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永昌鎮中心幼兒園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春江街道中心幼兒園
足球作為一種挑戰性、對抗性的綜合體育活動,不僅能發展身體平衡力、承受力、跳躍力等多種能力,更能培養幼兒抗挫力、意志力、堅持性等品質。自幼兒園足球納入“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規劃”后,足球開始進入到幼兒園。我園在幼兒園中率先開展游戲化的足球課程,對幼兒階段的足球啟蒙教育進行實踐研究。
1.足球課程的核心價值
一是培養持續一生的運動興趣。3~6 歲是運動興趣產生、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建立起來的運動興趣將可能持續一生。足球是培養幼兒運動興趣的第一運動,不僅能讓幼兒很快建立對足球的興趣,愛上足球運動,更重要的是通過足球運動產生的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也會遷移到其他運動之中,讓幼兒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和運動心理。
二是培養勇敢堅持的良好品質。足球對幼兒良好意志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與能力的培養有著重大意義。足球讓幼兒在不斷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滋味中,變得堅強、勇敢、機智、果斷,懂得合作、團結。
三是促進幼兒體、心、智全面發展。足球運動不僅是高價值的運動項目,能夠使幼兒的運動認知、運動興趣、運動習慣和運動技能得到高效開發,而且還能開發幼兒心理素質和智能素質,這是其他許多運動所做不到的。足球運動是普及性極好的體育運動,它的全面性能夠從根本上有效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讓國民具有強健的體魄。
2.我園足球運動探究的實踐積淀與優勢
2011年,杭州市足球辦選擇春江中心幼兒園為足球進幼兒園的首批試點園之一。2012年5月,我園承辦了浙江省幼兒體育大會暨浙江省首屆幼兒足球表演大賽,在比賽中我園取得了團體第一的好成績。2012年,我園被評為浙江省校園足球承辦省級賽事活動先進單位。我們著力于以課題引領研究、以游戲推動活動,以活動促進發展,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至今,已經有十多項足球課題榮獲杭州市級以上榮譽。2014年,央視體育頻道“誰是球王”拍攝的我園“童童的一天”足球活動紀錄片,在央視黃金時間進行了專題播放。由此幼兒園的足球特色初露端倪,圖1為我園走過的歷程。
幾年來,我園的足球特色活動在不斷的實踐探索和研究中,從零散到局部,經整合到整體,從碎片到全面,逐步積累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足球課程,助推了幼兒在玩轉足球中健康成長。
圖1 春江中幼:足球進校園歷程
夸美紐斯的運動是幼兒天性:強調“運動是幼兒的天性,主張采用游戲、跑跳及球類活動,提出為兒童選擇安全的運動性游戲,認為游戲可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與發育”①。為幼兒園引進足球提供了支持,為足球運動的游戲化操作提供了方法。
盧梭的教育必須順應兒童天性發展的自然歷程:強調“教育必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②。盧梭的順應兒童對遵循幼兒足球的動作發展序列提供了課程行進原則。
皮亞杰的有意義的建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有意義建構”理論為幼兒園足球環境營造提供了方向,也為幼兒識足球、玩足球的經驗活動提供了方法和支撐。
我們的課程理念是沐浴陽光,快樂奔跑,讓孩子的成長看得見。
(1)“沐浴陽光、快樂奔跑——快樂玩”:讓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享有充足的游戲時間和游戲空間,確保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在游戲中健康成長。
(2)“讓孩子的成長看得見——自主學”:關注幼兒的生活經驗,解讀幼兒的興趣與需要,讓幼兒在自主、快樂的環境中獲得全面發展。
設置的內容分為識足球——玩足球——賽足球三大脈絡進行,本著循序漸進、游戲化、協同開發等原則從四大路徑著手實施,開展四種評價。
課程總目標:成為身體棒、習慣好、品質優的陽光兒童。
身體棒:有優秀的身體素質,發展協調性、速度、靈敏性、平衡性,達到身體、智能協同發展。
習慣好:運動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品質優:運動中培養勇敢、合作、抗挫的社會性能力,身體、心理協同發展。
以兒童發展為基本出發點,順應兒童運動發展順序,關注與兒童生活相契合的經驗的獲得,在《指南》基礎上刪選課程內容。
1.識足球
