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瑩 童輝 殷武平 楊曉 袁祖華
摘? ? 要:為研究推廣適合湖南氣候條件的苦瓜春季嫁接育苗技術,于2017—2020年連續4年通過對湖南露地苦瓜春季嫁接育苗過程中不同砧木、不同接穗嫁接時期、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播期進行比較,開展了露地苦瓜春季嫁接育苗關鍵技術研究。結果表明,以皺皮絲瓜為砧木的苦瓜嫁接苗罷園時田間成活率可達87.5%,顯著高于實生苗及其他砧木品種,并且較實生苗增產423.15%;在接穗處于子葉期時采取常規劈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可達94.41%;3月上旬進行砧木、接穗播種,3月中下旬嫁接的成活率最高。從而總結出露地苦瓜春季嫁接育苗關鍵技術點,為促進湖南苦瓜嫁接育苗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苦瓜;露地栽培;春季;嫁接育苗
中圖分類號:S64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1)12-092-04
Abstract: To study and promote the spring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bitter gourd, suitable for Hunan climatic conditions. This study researched the key technology of spring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bitter gourd in open fields by comparing different rootstocks, scion grafting periods, different grafting methods and different sowing periods for four consecutive years from 2017 to 20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bitter gourd grafted seedlings with ZHOUPI LUFFA as rootstock reached 87.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eedlings from seeds and other rootstock varieties. The yield was increased by 423.15%.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conventional split grafting method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scion was in the cotyledon stage: 94.41%. The rootstock and scion sowed in early March were the highest, and 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in mid and late March was the highest.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spring grafting an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bitter gourd in the open fiel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tter gourd grafting and seedling industry in Hunan.
Key words:Bitter gourd; Open field cultivation; Spring; Grafting seedling
