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嬌
摘要:藝術嗓音醫學是將嗓音醫學知識同合理、科學發聲相結合所產生的新的醫學門類。在高師聲樂教學中,適當融入藝術嗓音醫學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對演唱者的嗓音進行矯正和保健,是嗓音醫學與科學的發聲訓練方法相結合的產物。把藝術嗓音醫學融入到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可以起到嗓音矯治及藝術嗓音保健的作用,使學生避免在聲樂學習中觸發嗓音疾病,及時解決已經觸發的疾病,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了解藝術嗓音醫學,使人們明白什么是嗓音醫學以及它的來龍去脈,進而闡述嗓音醫學融入高師聲樂教學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藝術嗓音 藝術嗓音醫學 噪音矯治 噪音保健
在高師聲樂教學中,聲樂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聲音,而是種藝術。固然,天籟之音是與生俱來的,人的嗓音條件主要取決于先天基因,但是好的聲音并非是人力不可為,因而誕生了門學科——聲樂教育。聲樂教育最直接的表達就是教會人如何使自己的聲音更好聽,這是一個嗓音的系統訓練過程。當然,訓練過程并不是機械地重復,而是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同時也有很多技巧。因為嗓子是發聲的主要器官,在系統訓練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出現了藝術嗓音醫學這門學科,由此可見,藝術嗓音醫學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我們來看,什么藝術嗓音?就是天生具備一副好嗓子的人同時對音樂藝術具備一定的天賦,并通過合理、專業、系統的聲樂訓練后,在表演場合表現出來的不同于普通發聲的特殊嗓音。比如我們比較常見的歌曲演唱者、戲劇表演者,他們在舞臺上的表現就是藝術嗓音。歌唱家、歌手以及戲刷表演者在舞臺上的嗓音跟我們平時說話差別還是很大的,我們平時說話是一種自然的發聲,跟藝術無關,而他們在舞臺上所發出的聲音是一種非自然的、非正常的一種發聲狀況,我們這里說的非正常、非自然并非是貶義,這是特征不同。跟我們正常說話相比,他們在舞臺上的發聲音量相對較大,音域也比較寬,而音色變化是十分豐富的,這些也都是舞臺表現的需要,我們也把這些稱為藝術嗓音的特點。我們這里所說的藝術嗓音醫學,我們在語言學上所說的通感最早其實來源于醫學,因為他們是人生理產生的感覺,那我們的嗓音并非僅僅涉及到聲帶這一個器官,所以藝術嗓音醫學同耳鼻喉醫學息息相關,同時,因為影響發聲的各種因素有很多,比如心理因素,因而藝術嗓音科學是一門綜合類的學科,除了耳鼻喉醫學,他還同計算機科學、語言病理學、語音學、語言學等各種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藝術嗓音醫學的產生和發展
1.藝術嗓音醫學的誕生
起初,社會發展階段使得藝術嗓音醫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時學術界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是涇渭分明的,因此,藝術嗓音醫學在學術界的地位是十分尷尬的,它作為獨立的學科而存在,跟其他學科之間并沒有產生什么交集,這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學科發展所受到的一定限制。很顯然,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在19世界50年代左右,曼努埃爾·加西亞(西班牙著名聲樂家)打破了這一尷尬局面,這首先得益于他在1841年發明了間接喉鏡,在間接喉鏡的幫助下,喉和醫生可以通過喉鏡看到聲帶的成像,進而了解聲帶的狀態,這在喉科發展過程中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在六年之后,他在自己的學術論文集《歌唱藝術論文全集》中又從多角度論述了聲音產生的整個過程,提出了“聲門沖擊”學說,該學說認為,可以以解剖生理作為基礎,采用科學的手段對聲帶產生聲音的過程進行模擬,這一學說對聲樂作為一門獨立科學發展起到關鍵作用。他的這些貢獻在當時的聲樂界十分有影響力,當時著名的男中音勝雷一在自己的著作《歌唱藝術和演講發聲法》對曼努埃爾·加西亞有很高的評價,稱他是科學歌唱的第人。在他的理論指導下,教師在充分了解我們的發聲器官的功能的前提下,聲樂教學是采用科學的手段引導學生發出更美妙的聲音,而不是只是在學生面前夸夸其談。當然,曼努埃爾·加西亞對聲樂的發展所做出的的貢獻不是一個喉鏡所能展現的,他是在活體情況下看到人類聲帶的先驅者,為喉科的發展開辟了“捷徑”。比這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將人類的發聲肌理上升到實驗科學層次,這在當時作為一個橋梁,連接起了聲樂藝術(人文社科)和生理醫學(自認學科),因而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曼努埃爾·加西亞是藝術嗓音醫學的開創者。當然,受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藝術嗓音科學在曼努埃爾·加西亞那個時代并沒有成為一個完整體系的科學學科。
2.藝術嗓音醫學的學科建設和進一步發展
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已經被承認為種科學,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新寵一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而物理、生物以及遺傳也在自然科學領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他們分為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方法論和技術手段,從而推動世界發展。在這個階段,各個學科都取得了極大進展,同時也延生了許多新學科。