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素霞 華南理工大學財務處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教財〔2007〕1 號)文規定:“高等學校應逐步改變傳統的資金收付方式,借助銀行卡、網上銀行等先進手段,大力推行資金收支業務的電子劃轉,最大限度地減少現金流動。”各大高校都在積極探索、努力實現無現金的網絡支付方式。同時隨著高等院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資金的投入量和科研經費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就使得財務的工作量也在不斷增長,財務人員的加班加點(如“白+黑”,“5+2”)已經漸漸變成常態,這就迫使高校在實現無現金的網銀支付方式方面迫在眉睫。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是通過“銀校互聯管理系統”實現了無現金報賬的網銀支付方式,而在近幾年進一步實現了國庫零余額賬戶的網銀支付方式,不僅大大便利了國庫項目的報銷,方便了師生,而且加快了國庫零余額賬戶額度的執行進度。
銀校互聯管理系統,也稱銀校直連系統,它改變了傳統的資金支付方式,將高校核算系統與網銀支付系統無縫對接,數據共享,通過專用的光纖與銀行系統連接,實現資金支付電子劃轉的無現金網絡支付系統。
國庫零余額賬戶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緊密相關。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指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由預算單位提出申請,經規定審核機構(國庫集中支付執行機構或預算單位)審核后,將資金通過單一賬戶體系支付給收款人的財政國庫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支付的方式分為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兩種。財政直接支付是指以批準的預算和用款計劃為依據,由財政部門開具支付指令,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直接將財政資金支付到商品、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賬戶。財政授權支付是指預算單位根據批準的預算和用款計劃,自行簽發支付指令,從預算單位開設的單一賬戶中將資金支付到商品、勞務供應者或用款單位賬戶。
預算單位開設的專門用于國庫資金財政授權支付的賬戶,又稱國庫零余額賬戶,該賬戶每日發生的財政資金支付,在當日營業終了前由預算單位代理銀行在財政部批準的用款額度內,與財政部門國庫單一賬戶進行清算,該賬戶只存在用款額度,每日終了余額為零。
國庫零余額賬戶在進行財政授權支付時,預算單位簽發的支付指令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是國庫零余額賬戶能夠實現通過銀校互聯管理系統進行網銀支付的有利條件。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支付指令由六部分組成,共15 位或18 位數字代碼。第一部分是預算管理類型,共1 位數字,基本支出代碼為1,項目支出代碼為2;第二部分為功能分類即類款項,共7 位數字,常見的有:2050205—高等教育,2210201—住房公積金,2210203—購房補貼,2050602—來華留學教育,2060201—機構運行,2060204—重點實驗室及相關設施,2060303—高技術研究,2069999—其他科學技術支出等;第三部分是政府經濟分類,共5 位數字,常用的有:50501—工資福利支出,50502—商品和服務支出,50601—資本性支出(一),50602—資本性支出(二),50902—助學金,50905—離退休費,50999—其他對個人和家庭補助等;第四部分是支出類型,共1 位數字,共8 類,1 為貨物政府采購支出,2為工程政府采購支出,3 為服務政府采購支出,4 為貨物非政府采購支出,5 為工程非政府采購支出,6 為服務非政府采購支出,7 為轉移支出,8 為工資支出;第五部分是預算來源,共1 位數字,預算來源是本年的額度,代碼是1(指財政部下達的本年的額度),預算來源是上年的額度,代碼是2(指上年額度沒有用完,財政部年末收回,下年返還可繼續使用的額度);第六部分是關聯號,基本支出沒有關聯號,項目支出是3 位數字的關聯號,從001 一直順號排下去,如第一年共110 個關聯號,則從001-110,第二年新的額度下撥時則從111 開始順延下去。支付指令的格式如下:如當年下達的基本支出高等教育額度購買材料的支付指令是120502055050241,如當年下達的項目支出高等教育額度報銷差旅費的支付指令是220502055050261231 等。
國庫零余額賬戶通過銀校互聯管理系統支付時,國庫零余額賬戶的支付指令信息(15 位或18 位數字編碼)以及付款信息(如收款單位戶名,賬號、開戶行和支付金額等)都能夠從核算系統的憑證分錄中自動提取,出納人員無須二次錄入,同時限制出納人員修改支付指令信息、收款單位戶名和支付金額的權限,進而確保了核算系統的賬務信息與實際支付的額度信息完全一致,大大降低了國庫零余額賬戶額度支付的出錯率,同時通過銀校互聯系統,還可對國庫零余額賬戶的來源去向實施動態的監控,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國庫零余額賬戶支付的安全性。