苦瓜是湖南春季瓜菜的主要種植作物,2020年全省苦瓜播種面積2.21萬hm2,種植面積較大的市州有永州市0.43萬hm2、常德市0.23萬hm2、邵陽市0.23萬hm2、長沙市0.22萬hm2(數據來源:湖南省農情信息調度系統)。由于多年重茬種植,近年來湖南省苦瓜基地連作障礙發生普遍,病害發生率達10%~50%,嚴重影響產量與收益,制約苦瓜產業發展[1]。嫁接栽培是克服土壤連作障礙和防控土傳性病害最有效的栽培措施之一,苦瓜嫁接育苗技術能有效解決土地連作障礙,減輕土傳病害危害,近年在生產中得到快速、大面積的推廣應用,防病增產效果顯著,在生產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5]。然而,受消費習慣、設施條件、嫁接育苗技術、人工成本及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湖南本土苗場除西甜瓜外幾乎不提供其他蔬菜作物的嫁接苗,苦瓜嫁接苗大部分來自廣西、湖北、山東等地。為了研究推廣適合湖南氣候條件的苦瓜春季嫁接育苗技術,為促進湖南苦瓜嫁接育苗產業發展提供參考,筆者于2017—2020年連續4年開展了露地苦瓜春季嫁接育苗關鍵技術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苦瓜品種為寶玉二號苦瓜,購自廈門市振閩種苗有限公司,砧木品種為皺皮絲瓜,購自長沙春潤種業有限公司,白籽南瓜東方長生、dtrs-17、創凡8號購自東方正大種子有限公司,云南黑籽南瓜、棱絲瓜青豐、瓠瓜短棒3號、白籽南瓜日本雪松購自山東壽禾種業有限公司,絲瓜苦砧1號、黃籽南瓜苦砧2號購自淘寶。
1.2 方法
1.2.1 不同砧木比較 試驗于2017—2019年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高橋基地進行,2017年春季首次以白籽南瓜東方長生、云南黑籽南瓜、皺皮絲瓜、棱絲瓜青豐和瓠瓜短棒3號為砧木,寶玉二號苦瓜為接穗開展嫁接砧木初步篩選試驗,主要觀察嫁接親和力以及田間長勢。2019年春季分別以云南黑籽南瓜、皺皮絲瓜、棱絲瓜青豐、絲瓜苦砧1號、黃籽南瓜苦砧2號以及白籽南瓜dtrs-17、東方長生、創凡8號、日本雪松9個砧木品種與寶玉二號苦瓜進行嫁接試驗。2019年4月2日嫁接,每砧木嫁接100株,3次重復,4月12日統計嫁接成活率,4月24日定植,如期記錄每次采收產量,折合667 m2產量=小區產量/小區面積×667(kg),增產率=(各處理小區產量-對照小區產量)/對照小區產量×100%,7月19日罷園時統計田間成活率。田間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設3個區組,每區組10個處理,寶玉二號實生苗作為對照(CK),每處理32株,小區面積為 8 m2,株間距0.50 m,行間距0.6 m,人字架栽培,常規肥水管理。
1.2.2 不同接穗嫁接時期、嫁接方法成活率比較
試驗于2018年春季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示范園基地進行,供試苦瓜品種為寶玉二號苦瓜,砧木品種為皺皮絲瓜。以子葉期的皺皮絲瓜為砧木,分別以子葉期、2葉1心期、4葉1心期(只取子葉上部頂芽)的寶玉二號苦瓜為接穗,再分別以三種嫁接方法(常規劈接、單子葉貼接和雙斷根劈接法)進行嫁接試驗,共9個處理組合,每處理組合嫁接108株(108孔漂浮盤1盤),3次重復,隨機區組擺放,嫁接10 d后統計嫁接成活率,播期安排見表1。
1.2.3 不同播種時期比較 試驗于2020年春季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示范園基地進行,供試苦瓜品種為寶玉二號苦瓜,砧木品種為皺皮絲瓜。供試大棚為中拱棚+小拱棚覆蓋、無額外增溫設施的單棟塑料大棚,以子葉期的皺皮絲瓜為砧木,子葉期的寶玉二號苦瓜為接穗,采取常規劈接法開展嫁接試驗。從2月中旬至3月下旬分批進行砧木催芽播種,接穗晚6 d開始催芽,具體播種時期安排見表2。共播種7批,每批3盤(108孔漂浮盤),如期記錄砧木、接穗播種日期,嫁接日期,出苗日期(2葉1心期),統計嫁接成活率(嫁接10 d后)、接穗從播種—嫁接所需時間以及從嫁接—出苗所需時間。
1.3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用Excel 2003 進行整理;運用 DPS 7.0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間差異采用新復極差法(SSR)進行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砧木比較試驗
2017年砧木初步比較表明,以皺皮絲瓜為砧木的嫁接苗表現出耐澇特性,在湖南6月多雨季節田間成活率最高;白籽南瓜東方長生嫁接苗始收期較早,前期長勢好,后期雨水多后死株較多;棱絲瓜青豐嫁接苗親和力好,田間長勢也較好,但棱絲瓜種子發芽率低,催芽較困難;云南黑籽南瓜嫁接苗產量較高;瓠瓜短棒3號與苦瓜接穗親和性一般。
由表3可以看出,2019年9種砧木與接穗親和力均較好,嫁接成活率均達到92%以上;不同砧木嫁接苗田間表現不同,罷園時田間成活率有一定差異。其中,皺皮絲瓜嫁接苗田間成活率可達87.5%,且顯著高于對照,dtrs-17和云南黑籽南瓜嫁接苗田間成活率均達80%以上;除苦砧2號外,其他8個砧木均有顯著增產效應,皺皮絲瓜、dtrs-17和云南黑籽南瓜的嫁接苗產量均顯著高于其他砧木和實生苗,皺皮絲瓜嫁接苗較實生苗增產423.15%。
2.2 不同接穗嫁接時期、嫁接方法的成活率比較
由表4可以看出,從接穗嫁接時期來看,子葉期嫁接成活率最高,其次是2葉1心期、4葉1心期,但不同嫁接時期之間嫁接成活率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在嫁接方法上,常規劈接成活率最高,單子葉貼接和雙斷根嫁接成活率次之,不同嫁接方法之間嫁接成活率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