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實驗聲學、發聲機理的研究都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時候聲樂藝術同生理學、物理學的結合更加緊密,最終形成一門新興科學,藝術嗓音醫學此時在學術界就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隨著藝術嗓音醫學的不斷發展,逐漸產生了一些相關的學術會議和學術團體,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主要有國際聲帶生理研討會、美國專業用嗓專題會議、國際舞臺醫學社團、國際歌唱實踐探討協會等。當然,藝術嗓音科學不能僅僅依靠學術會議和學術社團推動其自身的發展,它需要更加嚴密的組織。基于此在許多聲樂教育做的比較好的國家,如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瑞典等,他們的音樂藝術院校中都增設了藝術嗓音醫學這個專業同時還有一些國家(如意大利、前蘇聯)的音樂藝術學院的課程中增加了聲樂生理學,并將這門課程設置成為必修課程。隨著藝術嗓音醫學的普及,在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洲、美洲、日本等)都出現了著名的專門研究藝術嗓音醫學的專家和學者,自此,嗓音醫學已經成為極具辨識度的獨立學科。在我國,藝術嗓音醫學也不是一篇空白,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之間,該學科就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我國的許多大城市(如北京、重慶、上海等)就開始成立了許多相關的醫學組織。而作為嗓音醫學研究的最高機構的嗓音醫學小組的成立(1982)——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的一個分支,標志著我國的藝術嗓音醫學進入新階段,中華醫學會耳鼻喉分會增設了嗓音醫學小組,次年,該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學術會議,是藝術嗓音醫學在中國逐步走向繁榮的標志。在此基礎上,藝術嗓音醫學在我國也逐漸成為系統的、完整的一門學科,并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室。
二、藝術嗓音醫學對高師聲樂教育教學的積極意義
所謂高師,就是培養師資力量的地方,具體培養目標就是培養未來全國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最終要考察的還是學生在講臺上的知識表現能力。對于高師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掌握基本音樂知識,如聲樂理論、技能以及教學方法,能夠正確分析音樂作品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還要具備中小學教學能力,能夠從事中小學歌唱教學工作,帶領學生進行歌唱訓練,為學生提供基本的音樂輔導,這是高師聲樂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如此,相對于普通聲樂教學,高師聲樂教學對學生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系統的嗓音練習。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發聲練習而改變自己的音色,想要進行嗓音練習首先得具備良好的先天條件,具有健康的發聲器官才能開展聲樂訓練。當然,我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作為一名未來的音樂教師或者聲樂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會保護自己的嗓子,不讓它因為高強度的訓練而壞掉與此同時還要教會自己的學生如何保護嗓子,責任不可謂不重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高師聲樂教學過程中,藝術嗓音醫學必須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其重要性不亞于各種專業課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試想一下,如果高師聲樂學生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嗓子,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的嗓子,嗓子病了不知道用正確的方法使嗓音恢復,那么無論學生具備多么扎實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教學技能都是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聲樂或者音樂教師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藝術醫學在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如何運用藝術嗓音醫學
經過多年研究和發展,我們發現,在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藝術嗓音醫學最大的積極作用有兩個:其一是嗓音矯治其二是藝術嗓音保健。
1.藝術嗓音醫學之嗓音矯治
雖然同為聲樂專業,但是高師聲樂教育專業的生源同專業音樂學院有著云泥之別,一般而言,專業音樂學院的生源都是經過層層選拔,大都是具有深厚童子功的考生,但是高師聲樂專業的考生并沒有對此做明確說明,大部分考生是因為具有歌唱興趣,有的甚至是文化課成績不佳,憑借藝術特長進入高校學習,這樣就導致高師聲樂教育專業的考生嗓音條件是參差不齊的,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在本來就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如果學生在聲樂訓練過程中因為錯誤的發聲方法,從小養成的不良發音習慣或者是嗓音濫用等,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嗓音疾病,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失聲。當然,我們蔡桓公諱疾忌醫的故事是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生病就得吃藥,但是同樣“是藥三分毒”的常識也是家喻戶曉,特別是發聲器官是比較容易受到藥物影響的器官,且嗓音問題往往需要長期服藥,還是會損害人體的其他器官。