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晨炫
人生難免迷惘,卻因遇見某物而明朗。我于山林中獨行,嘗聞此處有沉香,但不能辨別。彼時我心緒不寧,正深感困惑:人終將逝去,又為何偏要走這一遭,嘗這無謂之苦?當時正值初夏,林間草木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空山新雨后,空氣聞起來微甜,我的心卻依然沉郁。
忽然,我的腳尖抵到一節木,它翻倒在地上,獨自躺在林間,其外皮皆脫落腐爛,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明明經過了雨露滋養,可其身上的爛朽卻更甚,我心中不由生出些許苦楚。這節如被火燒過的焦木,渾身毫無生氣,黑得嚇人,風吹過樹葉發出的“沙沙”聲,似是為它哭泣。我蹲下身,拾起這節木,其外殼竟全部脫落下來,只余木心在其中。那一瞬,我嗅見絲絲縷縷的香,那是沉淪在木本中的馥郁,若隱若現,悠遠綿長。闔上眼,仿佛可以窺見歲月那端的榮華,千木成林,碧葉輕蕩?!侗静菥V目》中述:“其積年老木,長年外皮俱朽,木心與枝節不壞,堅黑沉水者,即沉香也?!痹瓉磉@節木,便是沉香。
沉香,外皮朽爛而心含香脂。這段木,也曾與它木無異,但經沉淀,其內心所存底蘊愈發深厚。它已存世百年,甚至千年,它活了許久,也會面臨老去、死去,但它仍堅韌地活著,它畢生的追求便是在生命繁盛時,盡其所能,凝其精華,縱其死后,香脂也可留下它的芳香。
捻一小撮沉香粉置于鼻尖,黃色的粉末似流沙,散發出清冷的香,我不禁抖了個激靈。瞬間,我糾結的那個問題清朗起來:人活著不為其他,只為自己?;蛎骨嗍?,或平平無奇,但終歸會于世間留下痕跡,證明你曾來過。抬眼望,松柏層層疊疊;向下望,枯枝殘葉滿地。朽木并非不可雕,可探其心琢也。若如沉香一樣生活,便可于逆境中獲得寧靜。
世間之物,有些已腐爛入土,終成枯骨;而有些,唯去其表,方能見其心之玲瓏。像沉香一樣活一世,哪怕與世長辭,也能留榮華,芳滿堂,又有何憾?
(浙江泰順縣育才初中,指導老師:梁祥傳)
點評
作文以探尋人活著的意義起筆,引出經歲月打磨,終脫去朽爛外殼,將馥郁彌散世間的沉香。結尾給出答案:活著是為自己,經受住磨礪,耐得住寂寞,不斷沉淀,涵養內心,方能成就自我。小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語言典雅,且對于生活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著實令人敬佩。
(紀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