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博
(信陽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多媒體交互設計不僅在專業藝術領域的創作中有所體現,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隨處能看到多媒體交互設計的產物。由于多媒體交互設計的廣泛推行與使用,我們身邊以前逐漸地出現一些新奇的虛擬數字藝術設計,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美,除此之外,多媒體交互設計的實用產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幫助,因此,相關研究人員應當不斷地創新多媒體交互設計的發展方法,促進我國設計行業中多媒體交互設計的整體水平。
數字媒體藝術與多媒體交互式設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借助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能夠為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創作帶來便捷性,同時提高藝術設計作品的質量水平,多媒體藝術設計形式與傳統藝術形式的區別在于,運用多媒體形式能夠更直接地將作品內容與主題等信息表達出來,通過交互性來激發觀者潛在的藝術審美力,而當前的多媒體人機交互技術正在通過更新換代來不斷完善與人進行交互活動的特性。在數字媒體藝術的創作中,多媒體的交互特性有所體現,數字媒體藝術作品以圖片與影像為主,每一件優秀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創造離不開多媒體設備的運用,而多媒體帶有的交互特性更能夠使作品進一步升華。例如數字媒體虛擬影像作品,此類作品往往只能供觀者欣賞,而不能主動對作品的形態進行操作,因此,此類作品雖然能帶給觀者美的感受,但是缺乏作品與觀者的互動,對于此問題,數字媒體藝術創作者將多媒體的互動性引入作品創作當中,為作品創造多重觀賞形態。以浙江某傳媒設計公司的“虛擬沙盤”設計為例,該設計屬于典型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此作品一般用于房地規劃當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區域范圍環境展現出來,并且該產品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在操作過程中使用者能夠通過多項指令來控制并模擬出環境的虛擬變化,使用者能夠從作品的聲、光、色中體驗到身處其境的感覺。因此,多媒體交互技術的運用提高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作品的美學層次,在當前數字媒體設計行業被廣泛使用。
多媒體交互特性促進虛擬產品的功能全面化,為適應當前人們的需求,虛擬產品也從手動化逐漸轉變為智能化,能夠在虛擬的多媒體空間中感受到真實感,以此在空間當中通過與媒體的交互進行虛擬行動。具有此特性的代表產品有多媒體虛擬vr、虛擬燈屏等,以前些年的燈光虛擬技術裝置《紫禁城》為例,此作品是利用網絡技術以及虛擬交互技術來將燈光組合成一幅又一幅美麗的畫面,盡管畫面所具有的物體是虛擬的,但人們還是能從此作品營造的環境當中感受到真實性,觀眾還能夠通過網絡與作品進行互動,作品媒體能夠對觀者的動態進行捕捉,體現此作品的交互性。
多媒體設計不僅僅只能在計算機屏幕中體現,在三維空間的設計當中,借助多種媒介來營造出作品不同的效果是當前設計創作的經典方式。有些三維空間的設計中會借助外設備來幫助作品主體進行信息捕捉,借助計算機的信息處理能力呈現出設計作品的最終形態,盡管當前此類設計與方式在多媒體交互設計中不多見,但其營造的藝術效果得到很多人的認可。以北京某高校設計藝術學院的一件三維空間畢業設計為例,作品借助多種媒體來豐富空間,借助計算機設備來配合作品形成交互能力,作品有兩種交互形式,第一,作品能夠通過收集空間中的聲音來激活作品內部的傳感器,傳感器再將所采集的聲音信息傳遞到電腦當中,經過一系列的程序處理,最終將幕布的畫面以光漸變的形式反饋到觀者的視覺當中。其次,作品具有動態捕捉傳感器,能夠根據觀眾的動作及形態生成影像,由于空間范圍較大,一般來說,觀眾在欣賞作品時會感到扁平,因此,此作品能夠通過屏幕影像來反饋觀眾動態,從而提高空間內的活力。
當前多媒體交互功能發展較為全面,為了有效的創新多媒體交互設計,設計者必須從交互環境進行思考,提高交互環境的體驗感,并且借助具有不同特性的多媒體媒介來突出作品的交互性。首先是作品交互行為的設計,帶有多媒體交互設計性質的作品的運行過程中,觀者能夠通過直接的交互行為來改變作品的形態,從變化過程中,作者能夠體驗到作品的魅力,因此在作品的設計中,創作者應當確立作品需要表現的主體內容,并在決定的內容或者主題上進行充分的思考與分析,最終選取最簡單易懂的交互形式來作為作品的交互手段。詳細地說,創作者不能因為太過于注重作品的藝術性而將作品的交互形式復雜化,而使觀者不能從中獲取到最優質的體驗感。其次,作品交互的環境需要符合媒體介質的屬性以及表達物的性質,作品的交互環境能夠起到重要的襯托作用,創作者需要在豐富交互環境的基礎上保障交互介質的實用性,例如,當作品的主要交互形式是音頻以及圖像時,創作者需要令作品在交互環境當中能展現出最佳的作品形態,對于圖像類作品,交互環境需要具有襯托燈光介質的能力,從而提高作品的可觀感;而音頻類作品必須處于一種能使聲音循環傳導的環境空間內。
部分作品的設計中由于多媒體交互裝置設計得不夠完善,從而導致作品的觀賞特性不能夠被完全發揮出來,因此,擴大多媒體交互設計在作品中的使用頻率,不失為一種多媒體交互設計的創新方法。在非專業領域的作品設計中,創作者往往會將多媒體交互功能作為作品的輔助表達方式,而作品主要的表達形式仍然以原有的規劃為主,此類作品設計方式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多媒體交互裝置與設計原規劃的協調性不足,導致作品既不能表現出多媒體交互形式的特點,又不能展現出作品主題的優勢。對此,創作者應當擴大多媒體交互設計在自身設計規劃當中的所占比例,此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將多媒體交互能力與作品本身的契合度達到最高,從而讓作品能夠符合每一個觀者的審美。以公共藝術某作品與多媒體交互設計的結合應用為例,由于該作品需要借助互動裝置來為作品添加一項互動功能,例如燈光傳感器等交互媒介,然而,僅有的燈光傳感器交互功能會使作品的表達顯得突兀,交互設計與作品本身的協調不夠融洽,對此,創作者應當結合作品的實際理念與表達需要,選取合適的多媒體交互媒介來增強作品的主題表達。
多媒體交互設計的交互行為能夠激起觀者情感的共鳴,從而引導觀者進入作品所營造的環境當中。因此,提升交互設計的人性化以及情感化能力是創新設計技術的有效措施,而作品主要的情感表達形式表現在作品的環境以及交互行為當中,創作者可以在作品的形態與環境上作出改變。例如沉浸式投影的使用,沉浸式投影能夠利用燈光與聲音來營造出作品環境,由于作品環境能夠直接影響觀者的體驗,將沉浸式投影與交互裝置相結合能夠有效的激起觀者情緒上的變化。如當前較為火熱的沉浸式投影空間作品,在空間當中,沉浸式投影裝置負責營造環境,而交互式媒體裝置能夠縮短觀者與作品之間的距離,促進觀者融入作品的環境之中,賦予觀者最真實的感官體驗。
多媒體交互設計技術在全體設計者的研究與探索工作中的不斷地發展與完善,隨著當前設計工作對多媒體交互設計技術的需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交互功能被融入多媒體交互設計中。然而,設計者還應當不斷地在此基礎上進行更多地創新方法研究,不斷地提高交互行為表現的生動性,增強變媒體交互設計在設計行業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