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媛媛,毛躍峰
(1.河南省永煤集團總醫院腫瘤內科,河南 永城 476600;2.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惡性淋巴瘤主要侵犯患者心、肺等重要器官,患者會出現心功能下降、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死亡[1]。CHOP(C代表環磷酰胺,H代表阿柔比星或表柔比星,O代表長春新堿,P代表尼潑松)化療方案是臨床常用治療惡性淋巴瘤的方法,但不良反應較多,治療效果不佳。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已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化痰祛瘀散結湯對惡性淋巴瘤患者凝血指標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將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治療的惡性淋巴瘤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齡25~54歲,平均(39.74±9.62)歲;病程1~3年,平均(2.08±0.35)年。觀察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齡25~54歲,平均(39.66±9.58)歲;病程1~3年,平均(2.12±0.4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惡性淋巴瘤的相關診斷標準[2]。②中醫符合《中醫外科學》[3]中痰瘀互結型惡性淋巴瘤的診斷標準:頸部或耳前后腫塊如栗,頂突根深,質地堅硬,皮色不變,伴情緒急躁,食欲減退,胸肋悶脹,舌苔白膩,脈弦或弦滑。③預計生存期6個月以上。④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②嚴重心、肝、腎疾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對照組采用CHOP化療方案進行治療,第1天,靜脈推注環磷酰胺(山西普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4023686,規格:0.2 g/瓶)750 mg/m2,鹽酸表柔比星(瀚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80,規格:10 mg/支)50 mg/m2,硫酸長春新堿(揚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431,規格:1 mg/瓶)1.4 mg/m2;第1~5 天,口服醋酸潑尼松片(安徽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4021686,規格:5 mg/片),100 mg/d,3周為1個周期,總療程6個周期。觀察組在化療基礎上加用化痰祛瘀散結湯,藥方組成:浙貝母30 g,黃芪30 g,莪術20 g,生半夏15 g,杜仲15 g,雞內金15 g,厚樸15 g,僵蠶10 g,砂仁10 g,姜黃10 g,枳殼10 g,紫蘇梗10 g,陳皮5 g,蜈蚣2 條,甘草10 g,加水煎煮至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1劑/d,于化療間歇期服用,化療結束后再連續服用4周。
①凝血功能指標:治療22周后,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凝血分析儀(深圳市普康電子有限公司,型號:CA-125)對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及纖維蛋白原(FIB)水平進行測定。②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采用流式細胞儀(杭州艾森生物有限公司,型號:Novo Cyte D1041)檢測成熟T淋巴細胞(CD3+)、誘導性T細胞(CD4+)、抑制性T細胞(CD8+)及CD4+/CD8+水平。③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下降、惡心嘔吐、腎功能異常等。
治療22周后,觀察組APTT及PT水平高于對照組,FIB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22周后,觀察組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比較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惡心嘔吐、白細胞下降、腎功能異常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惡性淋巴瘤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遺傳、病毒感染、化學藥物及免疫狀態等均會引發該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可累及全身各個組織器官,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4-5]。臨床常采用化療的方法治療該病,可有效阻止癌細胞浸潤與增殖,延緩病情發展。但長期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正常細胞組織,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對化療不耐受[6]。因此,需進行輔助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減少長期化療產生的不良反應。傳統中醫認為,惡性淋巴瘤屬于“失榮”“石疽”范疇,情志失調、外感六淫、飲食不節等導致患者臟腑、經絡功能失調,痰濁積聚、氣血凝結、積久成疾。因此,化痰祛瘀、解毒散結、健脾益氣是治療該病的主要原則[7]。
T淋巴細胞亞群具有抵抗病毒和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的作用,主管細胞免疫,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或細胞免疫功能受阻時,CD3+、CD4+及CD4+/CD8+水平會降低,CD8+水平會升高[8]。FIB是血漿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當機體血液處于高凝狀態時,FIB有較高表達。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2周后,觀察組APTT、PT、CD3+、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FIB、CD8+水平及惡心嘔吐、白細胞下降、腎功能異常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化痰祛瘀散結湯可有效改善惡性淋巴瘤患者凝血指標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化痰祛瘀散結湯方中的黃芪可補氣活血、利尿抗菌;浙貝母能散結解毒、清熱化瘀;莪術能破血祛瘀、散結止痛;生半夏可化痰消食、散結消痞;上述藥材共為君藥。杜仲能補肝益腎、強筋健骨;姜黃能行氣破瘀;厚樸能化濕導滯,行氣消痰;僵蠶可散結化瘀,共為臣藥。雞內金可健胃消食;砂仁能行氣調中、化濕開胃;枳殼能行滯消脹;紫蘇梗能理氣舒郁;陳皮可燥濕化痰、理氣健脾;蜈蚣可通絡散結,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全方可達到解毒散結、化痰祛瘀、理氣健脾之效[9]。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具有抗菌、強心、脫毒的作用,可抵抗化學物質、放射線等引起的白細胞減少,促進人體白細胞的增加,降低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杜仲可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從而達到抗腫瘤效果;姜黃可顯著抑制血小板凝聚,增加血流速度,從而改善凝血功能指標水平[10]。
綜上所述,化痰祛瘀散結湯可有效改善惡性淋巴瘤患者凝血指標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