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宏玉 王棟平 魯曉強 陜西金泰氯堿化工有限公司
電廠中的各個零部件細節以及從上而下的管理機制,還有每一個工作人員的操作細節都影響著電廠的電氣系統檢修質量,進一步關系到電氣系統能否穩定運行,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國民使用電能的情況直接掛鉤。對于電廠而言,不僅要對設備進行適時的升級換代,還要根據時代的需求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唯有從各個方面嚴格把關,才能保障發電機的安全,將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給用戶。
對發電廠而言,各類設備所處工作狀態、工作性能會直接對設備工作效率的發揮,乃至發電廠整體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情況產生影響,更會間接影響到發電廠整體運行的穩定性以及生產成本的高低。由于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火力發電廠所配置電氣設備數量不斷增多、規模持續擴大、構造日益復雜,加之不同發電廠在設備需求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導致針對電氣設備的采購、安裝、使用、維護、維修、驗收、報廢等環節工作也呈現出了具體、復雜的特征。從這一角度上來說,強化針對發電廠各類電氣設備運行安全的管理水平,促進電氣設備運行安全性、可靠性的提升,保障設備精度與設備性能,降低電氣設備運行費用與消耗,促進發電廠設備生產現代化目標實現,以上正是發電廠設備綜合維護管理的必要性所在。
在目前發電廠規模不斷擴大的形勢下,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電能需求,發電廠運行管理中通常比較重視建設和運營效率等生產工作,而忽視管理,尤其是電氣設備安全運行及維護工作。這不僅由于發電廠領導層對設備安全運行和維護工作不夠重視,而且基于目前的設備管理模式,通常只是在設備出現異常之后才會開展檢修工作。加之設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且執行力度不足,影響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和積極性,難以通過定期檢修或者狀態檢修工作開展設備故障的預防和控制工作,這就增加了設備管理難度以及故障概率和造成的損失,不利于發電廠的運營經濟效益。
在目前的信息時代下,發電廠建設和運營管理中所用先進信息化技術也不斷增多,提升發電廠的運營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比如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遠程監控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并開展檢修工作。但是目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還停留在表面階段,受到傳統管理模式的阻礙,難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而且在盲目引入先進信息技術和設備的同時,也由于缺乏相關專業人員而難以掌握和應用先進技術,無法發揮其應有作用與優勢,甚至會由于監管不到位以及運行維護措施不合理而影響其安全與穩定運行。
正如前文所述,在目前的信息化時代下,發電廠中所用電氣設備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同時也增加了設備運行與維護管理難度和技術含量。但是由于發電廠中對此工作重視不足,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投入也偏低,沒有安排足夠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開展此工作,或者是安排非專業人員兼職開展此管護工作,不僅會影響設備管理效果,而且還會在出現設備故障時耽誤檢修工作的開展,造成故障的擴大化,增加了故障所造成的損害。
發電廠管理層要認清形勢,意識到電氣設備安全運行與維護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對此工作的重視,加大對此工作方面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尤其要基于目前發電廠中數量和種類繁多的電氣設備制定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在此制度中要明確設備管理具體流程以及具體的安全管理要求,合理分配各個崗位職能和安排好個各崗位的員工。同時還要結合嚴厲的獎懲制度與考核制度,考核各個崗位人員的履職情況,開展嚴厲的獎懲工作,確保設備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面對目前發電廠中不斷提升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不斷增加的電氣設備,需要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來構建完善等信息管理系統,在此系統中納入設備的基本信息并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同時還要組建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管理團隊,合理應用此系統,掌握設備狀態并開展設備安全管理工作,通過及時的檢修和更換、維護等工作來提升其運行安全性,逐漸構建起完善的技術管理體系。
基于目前發電廠中不斷提升的信息技術水平對管理人員的要求,不僅要招聘符合技術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做好崗前培訓和教育工作,提升其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而且還要轉變傳統的培訓模式,通過更加系統化的培訓方式加強對在職員工的培訓,合理應用微信公眾號和短視頻平臺等鼓勵員工參與到培訓工作中,潛移默化提升其安全意識。還要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來提升自身的設備安全管理水平。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行業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逐步增加,雖然發電廠不斷更新發電技術與設備,但電氣設備在運行中仍會出現各種故障,影響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引發安全事故,因此,積極研究電氣設備常見故璋的處理策略,確保發電廠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