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爽,黃莉莉,王艷艷,卞宏生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 150040)
目前,在網絡平臺的發展以及“互聯網+”背景下,教學模式逐漸由原來的傳統課堂模式向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轉變[1]。本研究選擇了中藥藥理學這門溝通中西醫、結合中西藥的學科進行研究,制定了適合混合式教學的線上線下教學設計,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探索精神。
中藥藥理學涉及較多跨學科內容,要求學生具有中醫基礎、生理學及中藥學的背景知識。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只依靠教師的課堂講授無法保證全體同學的接受程度達到一致,各別基礎知識較薄弱的學生會理解困難。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主要以講授法為主,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授課形式較為單一,無法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混合式教學是“互聯網+”背景下催生的新型理念,它是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各種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教學模式[2]。其中,線上教學是基于多種線上資源、輔助APP進行操作,如:智慧樹、中國大學MOOC、超星等網上平臺結合微信、QQ、云班課等APP,讓學生為主體,自主進行線上學習。線下教學仍是課堂教師講授,以教師的引導授課為主體,學生接受相應知識。而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軟件,基于課程大綱,以授課內容的重難點為主,實時進行答疑、討論等線上活動。線上學習會有相應的記錄,這也便于授課教師課后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突破了線下課堂時長的限制。目前,中醫藥院校在積極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兩種形式的有序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更高的學習熱情及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線上指導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滿足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河南中醫藥大學團隊在臨床中藥炮制學的教學實踐中嘗試運用線上-線下結合、課堂內-外翻轉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期改變傳統的講授式授課方式[3]。
總結了2019年年初期間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理學第一輪線上授課的成果,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總結了線上授課與線下授課的區別和聯系,為混合式教學設計打下基礎。
總結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課題組成員針對結果進行多輪討論,形成總結報告,作為已有線上教學模式的參考。同時,利用中國知網等數據平臺查找相關文獻,借鑒前人的研究,為本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論依據。
教師在準備階段要對教學中的五大要素進行調查分析,即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環境。做好學情分析,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授課;教師要提前備課,做好線上資源和線下課堂的兩方面準備;教師和學生均應熟悉線上平臺的應用及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因網絡異常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下要有備選方案;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制訂相應的教學設計。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藥藥理學》教材及大綱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適當融入思政教育。在具體教學環節中,要有課前準備、問題導入、課內體驗、課堂小結、課后提升、教師課后反思等環節。混合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考驗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應該進行合理設計,充分體現“兩性一度”的要求,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2020—2021第一學期,教研室有三個專業的學生在進行中藥藥理學課程的學習。在前期調研及教學設計的基礎上,教師嘗試使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實際授課。
在授課的線上環節中,教師需要在課前與學生取得聯系,向學生介紹本門課程涉及的線上學習平臺,建議學生提前進行操作演練。教研室采用了云班課APP進行資源發布,學生應提前加入班課查看資源,熟悉搶答、舉手、簽到等功能的使用方法。教師上傳的線上資源包括中國大學MOOC的視頻鏈接、教師自己制作的微課視頻及中國知網的最新文獻等。教師對各種自學任務設置分值,以便期末進行綜合評價。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可以在線上向教師提問,教師可安排實時討論或非實時討論,針對學生的疑惑進行線上答疑。線上教學具有靈活、高效的特征,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個環節中教師更多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將參考資料上傳,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線下教學即面授教學,其實質是對學生在線學習的知識遷移應用、知識深加工并輸出的過程,也是一種基于實踐的探究性學習[4]。在混合式教學中,線下教學不應該是線上教學的簡單重復,而應該注重學生的知識提升。課程教學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有機結合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要更加注意問題的導入,因為線下教學時教師和學生可以面對面接觸,學生對授課內容更容易共情。教師應將授課內容的重難點在課堂中進行詳細剖析,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設置具有高階性、挑戰性的問題,通過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增進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習氛圍。
通過兩個學期的實際教學過程探索,中藥藥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通過形成性評價考核發現,90%以上的學生可以及時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學生課后與教師的互動交流也大幅提高。課上,教師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講解重點和難點問題,使教學安排更加合理高效。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適應“金課”建設的有效模式,既能節省課堂時間,又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線上學習中接觸到了本學科的背景知識與前沿進展,如:青蒿素的發現歷程、中藥防治疾病的原理等內容。這些均可調動學生對祖國醫藥的研究興趣,激發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自豪感,進一步樹立學生對中醫藥事業的信心,激發中醫藥事業繼承人的榮譽感與價值感。
中藥藥理學的教學改革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具有“雙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學情分析,針對教學內容,運用云班課平臺進行教學互動,設計課上、課中、課下評價內容,做好形成性評價。在教學細節上要加強管理,增加線下自學,線上應加強重難點解析,課后要注重總結討論,圖文并茂,并針對教學對象的特點進行設計。教學組織剛柔并存,教學效果有實效,學生自我學習評價良好,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目前的學生訪談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接受程度很高,但也有學生表示,線上學習會占用課余時間,加大學習負擔。為此,教師應優選更為精良的網上學習內容,而不僅僅局限在數量上的堆疊,進而使混合式教學更加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