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椽牟
導語
關于“鬼壓床”的話題,咱們以前也有講到過,它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夢魘,醫學上又叫“睡眠癱瘓癥”。夢者因為夢魘的困擾,嚴重影響了考試的發揮,甚至還影響到日常生活,那他應該怎么辦呢?
我現在讀高一,在我初三的時候開始做一些奇怪的夢,夢的內容千變萬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在結尾的時候會夢到自己掙扎著起來,就像鬼壓床一樣,然后就開始了第二個夢,于是就又掙扎著起來,重復幾次以后,就突然醒了。而且每次起來以后都感覺特別困,好像沒睡覺一樣,到了第二天根本聽不了課,老師一直說我。但我也沒辦法,最后中考失利,沒能考上好的學校。說起來都是淚,如果能正常上課的話,我一定可以考到好學校的。
現在到了高一,做這種夢的次數少了,每天都很精神。我超級喜歡這種感覺。但有時不可避免還是會做那樣的夢,我很擔心以后還會跟初中時一樣!
對于夢魘或者“睡眠癱瘓癥”,很多人一生中都會遇到,所以大家不要為此太過焦慮和擔心。
夢者訴說初三階段開始頻繁出現這樣的夢,而到了高一階段就幾乎消失了。顯然,這與夢者在那段時間面臨中考的學習壓力與考試焦慮有直接關系。科學研究已經確定此種癥狀與壓力有關,且多發于青少年以及年輕人。此類人群通常壓力過大,經常熬夜,作息時間不規律,出現失眠以及焦慮等情況,這些因素都是可能造成夢魘的原因。當然,除了這些心理因素外,生理上的原因也會導致夢魘出現,例如被子太厚重或者手壓到了胸部影響呼吸,或者由于鼻炎、哮喘等疾病影響了呼吸。
夢者的敘述中沒有描述具體的夢境,只是有這樣的一段描述:“結尾的時候會夢到自己掙扎著起來,就像鬼壓床一樣,然后就開始了第二個夢,于是就又掙扎著起來,重復幾次以后,就突然醒了”。研究發現,夢魘常常發生在淺度睡眠階段,尤其是剛睡著或者快醒來的時候,夢者則通常是在快醒來時發生夢魘。為什么夢者不是第一次出現夢魘的時候就徹底醒過來,而是要重復幾次掙扎后才醒呢?生理上的原因是睡眠嚴重不足導致的。初三階段學習時間長,課業重,休息時間不充足,加上夢者又是偏敏感的人,在這樣的狀態下睡眠質量也不高,可想而知夢者的困倦程度就非常大,以至于白天非常困聽不了課。太困的人,不容易被叫醒,醒一下又會進入新的夢境。
心理層面的原因呢?夢魘—掙扎—夢魘模式的反復出現,反映的恰是夢者當下內心的焦慮和掙扎。夢魘后醒來的感受,通常跟夢者當下現實中的狀態是契合的。重大考試不僅是考驗智力,也是考驗耐力和意志力的時候。在繁重的學習負擔和考試壓力下,夢者身心都遭受著巨大的煎熬,堅持與放棄的念頭時常縈繞在心頭。不斷掙扎的夢魘表現出了夢者內心放棄與堅持之間的沖突,也有中考對夢者帶來一波又一波心理沖擊,內心無法平靜的心理意涵。
睡眠不好,加之這些心理沖突導致了內在精力的大量消耗,身心狀態無法得到及時的補充和修復,才會表現為夢者說的“好像沒睡覺一樣”,影響了中考成績。以至于夢者到了高一還心有余悸,且對未來充滿了擔心。那么,時常有夢魘情況的人,應該怎么做呢?
1. 接納夢魘。告訴自己這幾乎是人人都會遇到的正常現象,它沒有實質性傷害。試著去接納它可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排斥或否定它。例如,有些人長期失眠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接納自己偶爾出現的失眠,不想失眠,害怕失眠,擔心失眠,結果卻更容易失眠。恐懼和擔心只會讓夢魘變得更加可怕,甚至可能更為漫長。
2. 進行放松訓練。找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先腹式呼吸3 次,隨著每次呼吸,身體感覺到越來越放松。然后從頭到腳,每個部分依次進行放松,感受軀體放松的感覺。整個過程要緩慢,呼吸要深長。放松訓練可以有效緩解身心的緊張焦慮感,可以在睡前和夢魘醒來后進行。剛開始做放松訓練時的效果可能不太好,平時多練習,就會找到放松的感覺了。當然也可以尋找其他的放松技巧來練習。
3. 冥想。將注意力向內聚焦在一個強有力的、情緒積極的“內部意象”上。比如考試焦慮者可以想象自己曾經考試成功的經驗,或者想象這次考試自己考出理想成績的場景,想象的內容盡量具體細致,仔細地覺察身心的感受,并記住這樣的美好感覺。在緊張焦慮時,可以嘗試去喚醒這樣的感受。冥想與放松訓練配合使用效果將更好。
4. 心理咨詢。以上的方式可以有效減少夢魘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但如果夢魘還是嚴重影響了自己的身心狀態,說明心理層面有太多需要去關注和處理的內容,建議積極尋找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治療師的專業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