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看到一本盜版書,里面錯漏百出。古代有盜版書嗎?古人是怎樣打擊盜版行為的呢?
因為盜版書利潤十分可觀,所以盜版行為不僅現代有,在古代也普遍存在。宋代以后,雕版印刷術應用廣泛,圖書出版業也更為發達,所以那時的盜版也很猖獗。
我們熟知的宋代文學家蘇軾就曾遇到過自己的作品被盜版的情況。他還發現有人把他人的作品混雜在他的文集里一起出版,令他氣憤至極。古代有些盜版者甚至猖狂到去偷書稿的地步,比如南宋著名學者朱熹的著作還沒寫完,書稿就已經被人偷走出版了!
有盜版書,古人自然也有打擊盜版的行動。宋代人的版權意識就很強。一方面,出版人和作者都可以向國子監申請官方的版權保護令;另一方面,正規出版商在印制書籍時,會專門印上一頁說明出版人、刻書人、出版日期、版權信息等,叫“牌記”。牌記已經和現代圖書的版權頁很像了。另外,他們還會在書上印“不許覆板(版)”“不許雕印”的字樣。打擊盜版的斗爭,從古至今一直持續著。我們一定要維護正版,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喲!

宋代書籍中“已申上司,不許覆板(版)”的版權聲明
“好奇心診所”里有無數博物“大咖”坐鎮,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快通過掃描右方二維碼來向我們提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