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一個黨是否是一個大黨,是否有“大的樣子”,不僅取決于黨的歷史長短和黨員的數量規模,而主要是由黨的內在本質和規定性所決定。中國共產黨的內在優秀品格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必然會顯現出一個大的發展趨勢,呈現給世人一個“大的樣子”。回望來時奮斗的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進程中取得“大成就”和“大貢獻”,形成“大經驗”和“大智慧”。遠觀未來前行的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攬“四個偉大”,引領新時代、奮進新時代,在面向新時代的趕考路上書寫新時代的大篇章。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四個偉大”;“大的樣子”
〔中圖分類號〕D2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21(2021)06-0069-07
〔作者〕潘衛東,臨沂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山東臨沂276005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百年的光輝歷程。她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由剛建立時只有50多名黨員的一個小黨,發展成為今天有9500多萬黨員、480多萬個黨的基層組織的“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①。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②“大的樣子”貫穿著中國共產黨人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③的深厚情懷,飽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奮進、不辱使命的決心和信心。
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
②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6日。
③《立志做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人民日報》2021年3月2日。
一、中國共產黨的內在優秀品格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一定會有一個大的發展前途,一定會呈現給世人一個“大的樣子”
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認識和把握一個大的政黨也要從質和量的統一上來把握。從量上來看,一個黨的組織規模、黨員數量、組織機構數量、成立時間長短等,都是一個政黨的量的規定性。從質上來看,一個大黨是否具有“大的樣子",主要是由它的內在本質和規定性所決定,即這個黨所堅守的初心和擔負的使命。一個黨所堅守的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立場等構成黨的初心使命。只有合乎必然性的東西才是現實的,或者說它終將要變成現實。一個黨是否是一個大黨,是否具有“大的樣子”,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它所堅守的初心使命是否具有必然性,即它所堅守的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立場等是否具有必然性,是否合乎規律性。如果這個黨能夠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那么即使最初的黨員數量還比較少、規模還比較小,成立時間還比較短,還是個“小”黨、“弱”黨,但它終將會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終將會得到一個光明的發展前途,會呈現給世人一個“大的樣子”。
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嚴明政治紀律。”①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初雖然只有50多名黨員,數量少、力量弱,但這個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黨。這個黨是一個具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是一個具有偉大建黨精神和偉大革命精神的黨,是一個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黨,是一個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黨,是一個具有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奮斗精神的黨,是一個具有偉大犧牲精神的黨,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黨,是一個具有強烈憂患意識和嚴明組織紀律的黨。中國共產黨的內在優秀品格決定了其一定會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顯現出一個大的發展趨勢和光明的發展前途。
二、回望來時奮斗的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進程中取得“大成就”和“大貢獻”,形成“大經驗”和“大智慧”
一個政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如何,能否得到人民的愛戴和擁護,能不能呈現給人們一個“大的樣子”,這是由這個黨對國家、社會、民族和人民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決定的。中國共產黨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②的信念和“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1頁。
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
的事業”①的信條,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歷史性“大成就”,為中華民族作出了歷史性“大貢獻”。
(一)“三個偉大歷史貢獻”“三次偉大飛躍”和“四個偉大成就”彰顯黨的“大成就”和“大貢獻”
“三個偉大歷史貢獻”“三次偉大飛躍”和“四個偉大成就”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輝煌成就及其偉大意義的集中概括,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進程中取得的“大成就”和“大貢獻”。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概括出中國共產黨“三個偉大歷史貢獻”,即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②這“三個偉大歷史貢獻”實現了“三次偉大飛躍”,即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③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進一步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④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概括出百年大黨的“四個偉大成就”,即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⑤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偉大歷史貢獻”、創造的“偉大成就”和“發展奇跡”、實現的“偉大飛躍”,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的最好詮釋,是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的豐富內容,昭示了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具有深厚的歷史和現實基礎。
(二)三個“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三個深刻認識到”和“九個必須”體現了黨的“大經驗”和“大智慧”
“三個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三個深刻認識到”和“九個必須”重要論斷,
①《習近平在甘肅考察時強調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團結一心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人民日報》2019年8月22日。
②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
③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
④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12月19日。
⑤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
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歷史規律性的深刻把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進程中形成的“大經驗”和“大智慧”,集中彰顯出中國共產黨的堅定自信和理性自覺,彰顯著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
習近平分別用三個“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和我們黨“三個深刻認識到”重要論斷來概括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所取得的基本經驗。他指出:“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①回顧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斗爭的百年歷史,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先進社會制度;必須合乎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愿,勇于改革開放,讓黨和人民事業始終充滿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②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又用“九個必須”來總結百年大黨過去成功的密碼,來闡述未來繼續成功應堅持的原則,即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③
