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輝,劉 彥,張 強
(新疆財經大學體育部,烏魯木齊 830000)
“十三五”時期,國家旅游局預測中國將有1.5億游客沿著“一帶一路”旅游,并產生大量旅游消費[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是國內其他地區城市與中亞地區貿易往來、溝通交流的關鍵地區。體育旅游不僅深受各國人民歡迎,也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實施“旅游興疆”戰略能夠促進新疆經濟的快速發展。
SWOT分析法是管理學中對戰略規劃的一種方法,通過對外部面臨的機會與威脅及對內部優劣進行綜合分析,找到更適合外部環境變化和發展的策略。對新疆體育旅游發展進行SWOT分析,找出新疆體育旅游業潛在的機遇與威脅,為新疆體育旅游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根據研究需要,閱讀大量相關的學術論文、學術期刊、體育專著等,通過互聯網,檢索“一帶一路”倡議和與新疆體育旅游相關的書籍和文獻。
地理位置優勢。新疆地處第二條歐亞大陸橋,可聯通中外,橫貫東西。作為世界有名的體育旅游地區,是連接中亞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紐帶。新疆是三山夾兩盆的地勢,三山指阿爾泰山,位于新疆北部,昆侖山位于南部,而天山作為新疆的標志性自然景觀位于新疆中部。兩盆是指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準噶爾盆地。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及地理位置,吸引著中亞國家的目光,同時也促進了新疆體育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為發展新疆體育旅游創造了良好的平臺。
自然環境優勢。新疆共有48個旅游項目入選《2017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名錄》[3]。新疆平均每個縣有14.1處體育旅游資源,為旅游業提供了有利的客源市場。在《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列出的68種旅游資源類型中,新疆有56種,占全國實體類型總數的83%,居全國首位[4]。新疆具有多樣化自然資源的特點,比如徒步旅行、沙灘運動、登山、攀巖、沙漠徒步越野等體育旅游項目都能在新疆實現。新疆特有的冰雪運動資源能為滑雪愛好者提供最優質的冰雪旅游資源。
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新疆是一個融入了多民俗文化的地區,具有鮮明的民俗體育旅游特征。由于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地理環境及獨特的多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和信仰共存模式,新疆有著豐富的傳統體育運動。新疆共有629項傳統體育項目,280項傳統體育活動[5]。將體育與旅游更好地融合,能夠大力發揮新疆的地理、自然資源及民俗文化優勢。新疆擁有眾多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特別是較為偏遠的地區保存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當珍貴的傳統民族風俗習慣。各民族的特色體育形式萬千,別具一格。
新疆的民俗文化特色為新疆民宿體育旅游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于形成個性化的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更好地突出新疆體育旅游產品特色,最終達到提升新疆旅游產品知名度的目的。新疆的傳統民俗文化旅游,如賽馬、那達慕大會等均具成為新疆體育旅游品牌的條件。
1.2.1 交通不便、距離較遠
新疆地處中國西北角,交通不便是新疆體育旅游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蘭新高鐵作為甘肅通往新疆的唯一一條高鐵,是游客乘坐火車從內地前往新疆的必經之路。作為全世界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全長1 776 km,若游客選擇火車為交通工具,來回需要花費1~5 d,甚至更長。路程花費時間太長,使得大部分游客不愿選擇乘坐火車。若選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機票價格昂貴,折扣力度較小,使得部分游客也不愿意乘坐飛機。實際距離和心理陌生感會使游客來新疆體育旅游的欲望大大降低,這也直接影響了游客的旅行體驗和可進入性。來新疆的機會較少是新疆體育旅游面臨的主要問題。新疆的景點較為分散,路程長的問題較為突出。
1.2.2 經濟活力欠缺,民間投資能力不足
近年來,新疆接待游客人次總數和旅游業總收入雖然保持逐年遞增態勢,但相對于全國其他發展較好的城市來說,新疆旅游業增長速度比較緩慢。地方政策配套設施不完善,落實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管理服務還存在缺失疏漏,導致民間投資能力明顯不足。
1.2.3 新疆體育旅游季節性強
新疆位于北緯37.04°~48.5°,因緯度較高,冬季較長。為了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改變新疆冬季旅游業的低迷狀態,新疆依托冰雪資源優勢建造了絲綢之路滑雪場和阿勒泰將軍山滑雪場,使游客在冬季能夠深度體驗新疆的冰雪體育旅游,促進了新疆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從總體開發進度來說,新疆的冰雪活動發展緩慢,缺乏宣傳。在旅游旺季,各旅游場地設施及旅游服務質量難以滿足游客需求。到了淡季,新疆體育旅游景區又會存在場地、設施閑置等問題,客源市場主要集中在某一季節,很難將體育旅游全年或每個月份的客源市場進行平均分配[6]。
1.3.1 “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會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讓沿線國家與中國交流合作的機會,加上政府大力支持新疆特色體育文化的推廣,可以讓世界更好地認識新疆、了解新疆特色體育旅游業,推動新疆體育旅游業的發展。打造旅游知名品牌,豐富旅游產品體系,形成新疆旅游的鮮明標志,提升新疆旅游整體形象。這些政策的支持為新疆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時機。
