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發,邵長芬
(重慶旅游職業學院,重慶 409000)
從我國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情況來看,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模式表現出新的特征和趨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目前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主要特征,并逐漸強化實踐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1-3]。選擇重慶市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通過分析現代學徒制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反思目前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路徑與成效,試圖尋找解決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和障礙,尋求促進現代學徒制健康發展的路徑與措施,探索適合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對提高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自國家推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建設以來,重慶市共有8所教育部高職院校成為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單位,通過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8所院校現代學徒制實施情況的走訪調研,8所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方式表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從不同的專業和方向進行了現代學徒制的探索與實踐,以訂單班或冠名班的方式推行和實施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育應用型人才,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調研,重慶市8所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積極與行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校企合作由單純的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向課程實踐和專業實習等多方面、多層次轉變,企業逐漸參與人才培養的多個方面,主要表現在校企合作開發教學資源、共建課程體系、制定實習管理制度等方面,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漸顯現。
通過實施現代學徒制,重慶市8所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引進企業技術骨干指導校內實踐,委派校內專任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派遣學生到企業參加學習和實踐,最近距離接觸行業企業和生產崗位。隨著校企合作不斷深入,校企共建課程,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促進了學生職業素養和行業能力逐步提高,使得人才培養質量取得較好成效。
重慶市8所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緊跟行業產業發展,密切聯系企業,建立多方合作與交流推行和實施現代學徒制,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方式為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一方面滿足了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促進了專業建設和行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使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水平和能力持續增強。
通過對重慶市8所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實施情況的調研發現,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和實施困難重重,主要表現為機構缺失和機制不健全。認為教育是學校的“分內之事”是當下的一種普遍現象,學校被迫成為推動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主體,企業和社會參與程度較低,以及缺少明確的實施指導意見和管理機構,使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和實施較為緩慢。由于缺少社會各界的支持,學校對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仍處于探索階段,不同的學校對現代學徒制的理解和實施千差萬別,因此也沒有形成對現代學徒制實施質量與效果的統一評判。根據調研,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機制尚未形成,學校、企業、政府等相關利益主體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不明晰,缺少協調各方利益的有效機制,導致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和運行處于混亂狀態,是現代學徒制實施困難的又一重要原因。
根據調研,重慶市8所教育部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普遍都在招生就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教學開展、學生管理與考核等方面與行業企業進行了交流與合作,但是對校企責權分配和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細則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效果評價方面缺少相關的規定。另一方面,更多的企業關注應用課程和技能課程的設置以及學生在企業的實踐和實習,而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以及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考慮相對較少。可以看出,目前的校企合作仍然沒有解決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核心問題,因此不能從根本上滿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要求,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深度和廣度有待加強。
在調研中發現對現代學徒制人才的培養重過程輕結果,不同院校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標準不統一,并且與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標準相差無異,學生完成學校安排課程并達到規定的學時量即可認定為合格,人才培養認定標準不統一不規范,使人才培養的質量存在很大差別,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要求不相符。
根據調研,師資配備不合理是現代學徒制實施困難的原因之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師資力量主要來源于剛畢業的研究生,其理論知識豐富但缺少實踐教學經驗和對行業需求的了解,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以提高學生技術技能和實踐教學為主,目前的師資配置很難滿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要求,雖然部分學校聘請行業企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但存在教學時間不足或限于教學條件的原因,通常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
在調查中了解到,各大院校在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技術技能的培訓,但是與此相適應的教學資源和相關課程的數量不多,雖然校企雙方在教學資源與課程開發方面有過合作,但限于開發成本和技術保護的原因,使教學資源與課程開發的難度較大。
從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效果與問題來看,機構不健全和機制缺失是現代學徒制推行及實施困難的最主要原因。無規矩不成方圓,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和實施首先應該從制度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從制度層面打破社會公眾對現代學徒制的片面認識,建立包括學校、企業、行業、政府及社會公眾多方參與的機構體制,明確規定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相關利益主體的地位與作用,從根本上解決束縛現代學徒制推行和實施的障礙與瓶頸。另外,根據人才培養要求建立和完善現代學徒制實施的運作機制、質量監控機制、實施效果評價機制,同時制定有利于現代學徒制推行和實施的政策制度和保障體系,提高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可操作性,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符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要求。
現代學徒制的推行和實施離不開社會各方的參與和支持,特別是行業企業在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是載體,行業代表方向,企業代表實踐,因此推動行業企業與學校的交流與合作是現代學徒制成功的關鍵。目前,行業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是因為社會公眾對現代學徒制的片面理解,將教育交給學校,其他社會各界在現代學徒制實施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另一方面是因為缺少關于現代學徒制參與主體的利益分配機制,成本過高使社會各界不愿參與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因此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應盡可能地考慮社會各界的訴求,以“多方合作共贏、責任分擔”的原則,通過共同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實習實訓場地等方式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和社會各界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關于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標準不統一,缺少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標準,學生畢業后仍然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被迫從事其他工作,而企業仍然存在用工緊缺的狀況,導致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質量不被社會認可和接受,從而束縛了現代學徒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構建規范統一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可以促進現代學徒制的進一步發展,根據現代學徒制實施情況和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從國家層面制定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質量認定標準,并成立專門的職業認定管理機構為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提供保障。
師資隊伍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能夠促進現代學徒制與行業企業相對接,為行業企業培養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實用型人才。因此,在師資配置中應該與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要求相適應,體現實踐教學的師資配比,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同時引進行業企業專家,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提供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在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選拔過程中嚴格把控質量關,選擇和聘用適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要求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對師資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增加實踐教學的師資,通過培訓、掛職鍛煉、委派學習等方式促進現代學徒制師資隊伍建設。
當前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要么過于陳舊,要么照搬大學教學模式,使得人才培養與非現代學徒制培養的人才差異不大,又與大學培養的人才差距懸殊,導致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缺少特點和市場需求,因此,找到合理的教學模式是促進現代學徒制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現代學徒制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核心,在教學過程中應突出實踐教學的內容,通過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方式開展現代學徒制,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另一方面,改革現有課程體系,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以職業技能和崗位能力為依據,開發基于崗位工作任務和典型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推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快速發展[4]。
高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最高層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勞動力就業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來越注重于對社會和經濟服務能力的提升,現代學徒制在高等職業教育的推行有助于發揮高職院校主動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因此,持續推進校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探索現代學徒制的長效運行機制,不斷加強教學改革與課程體系建設,構建規范統一的職業資格體系和雙師素質師資隊伍是現代學徒制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