這些重要論斷,揭示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歷史任務,明確了中國共產黨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歷史規律性的認識,彰顯出中國共產黨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這些經驗總結更加堅定了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了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三)“三個意味著”和“三個一以貫之”指明了黨在新時代的“大前景”
“三個意味著”和“三個一以貫之”進一步闡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意義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明確路徑,指明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大前景”,厚植了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的新內容。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
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14頁。
③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三個意味著”從中華民族復興、社會主義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三個維度深刻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意義。2018年1月,習近平提出“三個一以貫之"重要論斷,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①這就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必須堅定的道路和方向,必須擔負的歷史使命和政治保證,必須把握的底線思維和工作方法。“三個意味著”和“三個一以貫之”重要論斷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極大地增強了人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在新時代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同時也把人們對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遠觀未來前行的路,中國共產黨在統攬“四個偉大”中引領新時代,在新時代的趕考中書寫新時代答卷人的“大篇章”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新的歷史交匯點上,肩負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共產黨人作為新時代的答卷人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攬“四個偉大”,在面向新時代的新趕考路上書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一)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也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種矛盾交織疊加,各種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一些突出矛盾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完成新時代的新使命和新任務,要充分認識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和新特點,充分認識新時代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挑戰,要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對偉大斗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科學把握。要堅持正確的斗爭方向、斗爭立場、斗爭原則,把握斗爭規律,講究斗爭藝術,提高斗爭本領,發揚中國共產黨勇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偉大斗爭精神,彰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
(二)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習近平指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加強黨的長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69頁。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頁。
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斷增強。特別是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引向深入,以新的偉大工程的建設成果體現我們黨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氣、智慧和力量,展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
(三)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①以改革開放為標志,我們黨領導人民踏上了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40多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不斷取得輝煌成就,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推進偉大事業中體現出我們黨強大的政治定力和堅定的自信,彰顯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大的樣子”。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質上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自信源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的深刻把握。
(四)新征程上書寫實現偉大夢想的壯美篇章
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之努力”。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遠眺前行的路,我們黨充滿自信,以飽滿的革命精神、頑強的革命斗志投入到實現偉大夢想的偉大事業中。一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舉好旗定好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正如習近平強調:“黨要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③“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④二
①《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頁。
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頁。
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頁。
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0頁。
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核心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鄧小平曾指出:“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①維護黨中央和中央領導核心的權威,是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重要經驗,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建黨原則。要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緊緊跟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這是一條根本的政治紀律,也是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三是要抓好思想武裝。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習近平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②作為新時代的答卷人,我們要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牢記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讓偉大建黨精神和偉大革命精神展現出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1928年,毛澤東在井岡山上提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的重大問題。轟轟烈烈的革命年代早已過去,但對于“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這個問題的回答并沒有結束。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必須保持紅色政權的亮麗底色,新時代的中國依然需要回答中國的紅色政權“怎樣才能更好地存在”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調全面從嚴治黨之“全面”,強調全面從嚴治黨之“從嚴”,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站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起點,中國共產黨必將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趕考路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書寫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大的樣子”新篇章。
(責任編輯付國英)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0頁。
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