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四川 成都 611330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部署》,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促進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生態。方便進一步開展信息化環境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著力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建設適應信息化教學需要的專業課程體系,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也為了使校賽和省賽、國賽無縫對接,通過校賽選拔出優秀的教學團隊參加省賽,學院決定以“新時代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提升項目”為主要途徑,通過以賽促教的方式,幫助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提升自身信息素養,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
(一)研究目的、內容、意義。探索職業教育移動教學的評價標準,完善移動教學的激勵機制,營造移動教學的濃厚氛圍,推動移動端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本研究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依托,通過對本單位舉辦的兩屆“超星杯”移動教學大賽的分析研究,總結概括出基于學習通的課堂教學案例經驗,尋求引導民辦高職教師積極運用學習通APP激活課堂教學,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助力民辦職業院校職業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
(二)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四川某民辦職業院校中參與“超星杯”移動教學大賽的部分學生和教師以及參與前期培訓并未參賽的教師為調查對象。
(三)研究方法
1.調查法:通過對部分老教師和學生先前使用學習通的情況做調查,以了解學習通使用情況的歸因分析。
2.訪談法:通過訪談使用和未使用學習通的教師和學生,了解在使用學習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便于分析優缺點。
3.參與觀察法:在對學習通的使用過程中,筆者有幸親自參與實施了一屆超星杯的移動教學大賽,在實施過程中充分觀察了解了研究對象的使用情況。
通過對完整的一學期,如(2019年3月20日-2019年6月31日),即參賽教師所在教務處系統規定的課程開課至結課的完整周期中,科任老師所帶班級的課前、課中、課后的教與學活動痕跡及本學期結束后,后期的使用和報名情況的統計分析,總結學習通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前期根據學院移動教學大賽的要求進行報名、培訓,并使用學習通,在使用過程中了解教師和學生對待使用學習通的態度。后期通過大賽主辦方公布的使用數據跟對比第一、二屆老師報名情況,進一步深入分析學習通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與學生而言。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學生對使用學習通持反對態度。在對上下兩個學期學生使用學習通情況進行對比,發現部分學生在上一次使用過后,第二學期就已經卸載了學習通app,不會持續使用。
產生該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第一次使用是在科任老師為了完成移動教學大賽的教學任務要求下進行的,并非出自于自我意愿。其次,在使用過程中,同一班級,有較多科任老師發布線上測試,課后討論,加之平時操作類作業較多,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并未體驗到使用學習通的樂趣。再次,部分教學樓硬件設備跟不上,比如網絡不通,而學生的app簽到時間有限,導致學生多次簽到,簽不起的情況出現。另外,安裝此app后,部分學生手機卡頓,內存不足,這些情況使得學生對使用學習通進行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而催生出另一種現象的產生,即代刷網課服務。如下圖所示:

(二)與教師而言。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教師使用超星學習通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部分教師對使用學習通app系統進行教學興趣不高。在對兩屆超星杯移動教學大賽,教師報名和使用學習通情況進行對比時,發現第一屆參加智慧課堂教學名師培訓的部分教師,在培訓完后,壓根就沒有使用過超星學習通app。同第一屆報名情況相比,發現第二屆報名人數出現明顯的下降,很多第一屆報名的教師,第二屆沒有再去報名。二是使用率不高,尤其是理論性的課程,其使用學習通進行教學的頻率并不明顯。
導致上述情況出現的原因有:首先是超星學習通部分功能設置繁瑣,不僅會增加教師工作量,還比較浪費時間,容易使一節完整的課堂教學變得支離破碎,學生的專注度也會受到影響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其次,部分教師認為,超星學習通上面的一些功能,常用的就那么幾項,比如,簽到、搶答、選人、評分和測驗(如圖所示)等。

而搶答、選人、簽到等通過傳統的方式更為方便,省時省力,在學習通上進行時,要提前設置好相關搶答問題,再到當天課堂上停下來,打開app發布該任務,耗時較多。測驗更繁瑣,不能直接導入測驗題目,需要逐條輸入,不如word來的簡捷。再加之民辦高職院校老師課時任務重,一天基本滿課,故更不愿花費精力在學習通上浪費時間。此外,部分教師覺得學習通輔助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對其的使用率就更加的降低了。
(三)與學校而言。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課堂教學變革已經成為時代不可逆轉的趨勢,如何開展職業教育課堂變革?如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何為“智慧課堂”?學生為“未來而學”,我們教師應如何為“未來而教”?是職業院校不得不考慮的一項議題,本著開展職業教育課堂變革的目的出發,民辦高職院校開展以“移動改變教學”為口號,促進學院教師使用以學習通為主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工具開展課堂教學,進行信息化教學實踐,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是必要的。一來,能在此基礎上為學院參加省高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做好準備。二是通過以賽促教的方式,幫助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提升自身信息素養,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
(一)學生對超星學習通的認知較低,應加大對超星學習通的宣傳力度,調動學生使用學習通進行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使用學習通的滿意度;
(二)建立和完善超星學習通app,讓使用者能感受到方便、快捷;
(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使用學習通的熱情,適當完善學校的硬件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