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展 何贛維 韋廣 魏芝寶
冠心病為心血管疾病,較為常見。現代醫學不斷加大該種疾病治療藥物的研究,提升該病的治療效果[1]。該病主要危害在于誘發多種并發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往,針對該種疾病主要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雖可以控制患者病情,但控制效果不佳。現代醫學認為,β 受體阻滯劑是冠心病的高效治療藥物,對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恢復有著重要作用[2,3]。比索洛爾為β 受體阻滯劑藥物,在冠心病疾病的臨床治療中表現出顯著效果。相關研究已經證明:比索洛爾治療冠心病時,發揮藥效顯著,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及時的控制,對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平衡炎癥反應有著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以心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指標以及vWF、VEGF等作為評價指標,對比索洛爾治療冠心病的效果進行深入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2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 例。參照組中男46 例,女14 例;年齡60~80 歲,平均年齡(72.14±4.05)歲。觀察組中男44 例,女16 例;年齡60~80 歲,平均年齡(72.45±4.1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即《穩定性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未接受其他藥物治療;精神正常,自主決策;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官疾病;對藥物過敏患者;合并其他嚴重基礎疾病患者;精神異常,無自主決策能力患者。
1.3 方法 參照組行阿托伐他汀(浙江新東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27,規格:10 mg×7 片)治療,用法:睡前口服用藥,2 片(20 mg)/次,1 次/d。觀察組行比索洛爾(北京華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082,規格:5 mg×7 片)+阿托伐他汀治療。阿托伐他汀用法用量與參照組一致;比索洛爾用法:口服用藥,1 片(5 mg)/次,1 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12 周。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炎癥因子水平、血清vWF、VEGF 水平[4]。心功能指標包括LVESD、LVEDD、LVEF;炎癥因子包括TNF-α、IL-6、hs-CRP。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VESD、LVEF、LVEDD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VESD、LVEF、LVEDD 水平均明顯優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LVESD、LVEF、LVEDD 水平均明顯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IL-6、hs-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WF、VEGF 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vWF、VEG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vWF、VEGF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血清vWF、VEGF 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參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參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WF、VEGF 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WF、VEGF 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參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冠心病主要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且隨病情發展,冠狀動脈管腔愈加狹窄,心臟功能受損,危及生命安全。冠心病的發病機制在于患者脂質代謝功能異常,使得脂類異常代謝物質附著于患者動脈血管內膜上,形成斑塊,隨病情發展,斑塊逐漸增大,堵塞血管,無法滿足心肌氧需,促使患者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現象,容易誘發多種并發癥,增加患者治療難度。誘發冠心病的因素多種多樣,不僅包含常見基礎病因素,也包含生活習慣、身體素質問題。基礎病主要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生活方式不健康、飲食不規律、飲酒過量以及過度肥胖等因素均為誘發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冠心病患者初發疾病時,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胸悶、胸痛、容易疲憊等,若患者病情十分嚴重,患者則會面臨死亡的威脅;如今,針對冠心病并無特效藥,可以采用藥物治療方式改善冠心病患者臨床癥狀。臨床上,常采用擴血管、強心等藥物治療,即阿托伐他汀藥物,但治療效果一般[5,6]。阿托伐他汀是臨床常用的降脂類藥物,其主要通過抑制還原酶與膽固醇在肝臟內合成的酶促反應實現機體膽固醇含量的控制,進而控制患者機體內的脂蛋白水平。在冠心病治療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藥物予以治療,可以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的進一步擴大,遏制冠心病病情的惡化。在現代醫學不斷深入研究中,發現β 受體阻滯劑在治療冠心病方面彰顯出顯著價值,推薦臨床上可采用比索洛爾治療。比索洛爾為第二代β 受體阻滯劑,進入機體后,對機體心肌氧化反應產生抑制作用,使得患者心率減緩,降低心律失常現象的發生率[7,8]。且該藥物具有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大大降低兒茶酚胺類物質對心肌的毒性,預防心室重構現象的出現[9,10]。臨床上,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治療多種心血管疾病中,比索洛爾表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癥狀,且降低患者心肌的耗氧量,成為心血管疾病的臨床首選藥物。相比較于傳統治療藥物來說,比索洛爾在冠心病類的心血管疾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可廣泛地運用在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11]。有相關的研究表明:在冠心病的臨床治療中,為患者提供比索洛爾+阿托伐他汀的治療方案,能夠充分發揮兩種藥物的藥效,既可以保障患者的心肌功能,也可以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說明在臨床治療中,采用兩種及多種藥物聯用的方式可發揮協同作用,降低單一用藥副作用的發生率,增強藥物聯用的安全性[12-14]。因此,本研究的臨床指標數據經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LVESD、LVEF、LVEDD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LVESD、LVEF、LVEDD 水平均明顯優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LVESD、LVEF、LVEDD 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患者在經過單一用藥和聯合用藥后,心功能改善情況明顯,證明比索洛爾改善心功能效果顯著,可以避免心肌肥厚的進程,改善心室壁的厚度。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IL-6、hs-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經比索洛爾藥物治療后,其可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狀態,降低耗氧量,實現炎癥反應的抑制,從而增強藥物治療效果。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vWF、VEGF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vWF、VEGF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血清vWF、VEGF 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索洛爾藥物能夠抑制交感神經的活性,實現血壓的降低,增強患者心功能。無論是單用阿托伐他汀藥物還是聯合比索洛爾藥物進行冠心病的治療,都具有一定的效果,較之患者治療前具有顯著意義,但聯合比索洛爾藥物的治療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經比索洛爾治療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清vWF、VEGF 水平得以降低,炎癥反應改善,具有較高治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