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兆會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天津 301811)
獨立院校應用型專業學生分級能力培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應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充分考慮辦學定位,圍繞自主學習能力、專業技能、創新創業能力、實踐能力來展開,要求指標體系構建突出對學生職業素質技能的考核。
目前來看,用人單位對獨立學院人才質量的認知存在偏差,必須制定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使獨立院校培養出更加優質的人才[1]。
獨立院校應用型專業學生分級能力評價指標遴選的科學性會對評價結果產生很大影響,需考慮評價客體的實際情況,結合指標自身因素。評價指標的重點是學生能力,圍繞不同年級的學生,側重的能力不同,評價要素也不同。指標體系設計的關鍵要素包括指標的系統性、表現力、鑒別力與實用性??茖W評價的基礎是評價指標的系統性,指標間存在相互聯系,同層次指標界限應明確。評級體系中的指標內涵也應明確,必須考慮指標計算方法,保證科學性。
獨立院校應用型專業學生分級能力評價指標設計要抓住重點,使指標內容精簡,能夠體現出重要內容,指標數目過多會導致體系龐大,主次不明。具有表現力的指標才能表征客體狀態水平,能夠用較少的指標表現出涉及內容。指標鑒別力是描述某些狀態水平差異的關鍵因素,具有鑒別力的指標體系才能描述某狀態的水平差異,如:指標值離散系數較大,信息量增大,具有鑒別力。獨立院校教育質量評價要體現其特殊性。構建獨立院校應用型專業學生分級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必須具有實用性,指標要可收集,模糊抽象的數據會因標準不同而失去意義。指標選擇必須可操作,不可選擇過于復雜的指標[2]。
構建科學的學生分級能力評價體系是獨立院校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但我國大部分高校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側重于智力評價。教育質量是高校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學生能力評價是監督學生能力的重要平臺,建立科學的學生分級能力評價體系對高校教育改革非常重要。要根據應用型高校特色,利用層次分析模型建立科學的學生分級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全面性、實時性方面提出建議。
層次分析法是定性定量結合的方法,可將復雜的多目標問題視為系統,按照準則層次構建有層次的結構模型,通過求解判斷矩陣特征向量,得到各層次對上層次元素的權重,利用加權求和方法得到備擇方案。首先,構建遞階層次結構模型,運用AHP決策分析法對問題進行梳理,構建包括目的層、方案層在內的結構模型。遞階層結構數目與研究目標復雜度有關,每個層次中各元素支配的元素數目不超過9個。其次,構造各層次判斷矩陣,各準則在各目標的所占權重取決于決策者的主觀判斷,引用1-9為標度判斷矩陣A。最后,進行層次排序及一致性檢驗,對各層次單排序,利用公式對層次排序進行一致性檢驗。
獨立院校必須以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學生分級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評價指標體系必須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以應用型專業學生分級能力評價為核心,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梢酝ㄟ^市場調研方式,以調研結果為導向制定專業招生計劃。
選擇明確的指標篩選方法,根據調查及相關文獻資料對指標進行篩選,篩選需要明確的標準,篩選方法的選擇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指標篩選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可采用理論分析法,對獨立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內涵進行分析,以篩選出重要指標。理論分析法貫穿于指標體系構建的全過程。專家咨詢法是在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征詢專家意見,對指標進行調整。要確定指標的權重與賦值方法,邀請有關專家廣泛進行討論,并在此基礎上對指標權重進行設定。應通過調查的形式,將選擇的指標發放到獨立院校進行校驗,根據專家反饋意見調整指標,進行驗證后方可運用[3]。
獨立院校應用型專業學生分級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是根據獨立院校自評維度構建的,強調自評的自覺性,需要獨立院校管理者認可評價工作。指標體系由3個子指標體系組成,各設立兩個一級指標。指標篩選采用理論分析法,以保證評價效度。由于時間和資金的限制,篩選指標具有主觀認定性,關鍵評價要素尚未開發具體評分依據。通過眾多專家調查表明,確定指標重要性差異較為困難,考慮將各級指標權重假定為同等,關鍵評價要素進行傾斜。
獨立院校應用型專業學生分級能力培養評價指標體系采用賦值法、檢查表法對評價要素進行打分,分為5個等級,賦值5分,評價要素得分為參評者評分均值。4.25分以上為A,2.74分以下為E。將評價體系應用于實踐才能檢驗其科學性。為檢驗指標體系的有效性,與有關獨立院校進行交流,總結指標體系構建的要點。獨立院校領導班子對評價的認知是實施指標體系的關鍵,指標體系設計應有校外專家的參與,這是提高評價指標體系可行性的關鍵要素。評價指標體系的完善應與院校辦學特色相結合。
構建專業學生分級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應從專業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在大學生綜合能力結構體系的基礎上,采用相關方法確定能力指標的權重,構建指標體系,對獨立本科院校不同年級大學生側重的能力進行評價。一年級重點實施自主學習能力評價;二年級重點實施專業實踐能力評價;三年級重點實施創新創業能力評價;四年級重點實施企業實踐與論文寫作能力評價。
獨立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中設立了學生特質評價指標體系,有利于評價培養效果,從學生特質與專業設置維度設立關鍵評價要素。學生特質一級指標下包含興趣愛好、綜合素質與家庭情況等二級指標。興趣愛好關鍵評價要素包括學生是否具有特長;綜合素質評價要素包括學生是否經常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意識能力;家庭情況關鍵要素包括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家人能否提供專業學習指導;思想理念關鍵評價要素包括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專業匹配關鍵評價要素包括學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知識能力是否具備專業學習基礎。
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特征,結合社會對大學生綜合能力提出的要求,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能力設置為科研創新、創業實踐、社會實踐、技能素質等方面的指標體系,并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標準A以獲取相應成果為評價依據;標準B以積極參加活動為依據,表明學生能力評價的基本要求;標準C作為相對評價,評價流程按學生自評、學院審核評定來進行,使學生對自己過去的學習經歷進行回顧總結,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評價形式對照評價指標的相應標準,按照學生實踐成果進行描述。評價方式無需形成分數量化統計。二級八項指標相對獨立,包含24個關鍵評價要素,通過評定能夠充分直接地展現出學生的綜合能力。