而藝術嗓音醫學就是教會人們在觸發嗓音疾病時如何不依靠藥物的幫助而使得發聲器官恢復正常,即便是病情什么嚴重,已經到了非用不可的地步,在藝術嗓音醫學的幫助下也是盡量減少藥物的使用,甚至會采用些比較巧妙的手段,即將藥物作用最大化來減輕病癥,最終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藝術嗓音醫學并不是“事后諸葛亮它主張在聲樂訓練之初就培養學生良好的發音習慣,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方法,通過調節學生在發聲時的呼吸狀態、共鳴狀態和吐字方法,同時利用嗓音按摩的手段來治愈一些嗓音疾病。藝術嗓音醫學可以向學生傳播很多護嗓保嗓的知識,按照藝術嗓音醫學提供的保健方法,長期堅持,相當于我們每天吃了“金嗓子”,可以有效地清咽利喉,對于咽喉紅胂,聲帶郁結、喉肌負擔重等問題都能得到有效緩解,同時還能夠使得人們發生的耐力和持久力増強,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如此以往,不僅我們的嗓子可以得到有效保護,我們的聲音也能更加悅耳動聽。
2.藝術嗓音醫學之嗓音保健
藝術嗓音醫學最主要的任務是對練習者喉部健康的保養與嗓子疾病的預防與醫治上。我們的喉是一個錐形管腔狀的人體器官,位于頸部的正中間,舌骨的最下部,往上是咽喉,往下是氣管,上邊的覆蓋物有皮膚、筋膜和肌肉,其支架是軟骨這部分的肌肉為喉部聲帶振動提供動力。經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喉部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作用的多樣性,它既是呼吸器官的一份子,也是發聲器官的重要參與者。喉部的重要組成部分聲帶和喉部肌肉是我們發音的主要載體,如果這兩部分受到損傷,我們的發聲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其實,這兩部分受到損傷一般都是“人為因素”,受到損傷的人往往都具有不正確用嗓或者濫用嗓的不良習慣。比如,喉肌勞損或者肌肉運動不協調幾乎都是由于過度發聲運動導致的,最終會導致聲門閉合不良,而咽喉炎則大都是因為長期過度使用嗓子或者放音方法錯誤導致的,這種主要癥狀就是喉部分泌物不斷增多但是卻感到喉部干燥,說話時比較疼痛。很顯然,聲樂學習者就是過度用嗓的人群,藝術嗓音醫學的融入,可以讓人們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喉部狀況,及時糾正不良發音習慣,減少病理情況出現。
3.嗓音保健注意事項
了解藝術嗓音醫學的人都知道,一方面,嗓音是我們正常的人體機能,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適度用嗓,一般而言喉部是不會受到損傷的。當然,聲帶是喉部器官的一部分,它的健康與否還同人體的整個狀態有關系,因此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保護自己身體健康不受損害,同時加強體育鍛煉,不斷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免疫力,這對于保護我們的嗓子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藝術嗓音醫學中指出,一些運動,諸如慢跑、游泳、仰臥起坐、羽毛球,對保護嗓子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喉部肌肉是發聲主要動力,過多使用嗓音者可以適當增加自身膠原蛋白的攝入量也增強這部分肌肉的彈性,富含較遠蛋白的食物主要有豆制品、海產品以及豬蹄。同時少吃冷食,我們高師的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在夏天喜食冷佽、冰淇淋等,這對于嗓子的傷害是巨大的,因為冷熱交替刺激會使喉部肌肉產生痙攣。此外,我們不能忽視外部環境對學生嗓音的影響,變化無常的天氣和污染(包括大氣污染、垃圾污染等)嚴重的環境都會導致學生呼吸系統疾,從而影響嗓音,基于此我們可以得知,高師聲樂教學應該遠離污染區,盡量為高師師生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最后,情緒對人的健康狀況的影響可能是老生常談了。《黃帝內經》是我國的第一部醫書,其中詳細記載了人的各類情緒對人體疾病的影響,因而,為了喉部健康,我們能夠擁有一個完美的嗓音,我們應該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情緒,正確釋放壓力
結語
我們可以得知藝術嗓音醫學在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對于高師聲樂教育教學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融入藝術嗓音醫學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盡管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藝術嗓音醫學在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還沒有廣泛普及,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其在高師聲樂教育教學中所提供的科學的方法論,不能不承認藝術嗓音醫學可レ為聲樂學習者提供更加科學、健康的訓練手段和方法,避免各類疾病的產生。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藝術嗓音醫學融入高師聲樂教育教學做自己的貢獻,從我做起,利用正確的方法保護嗓子,并將正確的方法傳播出去。
參考文獻:
[1]田雷.聲樂教學中如何有機融合嗓音的藝性和醫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2)
[2]劉穎,吳倩,郭群,等.嗓音醫學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藝術科技,2014,27(3)
[3]孫來法.藝術嗓音醫學與高師聲樂教學.皖西學院學報,2006,22(6)
[4]韓麗艷.我國藝術嗓音醫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8,42(2).
[5]車紅娟.歌唱嗓音的“藝”性與“醫”性發聲訓練淺探J.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