《指南》中提出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我們將足球和五大領域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在掌握足球知識的同時,讓孩子在足球文化領域中獲得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
在主題式活動內容上,幼兒園依據課程目標、幼兒年齡特征、動作發展關鍵期等,有目的、有計劃地編制足球主題活動,如小班段主題為《足球小精靈》;中班段主題為《玩轉足球樂》;大班段主題為《足球比比樂》。在各領域的教學內容中,設計的主題網絡主要從足球秘密、足球之家、足球創想、足球轉動、足球故事等幾個活動著手,篩選或設計適合各年齡段的足球活動,并將其與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和幼兒的一日活動整合起來,實現足球知識內容在五大領域中的均衡。
2.玩足球
玩足球專項活動中,我們選擇與足球相關或相近的內容,從基本動作、足球技能及規則培養三個方面著手。
基本動作包括走、跑、跳、踢、轉、拋接、投拍、推拉、懸、團身、滾動、鉆、攀爬、平衡等動作。
足球技能包括正腳背顛球、腳弓帶球、正腳背帶球、腳弓傳球、腳弓射門、正腳背射門、腳底拉球、腳弓扣球等。
規則培養包括對抗、協作、挑戰等方面的規則,教師將其改編、創編成為適合幼兒運動要求且幼兒喜歡的足球活動,讓幼兒玩轉足球。
3.賽足球
“賽足球”中主要讓幼兒感受和體驗足球魅力和運動精神。內容包括“足球三節”,分別是炫動足球節、足球運動會、足球嘉年華三個綜合的足球競賽活動,如炫動足球節中的班級足球聯賽,在準備、訓練、加油中讓幼兒體驗成功,在競賽中感受體育精神。在足球運動會中,與家長、社區、街道等單位協作開展活動,拉近幼兒與足球運動的距離,提高幼兒的運動素養,促進家園合作。
環境浸潤,讓孩子走近足球:通過對幼兒園環境的統一規劃,采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構建多元的足球環境,讓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與足球對話,與足球互動,體會足球精神。
1.物質環境
基于園所歷程的足球文化墻:文化墻中展示了從2012年春江中幼對足球元素的發現、發展,到如今的沉淀、發光歷程,最為顯眼的版塊里有歷屆“足球小明星”,凸顯出“跌倒不怕,勇往直前”的精神。
基于季節節日的足球宣傳墻:在幼兒園大廳,幼兒和家長們結合季節和節日將足球元素和氛圍營造相結合。通過照片和文字的方式記錄制作的過程和心得體會,讓家庭走近幼兒園足球,激發幼兒對足球運動興趣。
基于動作發展的足球互動墻:從幼兒角度出發,創設“跟我學、和我玩、與我說”三種類型的互動墻,讓孩子們在學學、玩玩、說說中去體驗足球的基本動作、技能等。
基于幼兒運動的足球評價墻:是幼兒把每天的運動情況記錄在墻面的一種評價記錄,便于幼兒展開統計、討論,便于教師提供支持性的策略。
2.文化環境
良好的足球文化環境是多元的,互動的,會讓足球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幼兒園策劃的“足球三節”活動中,以個人、班級、年段、幼兒園等多種組織形態為基本活動單位,開展各類足球活動。
首先是氛圍渲染,通過幼兒園網站、家園聯系欄、海報、園報、班級環境等形式進行宣傳,營造足球文化環境和氛圍,宣揚足球的歷史、足球知識等,在幼兒園營造一種處處是足球,處處有足球的氛圍。
其次是策劃準備,我們會群策群力,在前一年的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提升。召集教師會議,將前一年的不足之處進行相應調整,部署工作內容和要求;召開家委會會議,讓家長參與了解,并提出寶貴建議。
再次是開展豐富的活動,結合每個年齡段的年齡特征,開展不同的活動,有親子活動、同段活動、以大帶小活動等,特別是幼兒足球聯賽,采用以班級為單位的單循環賽制,家長們當啦啦隊,都積極參與,氣氛異常激烈,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足球的魅力。此外,開展教職工足球聯賽和教職工足球技能培訓,提升教職工的足球專業素養,培養對足球的熱愛之情,拉緊了同事的心,形成濃濃的情。
最后是展示活動,通過活動、照片、園刊等形式展示幼兒足球的精彩瞬間。
近年來,幼兒園形成了一系列足球課程資源,編寫了《足球特色課程綱要》《指導手冊》《活動設計》等刊物,匯集了足球特色課程的若干課題成果及論文。特色課程被評為第二屆浙江省精品課程。課程實施以來,激發了幼兒的足球興趣,促進了幼兒健康領域核心經驗的形成,主要體現在育體、育心、育性三方面,不僅促進了幼兒的身心發展,幼兒的品質也得到優化。
幼兒園被評為全國足球示范基地;浙江省幼兒體育與健康教學實驗基地。《基于游戲的幼兒足球課程開發與實施》在《上海教育科研》發表;《“1+N”模式:幼兒園足球特色建設的路徑設計與實踐》在《中小學教材教學》發表,相繼多篇相關文章發表,促進了幼兒園足球特色建設。
注釋
①戴本博.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②陶金玲.教育即順其自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