由表5可以看到,不同接穗嫁接時期和嫁接方法的處理組合間有一定差異。其中,在接穗處于子葉期時采取常規劈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可達94.41%;4葉1心期時取子葉以上的頂芽進行常規劈接成活率次之,可達92.77%;其他處理組合嫁接成活率均低于90%,4葉1心期時采取單子葉貼接的方法成活率最低,僅為50.40%。
2.3 不同播種時期的比較
由表6可以看出,2月下旬播種的接穗,從播種—嫁接所需時間為10~13 d,嫁接—出苗時間為25~27 d;3月上、中旬播種的接穗,從播種—嫁接所需時間為8~9 d,嫁接—出苗時間為23~25 d;3月下旬播種的接穗,從播種—嫁接所需時間為8~9 d,嫁接—出苗時間為21~23 d。從嫁接時期來看,3月中上旬嫁接成活率基本保持在90%~91%,3月中下旬、4月1日嫁接成活率能提高到94%~95%,到4月9日嫁接開始成活率下降至93.52%。
3 討論與結論
選擇良好的砧木是嫁接栽培成功的關鍵,不同種類砧木有不同的特性,嫁接后,對接穗植株的抗性、產量和品質的影響都存在一定差異。關于苦瓜嫁接砧木的比較研究,廣西、海南等地的科研院所近幾年做的比較多,篩選結果多為絲瓜和白籽南瓜。李玉洪等[6]認為桂林地區利用水瓜(絲瓜)作砧木嫁接苦瓜,可解決當前苦瓜生產中的連作障礙、早衰以及不耐澇問題,值得大力推廣應用。伍壯生等[7]認為綜合性狀最優的砧木品種是白籽南瓜,適合作為海南楓木苦瓜的嫁接砧木,并可進行推廣應用。砧木好壞主要通過與接穗的親和性(通常用嫁接成活率表示)和共生親和性(包含嫁接后植株的生長、品質和產量等指標)的高低來衡量[8-9]。筆者試驗表明,以皺皮絲瓜為砧木嫁接苦瓜嫁接成活率高,在春季露地栽培時,田間成活率較實生苗提高121.69%,產量較實生苗增加423.15%,是湖南露地苦瓜適合的嫁接砧木,這與李大忠等[10]、黃興學等[11]認為絲瓜比較適合做苦瓜的砧木結論相似。
瓜類嫁接方法有插接、常規劈接、單子葉貼接、靠接及雙斷根嫁接等,插接法相對操作簡單,但是苦瓜接穗下胚軸粗壯,若選擇絲瓜做砧木,一般的絲瓜品種下胚軸均較細,插接較難插進去,對嫁接工技術要求較高。因此,筆者在不同嫁接方法比較的時候去掉了插接這一處理。近年來在西瓜甜瓜上應用較多的雙斷根嫁接法的嫁接苗根系確實發達,但是溫度較高時,苦瓜雙斷根嫁接成活率較難保證,而且與常規劈接和單子葉貼接相比,雙斷根嫁接對愈合環境的要求比較高,若育苗廠基礎條件較好,可嘗試推廣。本研究表明,在接穗處于子葉期時采取常規劈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似[11]。因為雖然常規劈接法操作最繁瑣,但是因為砧木與接穗接觸面相對較大,維管束相對容易聯通,愈合率高,而且對砧木接穗直徑要求相對不嚴,對于嫁接工技術要求也并不高。因此,設施條件一般的育苗廠剛開始做嫁接苗時推薦采用常規劈接法。
通過4年試驗,筆者認為適合湖南地區推廣應用的露地苦瓜春季嫁接育苗關鍵技術點是:以皺皮絲瓜為砧木,3月上旬進行砧木、接穗播種,3月中下旬在接穗處于子葉期時采取常規劈接法嫁接。
參考文獻
[1] 李玉洪,李業勇,蔣乃芬,等.苦瓜嫁接砧木的篩選與應用[J].長江蔬菜,2012(24):52-54.
[2] 曾學軍,韓群營,秦沖,等.工廠化苦瓜嫁接育苗關鍵技術[J].中國果菜,2013(5):21-23.
[3] 胡繁榮,羅軍,劉健,等.苦瓜可持續生產的土壤障礙與調控措施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18(9):93.
[4] 先本剛,詹成波,張建軍.碧秀苦瓜嫁接網式配套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0(7):14-15.
[5] 萬春鳳.不同砧木嫁接對苦瓜品質及抗病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559.
[6] 李玉洪,李業勇,蔣乃芬,等.苦瓜嫁接砧木的篩選與應用[J].長江蔬菜(學術版),2012( 24 ): 52-54.
[7] 伍壯生,廖道龍,高芳華,等. 苦瓜嫁接砧木品種比較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5):151-153.
[8] 陳亞麗.甜瓜嫁接親和性連鎖分子標記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3.
[9] 孫麗麗,徐揚,郭世榮,等.不同砧木嫁接對番茄成活率、生長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4,37(5):55-62.
[10] 李大忠,康建坂,李永平.苦瓜嫁接砧木的篩選[J].農業科技通訊,2013(3):104.
[11] 黃興學,周國林,朱進,等.不同砧木和嫁接方式對嫁接苦瓜植株生長的影響[J].長江蔬菜,2012(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