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何夫
在中世紀中后期的歐洲曾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最神秘的森林深處,游蕩著一群頭上長著角的“馬”,它們又被稱為“獨角獸”。這些神圣動物的角有強大的魔力,可以探測并解除毒素和污穢。
但事實卻是,并不存在什么森林獨角獸,它們是來自遙遠的北冰洋冰蓋邊緣,大名鼎鼎的哺乳動物——角鯨。
雖然名字里有個“角”,但一角鯨的“角”是一根極端特化的牙齒,這根牙齒在雄性一角鯨的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呈螺旋狀生長,最終探出嘴部,形成一根長長的“角”。只有少數雄性一角鯨能長出成對的“角”,極個別雌鯨也會長“角”。
在知道這根“角”的本來面貌后,很多人大概會好奇:長了這么一根(有時是兩根)外形怪異而別扭的牙齒,一角鯨們的其他牙齒要往哪放呢?答案很簡單:不需要!
雄性一角鯨的嘴里通常只有孤零零的一根長牙,而雌性則根本沒有。換句話說,后者事實上已經難以被稱為“齒”鯨了。但這并不影響它的捕食:與那些長著二十顆左右鋒利錐形牙的近親兄弟——白鯨一樣,一角鯨沒有“咀嚼”的概念,甚至不能咬任何東西。一旦發現獵物,它們就會迅速靠近,然后張嘴吸水,通過海水壓力將魚直接送進嘴里。這種“吸食式”捕食模式并不需要強健的牙齒,只需要靈活地將嘴對準目標。正因如此,一角鯨和白鯨的頸椎可以靈活地朝多個方向扭動。至于那根長牙的用途,目前主流的解釋是:這是向雌性夸耀自己生存能力的工具。
雖然在所有鯨類中,一角鯨的牙齒算得上是最獨特的,但在齒鯨這個大家族中,各種“相貌清奇”的牙層出不窮。
與嘴里長著鯨須、以過濾小魚蝦和其他細小甲殼動物為生的須鯨不同,齒鯨的嘴里長有牙齒,并且也是主動狩獵的鯨類,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個個都像陸地上狩獵的哺乳動物那樣有著一口尖牙利齒。相反,相當多的齒鯨都出現了顯著的牙齒退化現象,比如抹香鯨。
現存的抹香鯨類只在下頜上長有牙齒,而決定這一切的,是它們的食性。作為最大的齒鯨,抹香鯨家族曾一度繁盛,各種大型掠食抹香鯨在中新世與上新世的海洋中扮演著頂級掠食者的角色,其中包括龐大的梅爾維爾鯨和各類顴突抹香鯨。這些巨型抹香鯨擁有掠食動物典型的巨大牙齒。不過,在經歷了漫長的衰敗之后,掠食型抹香鯨已消亡殆盡,現代深潛型抹香鯨的主要捕食對象不再是大型魚類和其他鯨類,而是在深海無光帶中活動的巨大烏賊。而小抹香鯨類的主食同樣也是那些塊頭較小的頭足動物。在整個捕食過程中,牙齒頂多只起到輔助固定獵物的作用。
齒鯨中牙齒功能“相對正常”的是海豚科,比如虎鯨、領航鯨、小虎鯨等黑鯨類。作為食性廣泛、腦形成商數①很高的主動掠食者,這些海洋殺手的吃飯家伙就是那一口尖利的圓錐形牙齒。因此,它們相當懼怕牙齒遭到損耗。與各種大型鯊魚不同,鯨類的牙齒無法持續更換,這意味著,它們會持續磨損——特別是在經常撕咬堅硬物體的情況下。許多以鯊魚(表皮粗糙堅韌)為主食的虎鯨群落中,三四十歲的中年鯨的牙齒經常遭到嚴重磨蝕。
為了減少牙齒的損耗,虎鯨們會避免像鯊魚一樣見到獵物就一通亂咬,而是更傾向于通過團隊合作采取巧妙的戰術,將獵物制伏。例如,以其他鯨類為食物的虎鯨群落懂得分工合作,將帶崽的母鯨和幼鯨分開,或者通過碰撞、擠壓手段,將獵物壓制在水中溺死;而捕捉鯊魚的虎鯨則會將鯊魚撞暈,或者將其翻倒過來致其昏迷。
相較之下,許多完全依靠捕魚為生、有著突出吻部的近岸海豚與淡水豚們,牙齒則向著另一個方向演化:它們的牙齒數量眾多,小而尖銳,外形就像是整排釘子,排列在細長的吻部,確保可以有效地夾住那些滑溜溜的魚類。在渾濁淡水中行動的恒河豚與亞河豚就是其中的典型,前者的釘狀牙齒甚至在嘴部閉合后,仍會交錯伸出嘴外,它們浮出水面時容易讓人誤認作長吻鱷。
除了淡水豚外,港灣與河流入海口區域活躍著另一些小型鯨豚類動物——鼠海豚。這些體長不到兩米的“迷你”齒鯨與海豚有些類似,不過它們吻部突出不明顯,最大的差別就在牙齒:鼠海豚的牙齒呈相對扁平的鏟狀,更便于切斷、撕裂獵物。在鼠海豚中,我國通常有可能見到的新鼠海豚(也叫“江豚”)是這方面的典型。它們的牙齒寬而扁,看上去很像撲克牌里的“黑桃”圖案,與白鱀( jì)豚那種更適應在淡水中捕捉魚類的錐形尖牙有顯著差異。
不過,在齒鯨之中,牙齒變換花樣最多、差異最大、最奇特的,其實是喙鯨類。這些孤獨的遠洋鯨類全都是深潛好手,往往只有在死亡后被沖上海岸時,才能被人類發現。就像抹香鯨一樣,大多數喙鯨的食物是深海頭足類動物,這意味著它們自然而然地會發生類似抹香鯨的退化。但抹香鯨好歹還保留了兩排大牙,而大多數喙鯨,比如南瓶鼻鯨、北瓶鼻鯨和多種中喙鯨只剩下雄性有牙,且只在下頜上存留了兩到四顆,長在下頜的前端和中央,作為打斗和炫耀的用具。
在中等體型的喙鯨中,長齒中喙鯨和其他喙鯨相比,最顯眼之處便是那對長牙。雄性長齒中喙鯨在成年后,長牙就會無限生長,并在吻部上方開始彎曲。進入老年的雄鯨中,有些長牙會長到超過三十厘米,在相互彎曲后將吻部包裹住,甚至最終讓它們無法完全張開嘴。不過,作為一種以吸食方式捕食頭足類動物的鯨,就算嘴部只能張開一條細縫,長齒中喙鯨也能繼續在海溝深處狩獵章魚和槍烏賊。
雖然名為“齒鯨”,但除了虎鯨等少數種群外,多數大型齒鯨類的牙齒都高度退化或者特化,很少有具備正常功能者,反倒更多地被用作雄性相互競爭與自我炫耀的工具。當然,這不過是自然選擇下的常態。在生存壓力面前,沒有任何一種不必要的遺傳性狀是不能被拋棄的,即便是那些頂級掠食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