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凱
(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 德州 253034)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礎,也是高校校園安全的重要保障。高校生活中,宿舍是學生最基本的組織,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在一起生活,形成一個集體,宿舍內的人際關系十分重要。
大學生家庭環境各有不同,城市地區學生和農村地區學生的家庭環境有很大差別,不同家庭環境下所形成的性格特征、生活習慣也有所不同。個人的差異化造成了在集體生活中產生了許多隔閡和誤解,若是缺乏有效的溝通和理解,就會產生一定的矛盾。當下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習慣以自我為中心 ,其在進入高校學習和生活以前缺乏集體生活經驗,因此在高校集體宿舍中應對人際關系時缺乏必要措施,又因其自身的一些獨特的生活習慣,就有可能造成一定的人際關系的緊張。
個體的差異化是客觀存在的,但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個體的差異化并沒有什么優勢劣勢,可是在宿舍集體生活中則會造成人際關系問題,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宿舍的生活空間過于狹小,每個人的行為都會或多或少地干預到他人。狹小緊湊的生活空間將每個人的距離拉得很近,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都會展露無疑,所以在這樣狹小的空間中生活,若是彼此性格與習慣相似,就會令其建立起牢固的情感,反之也會加劇關系的一定惡化,尤其是一些學生缺乏自我反思,在集體生活中不注意自己言行,導致人際關系緊張。
高校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壓力,同時自身也處在思想不成熟階段,所以他們在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時,往往心理承受能力過低,會產生一定的過激意識和過激行為。在集體宿舍生活,學生的情緒可能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干擾,一些簡單的事情在一個時間點上可能會引發情緒的崩潰,繼而會產生爭吵等行為,這些都是十分正常現象,若是在事件結束之后能理性看待問題,切實解決人際關系存在的問題,這也只是成長經歷而已。然而有些學生心理過于脆弱,無法有效承受壓力,他們隨時會釋放情緒,造成人際關系不夠和諧。
宿舍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一種相對較為私人化的空間。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可以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良好集體的溫暖和熱情,排解學生的思鄉之苦;良好宿舍人際關系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排解壓力,釋放情緒,互相幫助,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擺脫心理束縛;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充滿激情。
宿舍是大學中最小的組成單元,在和諧的校園環境中,同學們會懂得彼此包容,形成健康樂觀的性格,不斷增強的個人榮譽感也會蔓延至其他學生,進而影響整個校園的精神面貌。反之,班級中諸多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不和諧,個體游離于集體之外,班級也將無凝聚力可言。和諧校園,首先需要宿舍和諧,需要宿舍成員的自我接納和互相之間的人際信任。
學生在大學期間建立的友誼,主要是以宿舍或者興趣為中心形成的。宿舍作為一個生活場所,不僅提供休息,學生在宿舍中更加親密地交流溝通,有助于形成一致的思想意識。許多學生在畢業之后會選擇一起參加工作,在職業道路上共同進步,建立終身的友誼。也有一些學生在大學期間或者是畢業之后,選擇共同創業,成為良好的創業合作者,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績。在宿舍人際關系中所建立的健康、良性的同學情誼是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高校學生管理中,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最為親密。在宿舍人際關系構建中,輔導員也應該發揮出一定的作用和效果,發現并且解決宿舍中存在的問題。高校學生管理中,輔導員一般也是以宿舍為單位來實現學生的精細化管理,除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外,輔導員也應該將更多的精力關注在學生的宿舍人際關系上。輔導員可以通過學生宿舍長,以其為主要聯系人,了解和調查學生在宿舍的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宿舍中存在人際關系不佳、矛盾突出的現狀,并且通過一定的心理輔導來切實解決學生宿舍的人際關系問題。除了特別關注以外,輔導員還應該在日常學生管理中,經常性地強調宿舍人際關系的重要性,通過多種有效的形式,如班級討論會、主題辯論會等方式,來解決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問題,對人際關系進行良好的構建。
高校專業教師要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有效解決學生群體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比如通過心理輔導來改善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構建良好的宿舍文化。專業心理教師應該在高校中開設相關課程,可以以選修課的形式及通過互聯網線上課程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另外,專業心理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等網絡手段,建立相關的心理咨詢服務,對于學生較為關注的與宿舍人際關系相關的內容通過專業咨詢來實現有效的解決。專業心理教師的效果要主要用在預防上,而非是處理和解決學生的病態心理,這樣才會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妥善處理人際關系。
目前來看,許多高校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并沒有足夠重視,這也導致了大多數學生缺乏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在處理宿舍及其他的人際關系時總是手足無措,甚至弄巧成拙,因此在高校建立和強化心理教育相關課程十分有必要。高校的心理教育中,可以依托思想政治課程來實現或者是通過選修課和公開課要求學生來完成一定的課程,實現個人心理調節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將心理教育引入專業課程中,強調在職業發展中心理調節能力的重要性。
構建和諧的宿舍環境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個人發展,更是會影響整個宿舍乃至整個學校的精神文明氛圍,基于此,應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不利思想,讓學生首先學會接納自己,進而去改變。在引導學生自我接納的同時也要通過心理輔導、心理主題班會等形式嘗試信任他人,不負他人的信任,這樣,和諧宿舍的環境才會應運而生,校園環境也會得到進一步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