1.3.2 政策支持,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新疆將全面實施“旅游興疆”戰略。圍繞打造旅游經濟強區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完善旅游發展規劃和重點區域旅游規劃,編制重點旅游項目、重點旅游線路專項規劃,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旅游收入增長40%以上。為了新疆經濟的蓬勃發展,國家給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國家各項政策措施為新疆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更有利和開放的投資環境及消費市場。應不斷完善新疆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體育旅游景區信息化基礎建設,提升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旅游功能。
1.3.3 國際間交流的頻繁和深入
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往較之原來更加頻繁和深入,有助于進一步推動我國現代化進程和我國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多元化發展。烏魯木齊縣體育休閑產業徒步道入圍精品線路;中國國際露營大會新疆站、環艾丁湖摩托車拉力賽入選精品賽事。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的有中國新疆環賽里木湖公路自行車賽、江布拉克精品線路,其中江布拉克連續三年獲評全國十佳精品線路。國際交流不僅推動了我國體育旅游、文化旅游的發展,也將我國體育旅游水平很好地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給新疆體育旅游業提供了展現平臺。
1.4.1 周邊環境旅游業競爭激烈
發展新疆傳統體育既要保持自身特色,也要順應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但如何將兩者結合是新疆體育旅游應解決的問題。
各省市區都在全力推廣和創造自己的旅游精品路線、旅游產業品牌,如黑龍江、遼寧、吉林三個省通過舉辦各類冰雪賽事提高了自身體育旅游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寧夏的沙漠、內蒙古的草原等都已形成完整的旅游體系。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冰雪國家一直注重旅游業,其旅游業的發展突發猛進[7]。鄰近國家和地區在開發體育旅游資源時,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極大地削弱了新疆體育旅游競爭實力。
1.4.2 體育旅游地基礎設施滯后
新疆經濟發展迅速,各地州城市化發展迅速,而新疆民族特色和特色文化傳播在變弱,如果失去民族文化優勢,新疆體育旅游的歷史感和文化底蘊也會降低。新疆體育旅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住宿條件、交通工具、餐飲服務、景區信息化建設等服務設施無法滿足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新疆擁有良好的體育旅游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冰雪特色、特色民族傳統體育等,其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項目不僅能穩固擴大本地市場,還能引起人們的興趣。應利用新疆體育旅游的地理優勢和自然優勢,對新疆體育旅游業加大投入,積極拓展國內外旅游市場,打造屬于新疆文化特色專有的旅游品牌。
抓住“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會,推出更多的交通減免優惠政策,為新疆體育旅游旅客提供便利。加強體育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不斷引進國內外優秀的體育旅游人才。要積極響應國家各項政策,合理規劃新疆旅游目的地的選址和開發,努力完善體育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加強對服務人員的管理和培訓,真正提高新疆體育旅游的整體競爭力。
積極與新疆民族體育傳承人和競技體育人才代表交流,共同商討新疆傳統體育發展對策,使體育文化、體育精神得到交流滲透,在保留傳統體育觀賞性的基礎上融入競技性。合理打造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新疆特色體育旅游品牌路線、精品賽事、旅游產品等,加強宣傳力度,擴大宣傳領域,提高新疆體育旅游業的影響力。新疆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勢,應積極利用這一優勢同周邊地區合作交流,加快與國際體育旅游產業的對接。提升新疆旅游住宿條件,強化交通和餐飲服務建設,使新疆體育旅游能夠健康、快速發展。
加強對新疆體育旅游的宣傳力度,密切與周邊地區、國家的區域合作,加大對新疆冰雪運動項目的開發力度。應當加強新疆體育旅游的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與周邊地區和國家密切合作,加大對新疆冰雪運動項目的開發力度,開發體育旅游潛在的客源市場。在旅游淡季應保持新疆體育旅游的吸引力,改變人們對新疆體育的評價,借助體育旅游業的影響力提高旅游地的服務水平,使新疆旅游業與國際接軌[8]。
新疆作為“一帶一路”的樞紐,是構建東西方交流、貿易的重要紐帶,在國內外交流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新疆體育旅游業在有利的國際形勢及國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逐步走上正軌蓬勃發展。但是一些潛在的劣勢和威脅更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應積極配合,加強體育旅游地的信息化基礎建設和體育旅游服務設施的完善,提升體育旅游地的服務水平與接待能力,深入剖析新疆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傳統文化價值,將新疆傳統體育與現代競技體育有機結合。積極宣傳新疆體育旅游業,與周圍地區、國家交流合作,與國際體育旅游產業對接。為新疆旅游發展爭取交通優惠政策,為旅客提供便利服務。重點加強專業體育旅游人才的培養,把握同世界交流的機會,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的體育旅游人才,提高新疆體育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全面推動新疆體育旅游事業的快速發展[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