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平 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求學生要價值觀端正、知識豐富、能力全面。高校要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向善的人性和高尚的人品,讓他們用智慧和能力服務于國家、民族和人民,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陶行知先生認為,“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高校要成為育人的沃土,為人才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一方面,要聚焦學生,科學把握大學生的特點,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因材施教、深耕細作。另一方面,要聚焦教師,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教師素質結構,堅持專業素養、職業素養、政治素養、人格素養一體化發展,讓廣大教師做到教書與育人兼顧、信道與傳道兼顧、立己德與樹人德兼顧,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全員育人”,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成為“育人者”,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履行育人之責、產生育人之效,實現育人無不盡責。“全程育人”,要求將立德樹人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實現育人無時不有。“全方位育人”,要求將立德樹人覆蓋到課上課下、網上網下、校內校外,實現育人無處不在。
教師首先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崇尚方能做到。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高尚的人格是一個教師最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之一。講課是個技術活,也是個良心活,內化于心、外見于行,與學生的人格融為一體,緊扣時代的脈搏、貼近學生的心靈,為學生未來打開一片新的天地。張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黨員教師的誓言。
工作上張老師以身作則,勇挑重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先后講授過外貿口語等十幾門課程,近幾年每年都完成超過500課時的工作量,保質保量出色完成各項任務。
尤其是在去年的10月27日,從滾動的地鐵電鐵上重重的摔了下來,把腿傷了,去醫院縫了針,大夫極力告誡必須臥床休息,可是自己堅決不肯,因為課太多了,不忍心落下孩子們的課,找別人代課也不現實,因為是四門課程,超大的工作量,自己硬是每天在學生們和同事們的攙扶下完成了整學期300課時的工作量,沒有耽誤一節課,沒有請一天病假,領導主任關心,讓我請假休息,自己硬是不肯,不愿意給領導,給別的老師添麻煩,七個班的孩子們每天輪流攙扶上課,尤其是上四樓,每走一步都是咬著牙忍者痛上去的,孩子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好多男同學更是要背我上樓,我都一一拒絕了,自己忍者劇痛堅持上四樓上課,孩子們打心底里敬佩,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的辛勤付出,孩子們發誓一定要以老師為榜樣,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增磚添瓦,將來也要成為老師這樣的師德標兵,無愧于在2019年9月獲取的“河北省師德標兵”的光榮稱號。
以父母之心,兄弟之情,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引導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英語的教學效果本來就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日積月累,冰可化,心可燃,朽木可雕,相信教師的付出早晚可以會像春雷一樣在學生的心中起到驚蟄的作用,學生也一定會破繭成蝶,舊貌換新顏。
張老師連續多年多次帶領學生參加河北省、國家級英語競賽,指導多名學生獲得全省、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二、三等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為學院創造了輝煌,受到了廣大師生的贊譽。
2017年1-5月,張老師輔導多名學生參加2017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在D類比賽中,輔導8名同學獲取全國獎,其中王宏超同學獲全國一等獎、3名同學二等獎、4名同學三等獎;同時還在B類比賽中指導3名同學獲二等獎、2名同學獲三等獎。
2017年6-11月近半年的時間里,張老師用大量業余時間輔導韓天鐸同學獲取河北省高校第十八屆“世紀之星”英語演講大賽省級一等獎,為學院和交流系爭得了最好的榮譽。韓天鐸同學2019年以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績接上河北農大本科。
2018年10月,帶領康春暉同學獲取了“河北省高等學校第四屆英語閱讀大賽”省級三等獎以及指導教師三等獎。
2019年2-5月,輔導多名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B類比賽,其中張夢琪同學獲取了全國一等獎,5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還為學院爭得了“優秀組織獎”。8月2-8號又帶領張夢琪、張玲同學參加了在長春光華學院舉辦的大學生英語競賽全國總決賽,成績優異。
2019年4-6月,輔導44名學生參加學院組織的第三屆英語演講大賽,每一位參賽選手的稿子她都親自修改。親自錄音,讓學生們去模仿,常常輔導到深夜,白天上班一有空閑就把學生們叫到教室,手把手面對面糾正發音糾正語調,甚至連一個手勢都不放過,五一的假期每天都讓學生發音頻視頻,一對一糾錯,希望所教的孩子個個都優秀,個個都成才,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初賽復賽和決賽,本人輔導的耿薇同學獲取了全院一等獎,王宇鷗二等獎,王子瑤三等獎。緊接著馬不停蹄,積極備戰輔導耿薇同學參加11月份在河北保定學院舉辦的河北省高校第二十屆“世紀之星”外語演講大賽,假期都沒有好好休息,開學后更是每天和學生耿薇在一起,反復推敲,觀看各種比賽視頻,學習總結,吸取經驗,不斷提升,又經過三個月的辛苦打拼,從沒有任何把握獲獎到最后闖入全省總決賽,每走一步都寫下了我們共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當然跟系領導郭主任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十分感謝領導的鼓勵、關心和認可,最后在總決賽中獲取了全省專業組二等獎的好成績。
