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平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園林工程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0)
《插花藝術》是高等職業院校園林技術、園藝等專業的必修課。該課程要求學生具備樹木學、花卉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理論知識,兼具園林美術、園林設計基礎等美學應用技能,是一門具有技術性、實踐性、藝術性以及創新性等多學科交叉的應用型課程。
職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2008年起,我國每年舉辦一次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在職業教育中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共識。2019年,根據國家職業標準《插花員》規定的知識、技能要求,全國職業院校(高職組)舉辦了近年來第1次藝術插花比賽。本次比賽檢驗了學生對于專業基礎知識、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反映出指導教師的“雙師型”技能水平,暴露出《插花藝術》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插花藝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強、動手性強、創新性強等特點,但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學方法相對傳統單一,囿于教學材料與設備的陳舊、課時有限、教材內容未能緊跟現代插花藝術市場需求等,教師多采用單純講授或“講授+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模仿性技能訓練比重過大,實踐內容缺乏針對性。
《插花藝術》課程需要動手操作,以技能訓練為核心,實訓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花材、器皿和工具。由于鮮切花的成本高、耗損大,實訓經費緊缺,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學生上課時經常采用仿真花進行造型練習,影響操作的質感和作品的效果。
指導教師不僅有很高的專業素養,還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目前,職業院校園藝專業師資缺乏專業培訓與提高的機會,理論儲備、專業技能等方面與市場脫節,這一短板導致實際教學無法滿足課程教學要求。
職業技能大賽對標行業企業前沿需求與職業目標,影射出職業院校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其研究成果應直接作用于職業院校的教學體系及相關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同時促進職業教育與行業的產教結合。以競賽規程為指揮棒,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實現高職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職業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注重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起重要引領作用,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方法。藝術插花賽項強調生產環境的真實性,緊貼市場需求,賽項要求具有明確指向性,通常圍繞完成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比賽內容和細則,反映行業發展中的前沿技術及對技能型人才的最新需求。將技能大賽中反映出的行業發展趨勢和規范標準引入課堂,在課程實訓教學中選用大賽內容并使之成為教學項目,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標準,細化課程教學改革目標,更新教學內容,為課程教學賦予全新內涵,調整與完善教學內容。
《插花藝術》課程對應的職業崗位是插花員,通過對接技能大賽項目技術標準,制定具體的課程執行技術標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本課程以技能大賽為載體,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改革課程教學內容,依據插花行業對從業人員的能力要求及《插花藝術》課程的基本特點,確定插花員職業崗位需要的知識結構及能力結構,共同制定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評價標準。在新課標的指導下,調整教學內容,在東西方傳統插花藝術的教學內容上適當增加現代自由花藝設計、禮品包裝、禮儀花束設計、禮儀花籃設計、花卉博覽會設計等,并將內容劃分為插花基礎技能、插花作品應用能力和創作能力三大模塊,實現《插花藝術》教學內容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理論教學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實踐教學側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業創新能力。實踐教學是《插花藝術》課程的關鍵環節,學生是實施實踐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有實際動手完成一件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消化插花知識,一方面能靈活掌握插花技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藝術修養。
職業技能大賽側重考核學生對本專業理論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強調新知識、新工藝的應用能力。在實踐教學中,以技能大賽為抓手,結合插花技能大賽的競賽項目,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從先學后做轉變為先做后學。教師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獨立的子項目,以技能競賽的規則和評分細則作為實踐項目的要求細則,將2~3人分成一組,選出一位組長。各組根據所領取的花材,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共同完成插花作品的命題及制作。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解答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和疑點。作品完成后,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之后進行小組互評。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大賽獲獎作品、各種插花的制作、色彩搭配、表現形式等,指出作品的優缺點,進行鼓勵性的總結,并要求學生完成實訓報告。
通過踐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教學理念,將比賽內容和大賽訓練積累的相關技巧融入日常教學中,使學生逐步積累創作經驗,提高學生們的技能和素養。
對課程內容進行考核是《插花藝術》教學的重要環節。插花與花藝設計課程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在課程考核評價中,通過改革以往的評價方式,將大賽的考核點和評價細則引入課程評價體系中,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考核評價體系,促進教學發展、提升學習效率。針對課程項目模塊采取動態化評價方式,將課程的考核內容分為理論考核與實踐技能考核兩部分。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目標,參考技能競賽標準制作評價表,將理論知識穿插到每個項目的教學中,重點考察學生的實踐操作及作品效果,兼顧對學生職業素養和創新協同能力的評價。通過推進過程性考核體系,可提高學生學習《插花藝術》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插花藝術》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教師的專業水平決定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進一步熟悉職業崗位的技能要求和相關標準。教師可通過國培項目等系列插花培訓,參加插花類競比賽,參觀大型插花活動等,了解花藝的最新方向,積累參賽經驗,在短時間內彌補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市場需求的差距。以此為契機,轉變教學觀念,快速更新學生的理論知識,了解產業發展、行業需求和職業崗位變化,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