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慧 何佳興 趙豪 黃雨露 肖智坤
摘 要 通過實地調研,并運用數據查詢、搜集文獻資料等方法了解和熟悉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的農產品情況,再結合榆中縣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交通狀況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綜合分析榆中縣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發展現狀,并針對已經發現的問題或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為榆中縣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發展;問題;對策;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2.068
農產品產業化發展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重點關注的問題,發展鄉村的當務之急是發展產業化。因此,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合當地的優勢特色產業。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的特色農產品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產業化體系,如高原夏菜示范園的產業鏈包括育苗、種植、采摘和銷售等一系列較為完整的過程,但存在機械作業程度不高、產業覆蓋面積還不夠大等問題,甚至有的農產品并不是榆中縣的特色產品。因此,深入了解榆中縣的特色農產品產業化體系,擴充榆中縣特色農產品的種類等,對榆中縣特色農產品的流動化發展能起到促進作用。
1 發展背景
榆中縣位于甘肅省中部,地處隴中黃土高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均降水量不高,只有350 mm,蒸發量卻有1 450 mm,年平均氣溫6.79 ℃,處于相對較低的狀態。榆中縣地區大多處于農村,相對于蘭州市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整體環境與條件不佳,但是榆中的氣候條件良好,自然資源豐富,再加上榆中縣在交通方面存在一定的便利條件,促進了榆中縣農業的發展。此外,良好的政策條件,更加有利于榆中縣農產品的生產、農業的發展。
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產業興旺。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榆中縣推廣農業發展更加便利,但是不僅要增加產量,還要提高產品質量,將產品推廣出去,將產業做大做強。然而,實地考察后,發現甘肅省的農產品種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產量不高、生產線沒有一體化、優勢作物沒有發揮出其優勢等,這些都亟待解決。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也開始增加,榆中縣的許多特色農產品在國內市場上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開發潛力巨大。
2 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批量銷售農產品的途徑
根據榆中縣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現狀,大批量銷售農產品仍然是現階段的難題。很多成熟期短的蔬菜,如西葫蘆等每日的采摘量達到上萬噸,也就意味著每天采摘的大量農產品急需銷售出去。然而由于榆中縣農產品基地所對接的僅有附近的連鎖超市,所需農產品數量龐大且能長久合作的對象較少,并且考慮到榆中縣所處的位置較為偏遠,長時間的運輸很有可能使得從基地運出的農產品看起來不新鮮。這種情況的出現,也會反過來影響合作者的合作意向,這些都在無形中給農產品的銷售帶來了一定的阻力,也嚴重影響基地的大規模發展。
2.2 生產經營粗糙,產量不高
榆中縣是一個農產品生產大縣,但是由于榆中縣常年處于“半干旱”的狀態,氣象災害頻發,灌溉農產品的水質不高,多為地下井水,易使土壤板結,導致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粗糙、產量不高。如果遇到干旱年份,農產品的產量較低,農民的收入也會隨之銳減。此外,當地水地農產品的品種多、亂、雜,產量與質量也都不高,使當地的水地農產品的銷售量整體也不高。當地農產品的生產季節分明,易受天氣影響,農產品產量較低。農產品品種繁多、種植結構不合理、產品品質達不到市場要求,致使農產品資源過剩,給農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
2.3 大型農產品育苗培養基地數量少、規模小
近幾年,榆中縣憑借著地理位置、資源、氣候、政策等優勢,著力于將蘭州市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購中心打造成西北一流的綜合性農業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優質農產品的購買力增大,導致各類采購中心對于原材料的購買需求不斷增大。目前,榆中縣內只有屈指可數的大型育苗基地,以康源現代農業示范園為例,該基地規模較大,產品種類較豐富,可以基本滿足周邊老百姓對于蔬菜的需求。但要想滿足各大采購中心及周邊商販對各種品種蔬菜的購買需求,還需新建或引進多家類似于康源這種的大型農產品育苗培育基地。另外,由于農產品企業在土地租金、農資、人力等方面投入大,生產流動資金普遍困難。此外,目前在新品種、新技術、新型材料的引進應用上還缺乏項目配套,也間接導致了大型農產品育苗培養基地數量少、規模小,這還會引發其他一系列的問題,如資本積累慢、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差、很難形成產品規模和提高產品質量等,這些都成為榆中縣農產品行業進一步產業化經營、提高規模效益的主要障礙。