在對學生耿薇的培養和教育中,真正體現了作為老師的榜樣作用和身體力行是多么的重要!本人就是把耿薇當作自己的孩子培養的,剛來到大學,對耿薇來說是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沒有人能保證她可以變得很優秀,面對未知,每一個人都是恐懼的,但又恰恰是未知讓孩子對未來充滿好奇、充滿刺激。耿薇開始擔任團支書,迎接新的大學生活。在老師的鼓勵下,她很努力,每天晚上都是在后半夜睡覺。每周都去參加演出,出去培訓,去社團,去學舞蹈,利用寒暑假期去舞蹈機構兼職,因為她有舞蹈方面的特長。但是,在老師的感化下,她開始逐漸轉變了,她不想那么簡單,漫無目的,隨心所欲的生活,她覺得那樣只會增加她的虛無感。她要向老師說的那樣:沉下心去學習,成就最好的自己。于是整天泡在圖書館,潛心讀書提升自己,經過刻苦努力,大二這一年她就拿到了教師資格證和英語四級證書。就在她拿到教師資格證后,意識到作為一名英語專業的學生,應該更有意識去提升英語口語。因為,語言是傳達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想法。她開始幻想能向老師一樣說一口流利的英文該多好呀!恰逢此時,學院第三屆英語口語演講比賽在5月份進行初賽,張老師鼓勵她報名,喚起了她對于英語口語的渴望。她開始每天練習口語,去寫稿子,去找老師修改、練習發音、練習表達。經過了張老師和她一個多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學院英語專業組一等獎的好成績。于是,又開始為參加省級世紀之星外語演講大賽做準備。天天和老師打拼在一起,她開始變得有自信了,又經過一暑假的練習到開學以后張老師天天的細心指導,每周兩三次都會被張老師拉去別的班級進行演講、鍛煉英語口語,讓每個班的同學們從各方面指問題,指差距,同學老師一起點評。從一開始的不自信,怯場,到最后的自己把控全場,游刃有余。最終取得了河北省“世紀之星”外語演講大賽高職專業組二等獎的優異成績。為系部和學院爭了光添了彩。在比賽中之前這孩子總在想:沒有獲得成績怎么辦?有愧于指導老師怎么辦?要是沒有取得好成績,會不會很丟臉?同學們會不會笑話?領導會不會失望等一系列問題……但最終她去了,參加了、經歷了、歷練了、收獲了、這就足夠了。人生真的行萬里路和讀萬卷一樣重要。只有出去看過,經歷過,見過,體會過才會得出這個結論。這一旅程使她不僅僅是在專業知識上的提高,更多的是,她從張老師的身上看到了人民教師應有的責任心和高尚的品德。也正是因為這一路上張老師的鼓勵與支持,掏心窩子的話語,以及比賽路上打車,買票,買吃的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張老師親力親為,報到時別的院校都是老師開單人房間,只有張老師和學生同住一室,一為學校節省經費,二為方便隨時隨地輔導,更是為了孩子的安全,這是老師的責任,除了專業的輔導,還有就是每天深夜熨燙衣服,早上一大早起來親自為孩子梳理化妝等母親般的陪伴和呵護,才使孩子脫穎而出,取得了今天的好成績。孩子說:一定向張老師那樣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一名真正的言傳身教、言行一致的好老師。習近平主席曾說:做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就要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師,她的學生也會是道德楷模。因為一個強大的教育環境會賦予一個老師強大的知識底蘊,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也正是因為有了像張老師一樣的老師們的存在,學校才會變得更具有影響力,國家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少年強,則國強”,習近平主席也曾說過: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還有2014年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從1月份報名到的4月13日的初賽,全校980多人參加,最后前五名同學都是我本人精心輔導的,五名同學全部進入全國總決賽(5月11日),并且榮獲一等獎。劉書瑜同學以113分的成績位列第一名。也與當年接上了河北北方學院的本科,實現了自己的本科夢。
說起這次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帶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那些難忘的經歷,更是那些細微之處見真情的感動。學校是首次參加,很費力才申請下來這個競賽,這給了孩子們更多學習與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們感恩學校的付出,更感謝這次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輔導老師——張老師。張老師為此大賽可謂傾盡了所有,對所有參賽學生的付出與照顧更是無微不至,令人感動。大賽的指導用書,張老師親自買給學生,還找到歷年真題的篇子,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們好好做題了解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的試題題型和難度。在競賽前幾個月對學生們辛勤與耐心的輔導,把自己的寒假都搭進去了,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和弄懂競賽中不會的題,常常抽出自己寶貴的課余時間來輔導學生們,擠出中午自己休息的時間在教室里答疑解惑,毫無怨言。由于勞累過度,生病了,但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堅持著,輔導過后還要把資料一個一個地發到學生們的郵箱里,怕學生們收不到,還一個一個地電話通知,盡心盡力,讓學生們無比感動。
張老師還時常叮囑學生們如果有不清楚和不會的題周六日可以去她家里單獨輔導,一講就是幾個小時甚至一天。在決賽那天,張老師一大清早就冒雨陪同我們一起去了競賽賽點,還給我們準備了豐富和有營養的早餐。決賽那天又恰逢母親節,競賽結束后,學生們沖出考場,激動地擁抱張老師,高喊:“媽媽,母親節快樂”。多少個日夜的無怨無悔的付出,此時和孩子們擁抱在一起,淚灑操場……張老師隨后又自掏腰包帶學生們一起去飯店吃了午飯,又打車把學生們一一安全送回了學校。多么貼心多么暖心的付出和服務啊!張老師就是這樣踐行者自己的諾言,張老師永遠是孩子們心目中最最美麗的母親。
回望整個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帶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獲獎的喜悅,更是一個成長和收獲的過程。張老師不僅在學習和工作中的奮斗精神值得尊敬和學習,在生活中對學生們的細心與愛護也帶給學生們很多的溫暖,張老師早已把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毫無保留的付出與無私的奉獻,感染和震撼著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們懂得和體會到了真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