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坤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通過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抗壓能力,確保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體育教學改革能夠推動學生體能的提升,使學生擁有更強的耐久性和適應能力。高職院校學生在體育教學改革的推動下,也將提升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樹立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理念和意識,為其更好地適應日后的工作崗位提供了可靠保障。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對象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資源,其涵蓋了學校師資水平、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等多方面。在改革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剔除與實際需求不符的體育教學內容,為體育教師提供培養其專業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訓機會,引入與當前實際要求相符的教學策略和管理模式。
高校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應更加具體,細化到學生每天運動量的安排,包括體育理論課程及課外活動時間,考慮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以及不同專業男女性別比例的協調性,確保學生自我特性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在課程設計過程中針對課程的差異性和特殊性進行深入探討[1]。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也應該融入德育教育機制和社會責任感教育機制,通過這兩方面的培養,為學生步入社會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教師應分析不同年齡階段下學生存在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并合理調整體育教學內容。對于青春期的學生而言,要為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賦予其樂觀堅韌的精神,使其具有直面困難和磨難的勇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進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專業精神,確保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掘,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職業體能是指學生天生以及后天強化下,獲取的適應外界變化的能力,是身體的一種機能狀態以及運動素養。判定一個學生的體能情況,一般會從形體評判、耐久能力評判、速度與協調能力評判、靈活度與力量指標評判多個方面出發,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對學生的柔韌度進行評判。不同的職業環境,對于體能水平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這里指的體能水平要求往往是特殊指標。例如,有些對于力量要求較高的職業,對人才的耐受力和身體素養有著較高的考核要求,而對于人才的力量指標考核和形體指標考核就沒有過高要求。學生體能的提升對保障和開展教育事業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高職教育教學工作者應構建以相關專業未來職業需求為導向的,符合學生發展規劃的體能培養體系。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其僵硬的教學機制和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后續參與體育運動和鍛煉的意識較為淡薄,學生的體能培養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為確保學生能夠擺脫傳統體育教學理念的束縛,很多高職院校引入了現代化教學技術,通過APP打卡監督的模式,對學生每日體育運動量進行動態化監督和管理,進而使學生每日體育鍛煉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得到不斷提升。此外,高職院校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引入更加完善的場地和體育器材,提升教學工具的豐富性和多元化,使學生從課堂教學中明確各種體育設施的使用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靈活性,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意識,從而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想要確保學生的體能得到有效提高,單單依靠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使學生明確體育運動的影響和內涵,確保學生能夠對體育運動的意義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喚醒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和熱情。根據調研顯示,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認為體育教學改革的目的較為簡單,主要是以運動的形式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事實上體育運動的影響和內涵較為豐富,其主要宗旨在于強身健體,強化學生的體質和體能,進而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體育本身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不僅要強調課程體系背景的革新,同時也要對體育運動的影響和內涵進行深入挖掘,補充其教學機制,從而實現體育教學改革的目的。
隨著現代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應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師資隊伍也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斷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對學生體能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師缺乏應有的專業技能,就難以為學生示范標準化和規范化的動作要領,難以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可能會導致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損傷。因此,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的體育教學資源,構建專業技術過硬的師資隊伍,不斷提升教師的資質審查力度,提高教師的準入機制,為體育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指導,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推動高職院校學生體能水平不斷提升[2]。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具體教學實際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做好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工作,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和綜合素養,為學生體能的不斷提升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高職院校應以職業發展為導向,構建實用性較強的課程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目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依然存在教學機制僵化的問題,雖然我國教育改革進程已經得到了全面推進,但依然未能構建出更具實用性的體育課程體系,要求體育教育工作者能夠全面重視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確保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使學生能夠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體能。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與促進學生體能的提升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高職院校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做好體育課程體系的開發工作,從而使高職體育教學能夠與時代發展的步伐相符,達到提升學生體能和綜合素養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