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有文章這樣描述臨床藥師工作:“正是臨床藥師,在指導臨床醫師開出合理處方上起到重要作用;他可以幫助臨床醫師如何對具體的患者在恰當的時間,使用合理、適量的藥物,并且考慮到治療價格的因素。同時他還能幫助患者知道怎樣、何時、為什么使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品;他受過高級培訓,成為了藥品方面的專家;他有很好的機會掌握此領域的最新知識及發展動態;他對于臨床醫生和患者來說都是一位知識豐富的顧問;他能夠在防止藥物錯用、濫用和不合理處方方面起到關鍵作用”,這充分體現了臨床藥師在臨床治療和決策中的價值。
近百年來,隨著化學合成和生物工程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制藥工業突飛猛進,各類創新藥物不斷應用于臨床治療各類疾病,但臨床用藥相關問題隨之而來,有數據表明,在發達國家,臨床治療失誤中由于用藥錯誤所占比重為10%~25%,在我國約為20%。由于用藥錯誤所致的患者不良反應、住院日延長、致傷致殘時有發生,給公共醫療衛生資源帶來沉重的負擔,如何減少臨床用藥錯誤迫在眉睫,臨床藥學工作的開展將起到重要作用。20世紀50、60年代,美國首先建立了“臨床藥學”這一新興學科,將過去傳統的藥學教育重點由“藥”轉向“人”。醫院藥學工作者除了完成傳統的藥品供應分發等工作外,還要到臨床去,參與醫師用藥,協助臨床選藥,提高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我國20世紀60年代醫院藥學工作者就提出應重視臨床藥學的問題。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臨床藥學學科和臨床藥師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步。自2006年起我國開展臨床藥師師資和學員培訓基地建設以來,培養了大批臨床藥師在臨床上開展合理用藥工作;2010年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衛健委)將臨床藥學納入臨床重點專科項目中,標志著我國臨床藥學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近十幾年來,醫院藥學工作者們全面開展了以合理用藥為核心內容的各具特色的臨床藥學服務實踐,深入臨床參與和指導合理用藥,進行治療藥物監測、藥物不良反應監察、藥物信息資料咨詢、結合臨床開展臨床藥學方面的研究以及培養臨床藥學人才等,充分顯示了臨床藥學在避免不合理用藥和防止濫用藥物所造成的危害、減少藥源性疾病的發生、提高藥物治療水平和醫療質量等方面的作用和價值。
近幾年來,在國家“健康中國”戰略方針的引領下,臨床藥學事業的發展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上海市衛健委自2016年起率先在國內開展省級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工作。在政府部門、醫療機構、臨床藥師等多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各醫療機構合理用藥工作取得新進展,藥事管理水平和藥學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公眾對藥品使用的科學認識逐步增強。
鑒于此,本刊特別策劃“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暨合理用藥藥學服務系列宣傳”項目,邀請國內知名醫療機構臨床藥學學科帶頭人,就臨床藥學技術進展、個體化藥物治療指導應用、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臨床藥學學科建設新思路等時代熱點話題,進行深度交流。
無論是醫學技術創新、臨床診療能力提高,還是人才培養、醫療安全,學科建設都是其重要的載體和基石。醫院學科建設首先要在明確學科定位的基礎上,制定發展目標和學科戰略,要適應群眾醫療新需求,聚焦學科方向,建立臨床藥學學科特色優勢。
隨著社會對用藥安全的重視,傳統的藥品保障供應型的醫院藥學已經不能適應整個社會的發展,人們迫切希望藥師能夠參與臨床治療,參與用藥決策,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的用藥方案。臨床藥學學科建設如同在弦之箭,不得不發。
2016年,上海衛健委頒布《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實施管理工作要求(試行)》的通知,正式啟動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18年,上海衛健委繼續推出《上海市區屬醫療機構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實施管理工作要求(試行)》的通知,在市級醫療機構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的基礎上,開展上海市區屬醫療機構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的建設。兩份文件的發布,旨在通過幾年的建設時間,實現提升上海市臨床藥學專科綜合實力、實施人才培養計劃、提高個體化治療指導應用、形成專業特色明顯的技術優勢和發展方向、擴大專科輻射能力等目標。
上海衛健委藥政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合理用藥工作,并加強了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考核工作。上海在這方面有較好的工作基礎,通過開展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將進一步形成長效機制,凸顯引領輻射作用。