2.4 農業信息的傳播渠道不暢
在大眾媒體或網絡接收到的新聞信息中,人們往往更關注工業的發展,而不熟悉農產品產業的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對高質量的優質作物的需求增大。目前,榆中縣城內農產品的營銷中,人們對于自己所購買產品的了解不足,信息來源也僅限于超市導購員或部分媒體,且宣傳不充分,甚至講解不完全正確,導致部分農產品的優勢和獨特性沒有被人們所熟知,間接影響該優勢農產品的銷售效益。
2.5 農業方面的人才短缺
我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現如今,農村生產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需要依靠技術的進步和支撐,但目前鄉鎮基層農業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弱化,因農業工作艱苦、待遇低、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導致基層農業技術人員不斷流失。此外,因大多數人對農業行業存在一定的誤解,家長不希望孩子選擇農業,部分學習農業的學生也認為從事農業辛苦、收入與付出相差過大,因此他們不僅不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且在畢業后還會選擇其他職業。上述原因導致農業人才大量流失。
在榆中縣,農業企業投資周期普遍過長,受到各種原因的影響,利潤回收的風險較大,直接造成農業人才的待遇沒有其他行業人才高,且環境相對艱苦,難以吸引農業人才,使人才駐留[1]。
2.6 優勢特色農產品缺少知名度
目前,農產品行業很大一部分仍處于產地品牌階段,往往是人們在提到某種產品時往往會聯想到與之相關的產地,如貴州茅臺、西湖龍井等,但是榆中縣的優勢農產品存在著缺乏產地知名度的問題。此外,榆中縣的優勢特色農產品由于宣傳不到位等客觀原因,其知名度僅局限于縣內附近鄉鎮或蘭州市區內,大大限制了各類優勢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影響了農民和企業的收益。
3 對策
3.1 建立并完善大型產地型榆中農產品批發市場
對于當前農產品銷售途徑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大型產地型榆中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比較可行的。批發市場直接建立在榆中縣本地,運輸農產品所消耗的時間大大縮短,降低了時間成本,并且有部分農產品不易貯藏,運輸時間的減少,可以保證農產品的新鮮,使銷售的農產品增多。優勢特色農產品越新鮮,訂價也就越高,收益可以大幅增加,有利于榆中縣農產品基地擴張規模。建立大型當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不僅要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還需企業的幫助及社會籌資募集[2]。為了更好地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將優勢農產品質量檢測、生長展示、配送運輸、尾菜處理和信息公布等連接在一起,完整的運營模式也會使得消費者買的放心,進一步提高榆中縣優勢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效應。
3.2 選擇優勢品種種植,優化種植結構
榆中縣雖然常年處于“半干旱”狀態,但其氣候條件優良,年日照時間高達2 511 h,陽光充足,適合種植耐干旱農產品,利于農產品的健康生長。所以當地可以采取種植耐干旱農產品的方式,優化種植結構[3]。
針對榆中縣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制約因素,確定高原夏菜、脫毒馬鈴薯、設施瓜果蔬菜、胡麻等4大類特色農產品,優先規劃優勢產區,重點予以扶持建設,盡快提高這些特色產品的產業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培植區域特色支柱。
1)高原夏菜。蘭州市海拔高且梯度層次分明,可按照梯次播種農產品。此外,高原夏菜具有較長的采摘上市期,可在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續供應,為沿海地區提供大量夏季蔬菜。2)脫毒馬鈴薯。榆中縣地處西北黃土高原腹地,土層較厚,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氣候干燥,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冷涼,屬馬鈴薯優勢產業帶,所生產的產品商品性好,淀粉含量高。3)各類設施瓜果蔬菜。蘭州市榆中縣光照充足,可以充分滿足設施瓜果蔬菜生長所需。同時,設施瓜果蔬菜對周圍土壤環境還會起到保溫保濕的功效,大大提高植物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為反季節蔬菜的種植提供了保障。4)胡麻。榆中縣晝夜溫差大,氣候涼爽,符合胡麻生長。
3.3 加快大型農產品育苗基地建設步伐