國庫零余額賬戶通過銀校互聯管理系統進行網銀支付時,如果付款方與收款方是同一家銀行的,則能夠做到即時到賬,如果付款方與收款方不是同一家銀行的,則會當天或者第二天到賬,這就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經辦人再也不用到學校財務部門排隊領取支票,更不用到預算單位的代理銀行排隊辦理支票兌付,更不會發生支票忘記兌付或丟失的現象,從而大大提高了國庫零余額賬戶支付的時效性。
與傳統的支付方式相比,通過銀校互聯管理系統進行網銀支付,大大簡化了國庫零余額賬戶支付的流程,提高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國庫零余額賬戶通過支票等傳統方式進行支付時,每張支票大約需要3-5 分鐘完成(包括開具支票、書寫支付指令和加蓋印鑒等,如果發生支票信息填寫錯誤,支付指令書寫錯誤或加蓋的印鑒模糊等情況時,則所需的時間更長);而網銀支付,只需鼠標點擊幾下,每筆一般在1 分鐘內即可完成支付,從而大大提高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國庫零余額賬戶實現網銀支付后,財務人員可以在銀校互聯管理系統中實時查詢到各關聯號的國庫零余額賬戶額度余額,從而不僅可以及時了解國庫額度的下達情況,也能夠及時發現額度赤字或其他用錯額度的情況,還方便了國庫零余額賬戶的對賬,進而大大地提高了國庫零余額賬戶的管理水平。
實現國庫零余額賬戶的網銀支付有很多傳統支付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根據筆者在實務中的工作經驗,除了普通賬戶網銀支付的一些共性問題外,也存在著一些國庫零余額賬戶網銀支付特有的問題。
實務中,國庫零余額賬戶網銀支付失敗的現象不可避免,如收款單位戶名、賬號或開戶行等信息有誤造成的網銀支付失敗。普通賬戶的退款信息一般能夠通過銀校互聯管理系統查詢,但是國庫零余額賬戶的退款信息只能咨詢銀行,銀校互聯管理系統查詢不了。另外國庫的退款都涉及資金退回國庫即退庫問題(需填寫《財政授權支付更正(退回)通知書》,加蓋印鑒后交銀行操作),而退款的資金是否已退庫,這個也只能咨詢銀行,在銀校互聯管理系統也無法查詢。
近幾年,國庫零余額賬戶越來越細化,同一個類款項下分了不同的關聯號,而且每個關聯號對應著一個預算來源,財政部和教育部均要求每一個關聯號下的國庫額度都不能赤字,而目前系統只能控制到類款項下的國庫額度不赤字,這樣就可能會發生某個關聯號額度赤字的現象。
在實務中,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與普通賬戶相比,國庫零余額賬戶網銀支付在時間上有更多的限制,如周末等節假日,普通賬戶在網銀支付時會顯示“支付成功”,即可以正常支付,而國庫零余額賬戶在網銀支付時會顯示“授權支付預約成功”(實際國庫額度未減少,即沒有支付),還需待工作日進一步操作,國庫零余額賬戶才會真正支付成功。
首先要提高全體師生及財務人員的財務基本知識,認真、仔細核對付款信息,盡量減少國庫零余額賬戶網銀支付的失敗現象。目前大部分高校現行的都是網上預約報銷模式,付款信息一般由經辦人在網上填寫,后面至少還要經過審核、復核和出納等三個環節,如果經辦人和每個環節的財務人員都認真、仔細核對付款信息,這樣就能提高支付信息的準確率,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網銀支付失敗的現象。其次高校要重視財務信息化的建設,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投入,同時與軟件開發商和銀行等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合作,不斷完善銀校互聯管理系統,早日實現國庫零余額賬戶退款及退庫信息查詢的功能。
如果高校使用的相關系統能夠緊跟財政部和教育部的變化和要求,實現通過系統將國庫額度控制到關聯號及預算來源,那是最理想化的。而在短期內無法通過系統控制時,建議安排專人定期或不定期的、頻繁多次地檢查和核對核算系統憑證的信息和銀校互聯管理系統額度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國庫額度異常情況,盡量避免國庫額度赤字現象。
針對國庫零余額賬戶網銀支付時間的限制問題,一方面,建議涉及國庫項目的報銷,師生要盡快提交網報單,給財務部門處理相關單據留出盡量多的時間,同時建議高校財務部門的審核、復核等能夠優先處理此類單據,特別是在月底、季末、年末等關鍵節點,盡量給出納留出必要的時間進行網銀支付;另一方面,希望軟件開發商和銀行一起進行系統的升級改造,從而實現延長國庫零余額賬戶網銀支付的時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技術的不斷提高,網銀支付作為一種高效率的實時支付方式,必然會成為發展的大趨勢,而國庫零余額賬戶實現網銀支付同樣是大勢所趨。筆者相信,只要高校、軟件開發商和銀行等各方面通力合作,一起努力,不斷創新,銀校互聯管理系統必將日益完善,從而不僅提高高校對國庫零余額賬戶的管理水平,也加快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進程,推動高校更加穩定、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