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清
呼吸系統疾病是常見疾病之一,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胸膜疾病、慢性炎癥等各類疾病[1],其中最常見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統疾病種類較多,尋找高特異性鑒定指標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2]。此次將本院2017 年7 月~2019 年9 月診治的180 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hs-CRP和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及準確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7 月~2019 年9 月診治的180 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根據感染原因的不同分為病毒感染組(100 例)和細菌感染組(80 例)。納入標準:均符合呼吸系統疾病相關臨床診斷[3]。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惡性腫瘤者;精神障礙疾病者;認知功能障礙者。病毒感染組男60 例,女40 例;年齡18~59 歲,平均年齡(38.69±8.24)歲。細菌感染組男50 例,女30 例;年齡19~60 歲,平均年齡(38.74±8.3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探討觀察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兩組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以患者入院前均在門診部采集手指血進行hs-CRP 和血常規等檢測,血常規檢測方法:采取邁瑞BC-660O 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質控物以及配套試劑。血常規WBC 計數正常值:(4~10)×109/L[4]。hs-CRP 檢測方法:采取HP-083/4 型特定蛋白分析儀以及配套試劑盒,根據配套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正常水平:≤10 mg/L。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以及陽性率,通過免疫比濁法進行測定[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對比 細菌感染組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高于病毒感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陽性率對比 細菌感染組hs-CRP 陽性率、WBC 計數陽性率、NEUT 百分比陽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對比()

表1 兩組患者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對比()
注:與病毒感染組對比,aP<0.05

表2 兩組患者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陽性率對比[n(%)]
呼吸系統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咽部腫痛、發熱、咳嗽等臨床癥狀[6],具有進展快、起病緩等特點。由于患者主訴能力描述較差的影響,臨床診斷以及快速確診定性上較為困難[7],因此,找尋確診速度快、特異性高的診斷手段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8]。近年來,隨著臨床對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等相關研究越來越多[9],各種檢驗指標對診斷呼吸系統疾病變得越來越重要[10]。
在早期診斷和治療中,主要依靠WBC 計數來鑒別病毒性或細菌性引起[11],但由于WBC 正常范圍較寬,部分患者WBC 計數變化不明顯,且極易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如藥物、基礎疾病等[12],因此,存在一定缺陷,不適合單獨應用。后來應用hs-CRP 進行輔助診斷,hs-CRP 是細胞受到感染、侵害、外傷、理化刺激所產生的超敏急性反應蛋白[13],一般正常情況下,hs-CRP 在機體內含量較低,但機體受到感染、侵害、外傷、理化刺激等因素刺激時[14],機體內hs-CRP 含量會迅速升高,因此,hs-CRP 的高低直接反映機體組織損傷和炎癥的程度[15],是一種重要的炎癥指標。
此次分析hs-CRP 和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及準確性。分析結果顯示:細菌感染組的hs-CRP、WBC 計數、NEUT 百分比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的hs-CRP 陽性率、WBC 計數陽性率、NEUT 百分比陽性率明顯高于病毒感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hs-CRP 聯合血常規檢驗,利于對致病微生物類別進行判定,應用價值較高,能更好的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綜上所述,hs-CRP 和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利于判定致病微生物類別,診斷呼吸系統疾病準確性較高,從而避免過度應用抗生素,因此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