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勇 安徽省煙草公司滁州市公司
全面預算管理對于現代企業管理非常重要的工具。隨著煙草商業企業規范管理和內部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全面預算作為企業內部管控的主要方法,在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加強成本費用控制,保證企業經營目標實現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執行高效、控制有力、考核有據、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就成為煙草行業研究和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全面預算是企業通過預測和決策分析基礎上確定的經營目標具體化。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將企業經濟資源的利用與配置,以計劃形式具體地、系統地反映出來的數量說明,其目的在于有效地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確保企業既定經營目標順利實現。煙草商業企業全面預算是由業務預算、財務預算、專項預算和資本性預算組成的相互關聯的全面預算體系。業務預算是煙草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預算。主要有卷煙的購進、銷售和其他經營預算組成。資本預算主要包括基建項目預算、信息化投資項目預算、安保設施預算、固定資產購置等方面。財務預算反映企業預算期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預算。主要包括現金、收益和財務狀況。專項預算是指與企業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專項預算,具體反映主要為人力成本預算、研發費用預算、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費用預算、捐贈預算等方面
全面預算體現了“全員”“全額”“全程”。“全員”是指預算的全員發動,是指“預算目標”的層層分解,人人肩上有責任,建立全員的“成本”“效益”意識。“全額”是指預算企業各項業務的總額。企業預算包括財務預算、業務預算和資本預算。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不僅關注日常經營活動,還關注投資和資本運營活動;不僅考慮資金的供給、成本的控制,還要考慮市場需求、生產能力、產量、材料、人工及動力等資源間的協調和配置。“全程”是指預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預算管理不能僅停留在預算指標的下達、預算的編制和匯總上,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預算的執行和監控、預算的分析和調整、預算的考核與評價,真正發揮預算管理的權威性和對經營活動的指導作用。
煙草作為一種國家專營專賣的特殊產品,因此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和及時足額上繳國家稅收成為煙草企業的首要任務。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年度經營目標分解來合理安排好卷煙銷售和調撥計劃,以及日常經營費用支出等。通過全面預算的編制、控制和執行,企業對于年度各項業務的進度隨時掌控,同時,年度預算會將資金重點投入到企業的重點項目中去,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預算管理包括預算編制、執行和分析評價。通過對經營目標的確定和分解,在內部控制和管理機制中實現責任和權利。內控制度覆蓋面包括內部會計控制和內部管理控制,一般內部控制涵蓋業務管理的某一部分。對于規章制度需要明確員工的行為規范,使員工形成自律和個人提升的機制。必須對部門和員工嚴格執行預算,并且也是煙草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核心。
全面預算編制的方法很多,對于預算編制分類標準也各不相同,根據煙草企業業務層次的不同,可以分為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編制周期的不同,可分為正常預算和滾動預算。根據預算基數分為調整預算可分為增減預算和零基預算。
固定預算是傳統的也是最基本的預算編制方法,它是根據預算期固定的業務量水平來確定相應的預算數。彈性預算是指企業在不能準確預測業務量的情況下,為了保持預算和實際之間的可比性,在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基礎上,根據收入、成本同業務量之間的關系,按不同的預算期業務量水平標準編制預算。
零基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完全不考慮以往費用支出的實際水平(即假定以前的費用支出為零),一切從零開始,根據預算期的實際需要和可能,逐項審定各預算項目開支的必要性及其數額。
滾動預算又稱可持續預算,這種預算的特點是隨著時間的往后推移,預算期自動向后延續或滾動,也就是說預算期始終保持12 個月或四個季度。這樣當時問每過去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就要根據企業經營活動的變化情況,調整修正剩余時期的預算,并及時補充一個月或一個季度的預算,使年度預算始終包括12 個月的預算或四個季度的預算。
煙草行業在發展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集中表現在煙草企業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方面。煙草企業作為國有企業,專賣專營,缺少競爭,長期以來受市場經濟的影響較小。同時由于卷煙購銷都受國家計劃控制,因此對市場變化的敏感度較小,對管理要求不高,導致煙草企業發展過程缺乏創新,并且對于經濟管理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煙草商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包括財務預算、業務預算、資本預算和專項預算。這就要求預算管理不僅要關注卷煙經營活動,還要關注日常管理和資本運營活動,既要考慮資金運營、成本費用控制,又要考慮市場需求、卷煙調撥以及人力等資源的協調和配置,是一種全方位、全要素的資源配置過程。目前,煙草行業以稅利指標為核心的預算編制導向,使得企業預算編制更偏重于企業實現稅利的編制,而對卷煙采購預算、資本性預算等預算的關注較少,還沒有形成一整套包含預計資產負債表和預計現金流量表等在內的完整財務預算報表。