加快榆中縣大型農產品育苗基地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加強基礎支撐、種業攻關、綠色引領、品牌培育和主體培育,積極實施“雙招雙引”戰略,增強重要農產品的保供能力,推進農業農村向數字化、專業化、高效化轉型發展。榆中縣政府有很多保障民生的政策,但是也要尤其注重資金用途、用地保障、專業人才支撐等方面,將優惠政策真正落實到基層[4]。
在建設大型農產品育苗基地方面,應當樹立健全產業鏈發展意識,以各類優質新品種蔬菜的研發和種植為基礎,進而獲得收益,在此基礎上積極主動的與市場部門聯系,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3.4 加大農業信息的宣傳
農產品行業作為老牌傳統行業,可以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宣傳,且易取得較好成效。線上宣傳方式可以通過建立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號等方式發送推文,進行特色農產品的優勢介紹及價格宣傳。此外,也可以通過快手、抖音等熱門短視頻平臺創立官方賬號,進行直播或拍攝視頻宣傳,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邀請可靠的網紅電商進行帶貨,以此提高經濟效益。線下宣傳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廣播、廣告屏、橫幅等宣傳媒介或下鄉舉辦實體活動等。線下舉辦實體活動時,可以直接在現場將部分可能出現滯銷等無法獲得更多利潤的產品進行降價出售,并贈送可以吸引用戶的小禮品,最重要的是要實現宣傳與服務的相結合,良好的產品品質及公司的服務態度才是真實的宣傳。
3.5 增加吸引農業方面人才的條件
農業方面人才的加入,會給榆中縣現有的農業團隊注入新的思路和靈感,也給蓬勃發展的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提供助力。通過增加在招聘網站上發布招聘廣告的頻率,使消息傳播的更廣;參考其他城市關于吸引各個行業人才的相關政策,榆中縣政府應該繼續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和人才補貼,鼓勵省內人才留在省內;還應通過給予農業領域的晉升空間,激發他們的擔當能力,提升他們的社會地位。
3.6 擴大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知名度
根據市場需求,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利用地域差異和品種特色,打造一批具有文化底蘊和鮮明地域特色的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5]。提高品牌管理水平,建立品牌目錄體系,優化品牌識別,建立區域政府品牌授權機制和危機預警品牌,規避風險,建立有效的品牌保護體系,實時監測和評估品牌狀況,綜合運用談判、輿論、立法等手段,打擊假冒、濫用公共品牌行為。此外,為推動特色產業發展,需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等新興手段,借助農產品交易會,通過拍賣、期貨、交易等方式,加強特色農產品營銷,擴大特色農產品市場份額。支持新的經營主體發展特色農產品物流運輸和快遞,開展“農業批量對接”“農業超市對接”“農業合作對接”等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以委托生產、訂單農業的形式形成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6]。
4 結語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特色農業產品也持續受到人們的關注,而榆中縣的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研究和分析當地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實際調查和分析,找出榆中縣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和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和方案,希望這些對策方案能為相關部門提供幫助,從而推動榆中縣地區特色農產品產業化體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孝華.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以海陽市郭城鎮山東村為例[J].農業與技術,2021,41(2):142-144.
[2] 馬祿.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業產業化創新模式研究[J].山西農經,2021(15):154-155.
[3] 張東霞.淺談如何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J].農村科學實驗,2018(10):76-77.
[4] 張虎勝.新形勢下農業產業化發展問題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4):15-16.
[5] 張俊巍.宣城市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5):3-4.
[6] 王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351-35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