自開展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以來,到目前為止,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三批共10家綜合性醫院、5家專科醫院和12家區屬中心醫院全部順利完成建設任務,獲得“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稱謂;另有10家區屬中心醫院2021年底可望驗收、授牌。各項目建設單位高度重視,投入了相應專項配套資金,并在人財物等方面予以了積極的支持。作為服務于臨床醫學科室并同時也直接服務患者的醫院重要業務科室,通過三年建設,各醫療機構臨床藥學學科在特色藥學服務、臨床藥學教學與科研、臨床藥學的管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高,并形成鮮明的專科特色和重點發展方向,臨床藥學專科綜合實力和整體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通過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內容之一的“推廣運用信息化實現處方前置審核”探索,變“事后干預”為“事前提示、事中預警”,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處方審核規則數據庫”,實現處方在收費前進行自動審核和審方藥師復核,以及進行干預和攔截,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合理。此項建設成果目前已在全市二、三級醫院全面推廣。同時,已有十多家區域中心醫院在探索建立信息化支撐下的區域處方審核中心,直接為轄區內的社區中心等提供專業的處方審核服務。
通過建設項目內容之一的“開設藥學門診”,有機結合藥學理論與臨床實踐,探索解決多種藥物、多個疾病同時存在下的聯合、復雜用藥問題,形成藥物重整和用藥指導的規范標準,積極推動藥學服務轉型發展。包括藥學門診、多學科聯合藥師門診和特定專科藥學門診,重點幫助患者實現藥物治療自我管理,以及對服藥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提供釋疑及處理建議服務。部分醫院還結合藥學結對幫扶工作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開設藥學咨詢門診。目前,全市已有119家公立醫療機構開設藥學門診,其中社區醫療中心有23家。
通過建設項目內容之一的“藥學人才隊伍建設”,借助本市開展的臨床藥師能力提升項目,積極選送及培養青年骨干藥師。截至目前,已有來自多家重點專科建設單位的72位藥師獲得上海市“優秀臨床藥師”稱號,17位藥師獲得“全國優秀臨床藥師”稱號,83位藥師獲得上海市衛健委“醫苑新星”稱號。27家醫院的臨床藥師數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服務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同時,臨床藥師深入臨床一線,與醫師并肩作戰,探索建立臨床藥師工作站,積極參與藥學查房、藥學會診、用藥病例討論和藥物治療方案制定等工作。并開展醫囑審核、藥物濃度監測、藥物基因學組檢測等工作,配合臨床醫師,不斷提高個體化、精準化藥物治療水平。
2021年3月1日,國家衛健委《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歷經半年的討論,正式實施。《管理辦法》的實施,對臨床藥師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作為上海市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的專家組組長,劉皋林教授告訴記者,他認為做好臨床藥學工作,提高用藥質量,對于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降低治療費用、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上海衛健委發起這個項目讓上海的臨床藥學學科發展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隨著這個項目的推進和完成,將帶動上海乃至全國臨床藥學的發展。同時他也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深,很多患者往往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如心臟病患者同時也可能患有糖尿病,聯合用藥機會與用藥種類增多,這就導致了藥物之間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大。專科醫生由于受到藥學相關知識水平的限制,在用藥方面不能顧及全部,所以臨床藥師此時便顯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學科建設是一個長期努力奮斗的過程,人才培養、團隊建設、藥學服務以及科研能力提升是學科發展的關鍵。隨著國家對基層醫療重視的不斷加強,以及慢性病患者在社區比較集中的客觀因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臨床藥學學科建設也迫在眉睫。未來上海市臨床藥學學科建設工作還將進一步聚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文件也正在制定和完善中。
臨床藥學學科建設任重道遠,但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