在煙草企業預算編制過程中,各部門通常采用固定預算法和零基預算法。一些部門有時根據以前年度的實際發生數來作為預算編制的基數,再進行適當調整。但對上年預算執行情況沒有做出深入分析,并且缺乏市場調研以及新形勢的研判,不可避免地導致煙草企業預算編制出現錯漏。在部門編制預算時,計劃不完整或高估工作所需的資源是很常見的。在預算審批中,預算管理部門依賴于業務部門對工作的描述,無法準確驗證部門指定的資源是否需要,將會導致一些信息匹配度較低。
預算定額標準是編制預算的基礎,是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的標準。近年來,隨著煙草行業推進定額標準體系建設的有關要求,各省市煙草企業普遍建立了相應的定額標準體系,對預算的編制、審核起到了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但是,預算定額標準制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還是存在一定問題,如部分指標按預算總額制定,部分指標定額制定過于寬松,起不到管控作用。另外,定額指標在預算管理中的管控作用還不足,存在定額與預算編制“兩張皮”現象,由于缺少信息化支撐,因此定額指標還無法做到對費用執行起剛性控制,以上這些情況使定額標準體系在預算管理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大打折扣。
根據各單位業務實際建立一套覆蓋貫穿營銷、物流、專賣、行政等四大環節,全面覆蓋人、財、物資源以及費用開支、資產占用等方面,包含標桿定額、預算定額、執行定額等3 類定額和報銷標準的標準體系,在充分理解各預算指標內涵和實質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各預算歸口部門作用,按照歸口管理分工要求,對各歸口指標開展定額體系編寫。從而達到“發展有標桿,預算有依據,支出有標準,績效有評價,管理有促進”的定額管理目標,為全面預算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隨著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預算管理工作也不能只是停留在部門編預算,預算辦匯總預算,這樣簡單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預算編制,而是要通過預算歸口審核、預算過程管控和預算執行分析等真正發揮預算管理的管控和資源配置作用。同時還要將預算定額、核算、決算的指標體系統一起來,以實現企業各項財務指標數據口徑的統一、資源的共享,滿足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督的需要,通過數據的集成,不斷提升管理效率,也是尚待解決的問題。目前,煙草企業普遍使用的是用友財務軟件,該軟件只能滿足預算的編制、上報等基礎性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其功能,比如將定額標準直接嵌入預算編制底稿中,或者將定額作為控制手段審核費用編制,切實避免預算和定額兩張皮。
長期以來,預算工作就是“財務一個部門的事情”的思想還普遍存在,預算管理工作的推進也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財務部門安排的事情,與業務部門管理關聯度不高,故參與度、參與熱情存在不足。隨著,煙草行業對預算管理工作的不斷重視,煙草行業預算管理辦法和規程的要求,各煙草企業要建立以職能化為特點的網狀預算管理體系,一方面充分發揮專業職能部門的作用和專業的優勢,另一方面將各預算指標橫向劃分到各職能歸口管理部門,實現預算管理全覆蓋,由各職能部門對歸口管理范圍內的指標實施分塊管控,包括各項標準定額的訂立和修訂、預算編制和歸口審核、預算執行的組織及預算分析的組織工作。通過充分發揮各歸口部門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預算管理是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而開展的管理控制活動。為了切實落實預算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一整套科學的考評體系。根據煙草行業下發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各煙草企業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實施細則。通過采取定性和定量指標相結合,以定量指標為主的辦法,來建立一套考評體系。同時,建立以時間分類的預算考核如月度預算執行、年度預算執行考核等,以及以事項分類的各種專項考核如定額管理考核、資本性支出考核,從而形成一整套多維度、立體的考評體系。為了達到預算管理導向作用,在考核指標中要突出重點工作環節和重要預算項目的考核。考評體系要重點明確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從而通過考評,促進各單位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預算管理部僅僅是財務部門等幾個少數部門、少數人的事情,而是覆蓋全體員工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須要對全體員工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知識的綜合培訓,培養員工對全面預算的基本認識,了解全面預算制度的基本框架,了解其在制度中的職責。對于煙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目標是培養戰略管理和企業管理知識,提高煙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同,理解全面預算管理的轉變和充分性。實施企業所需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對部門負責人進行全面預算綜合培訓,使其在經營管理活動中掌握全面預算實踐。培養全面預算管理的技術和業務技能,使相關預算管理人員能夠高質量地完成日常管控活動。在此基礎上,充分體現了煙草企業職工在預算執行中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促進煙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對有限資源的配置效率,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管控力度,以及降本增效等內部管理方面都起到基礎性作用。煙草企業要實現其長期戰略目標和年度經營工作目標都需要在全面預算管理上進行探索,通過不斷找到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才能增強全面預算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