪取了兗州。其二,通過俘虜了解敵情。在一擒孟獲時,趙云、魏延抓了幾個蠻兵,通過他們了解到了孟獲一方的部署情況。其三,通過同敵人在戰場上的多次較量來了解敵情。諸葛亮、曹操等人經常在戰場上對陣,相互廝殺,久而久之,他們也都了解對手的大體情況。在五界山之戰中,諸葛亮抓住了曹操多疑的特點戰勝了曹操,諸葛亮事后就說:“操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吾以疑兵勝之。”③羅貫中:《三國演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697、606、605 頁。其四,通過敵人的紕漏來知敵。張飛在當陽長坂橋上三聲大吼喝退百萬曹軍,曹操以為劉備有伏兵在此,因此不敢追趕。當得知張飛派人把長坂橋拆斷后,曹操馬上命令追擊劉備,曹操就說:“彼斷橋而去,乃心怯也。”①羅貫中:《三國演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697、606、605 頁。也正是張飛的畫蛇添足讓曹操斷定劉備沒有伏兵,所以又率兵繼續追趕。其五,通過占卜或預兆來預知敵情。呂范通過占卜得知關羽要棄城而逃,并且還占卜出關羽出逃的方向。孫權做了相應的部署,最后擒住了關羽。曹操率軍來小沛進攻劉備,行軍時狂風吹折一面牙旗,荀彧、毛玠都認為是劉備要夜中劫寨的先兆,曹操據此做了相應的準備。夜間,劉備、張飛果然去劫寨,結果遭到了曹軍的圍困,只好各自逃生。

在軍事斗爭中,要能做到真正地了解自我也是比較難的。不能做到知己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用人失察。戰爭其實是一門用人藝術,用人的正確與否也就關系戰爭的成敗。諸葛亮以善于用人著稱,但是也有失手的時候。諸葛亮一出祁山,用馬謖守街亭,街亭失守。其實,馬謖也并不是庸才一個。在隨諸葛亮征伐孟獲時,馬謖建議采用攻心戰,諸葛亮就采用了他的建議,七擒七縱,最后使孟獲心悅誠服,再也沒有反叛蜀漢。再者,在出祁山之前,馬謖就向諸葛亮建議用離間計讓魏主解除了司馬懿的職務,為北伐中原除掉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從這兩件事上來看,馬謖不像劉備所說的那樣:“言過其實,不可大用。”②羅貫中:《三國演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697、606、605 頁。可是,馬謖偏偏在關鍵時刻犯了致命的錯誤。用人的復雜性可見一斑。其二,自大自負。自大自負會迷失自我,輕視對手,最終被對手擊敗。關羽自恃身手不凡,一般不把別人放在眼里。當老將黃忠被劉備封為“五虎大將”時,關羽就對黃忠鄙夷不屑:“……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③當諸葛瑾到荊州,為關羽的女兒提親時,關羽勃然大怒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當斬汝首!再休多言!”④羅貫中:《三國演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697、606、605 頁。面對不可一世的關羽,陸遜說:“云長倚恃英雄,自料無敵,所慮者惟將軍耳。將軍乘此機會,托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之他人,使他人卑辭贊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盡撤荊州之兵,以向樊城。若荊州無備,用一旅之師,別出奇計以襲之,則荊州在掌握之中矣。”①羅貫中:《三國演義》,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620 頁。陸遜在他身上用了一計,陸遜的謙卑、尊敬讓關羽心花怒放,忘乎所以,對東吳的警惕全然放在了腦后。正是這個原因,荊州神不知鬼不覺地被東吳占領,關羽也一步步被送上了斷頭臺。

總之,《孫子兵法》和《三國演義》是具有互文性的關系。因此,讀《孫子兵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國演義》,而讀《三國演義》又可以更深入地學習《孫子兵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精品一线天|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91精品综合|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人妻21p大胆|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无码一区中文字幕|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免费a级片| 欧美亚洲第一页|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成人综合网址|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呦女精品网站|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91麻豆视频|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91九色国产porny| 五月天天天色|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a级毛片在线免费| 亚洲国产亚洲综合在线尤物|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夜夜操狠狠操|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午夜国产小视频|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欧美高清国产| 精品欧美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五月天综合婷婷|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综合婷婷|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国产一级裸网站|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9cao视频精品|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