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

國有企業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成都軌道集團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三項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深度融合改革創新與轉型發展,統籌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及行動計劃,充分激發和釋放企業經營活力,全力推進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全面夯實軌道交通主業基礎,大力實施TOD綜合開發,深度挖掘多元經濟潛力,實現了“從單一軌道交通建設運營企業到軌道交通綜合運營商”的跨越。
把握新時代三項制度改革的核心關鍵
深學細悟、準確把握改革的政策精髓,深刻認識新時代改革的重大意義,牢牢盯住改革的核心關鍵,有利于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堅定信心、精準發力。
深學細悟三項制度改革政策精髓。成都軌道集團黨委通過組織各級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集中宣傳、分級講解、座談交流、企業宣傳平臺等方式,實現了高頻次、多層次、全覆蓋的宣傳引導,營造了員工支持的良好氛圍,為改革的推行奠定了基礎。
深度融合三項制度改革與企業轉型發展。成都軌道集團堅持將三項制度改革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以黨委書記、董事長為組長、各業務分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專班。全面分析軌道交通行業發展趨勢及外部市場環境的機遇與挑戰,深度剖析集團內部轉型發展的突出問題,聚焦主責主業,深挖多元經濟潛力,謀劃六大業務板塊發展布局,避免改革與發展“兩張皮”等問題,實現以改革之新,促發展之勢。
統籌推進三項制度系統化持續發力。成都軌道集團聚焦“三能”(員工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減)的內在聯系,將“三能”建設的思路深度融入法人治理等企業經營管理頂層設計之中,確保了集團制度體系的完整性、協同性和有效性。
推進新時代三項制度改革走深走實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能充分調動各類員工積極性的企業用工和分配制度。成都軌道集團黨委帶領廣大干部員工錨定三年改革目標,走出了一條具有軌道特色的改革之路。
打破“論資排輩”,建立“能上能下”干部選用機制。修訂完善中層管理人員選拔任用相關制度,優化管理人員崗位任職資格條件,讓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出臺職業經理人管理制度,推行實現下屬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授權條件成熟的二級企業董事會選聘和考核經營班子。梳理管理人員能力素質要求,探索建立中層管理人員勝任力素質模型及配置模型。通過打破和新建“上與下”的干部選用制度機制,緊跟改革發展需要,加大年輕干部選拔力度,開展不勝任管理人員調整,實施“臥倒”競聘上崗,使得優秀人才走上管理崗位。
打破“鐵飯碗”,建立“能進能出”員工管理機制。員工“能進能出”是三項制度改革的關鍵,目的是打破國有企業“鐵飯碗”傳統思想,通過建立員工能力素質標準和嚴格過程考核,淘汰能力不勝任、專業素質不匹配的人員,實現用工機制與市場化接軌。
打破“大鍋飯”,建立“能增能減”薪酬分配機制。推行工資總額結構性改革,堅持“一企一策”分類考核、市場對標、數字量化原則,實現工資總額與企業經濟效益、功能任務、服務質量等核心指標的強掛鉤聯動,有效提升工資總額計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通過實施工資總額周期制管理以支持競爭類下屬企業發展。建立“崗位價值+業績貢獻”的員工薪酬分配體系,對標市場重新評估崗位價值,專業序列員工職級大幅壓縮,前中后臺崗位差異有效拉開,績效工資占比逐步提高。通過打破和新建“增與減”的薪酬分配制度機制,基本實現薪酬分配向核心骨干層、利潤創造者、超常奮斗者的進一步傾斜,調動了員工干事創業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